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13年前,這里是一座僅有20多萬人口的荒漠小鎮,如今一座現代化都市拔地而起:中央廣場的巴伊杰列克塔、總統府、議會大樓、獨立宮等標志性建筑先后落成,人口已經達到70多萬。這就是哈薩克斯坦年輕的首都阿斯塔納。它剛剛送走6月在此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7月又迎來了這個城市最重要的節日——“首都日”。記者近日走進阿斯塔納,近距離感受這座城市近年來發生的變化和經濟脈搏跳動。
清澈的伊希姆河從阿斯塔納城中穿過,潔凈的藍天下,不時有悠閑的鴿子掠過蕩漾的碧波。夕陽的余暉鋪滿河面,波光粼粼的伊希姆河和岸邊的樓群一起披上金色的“衣裳”。河面上的亭臺與岸邊連接,一場音樂會正在上演,優美的旋律飄蕩在河面上……晚上11時許,絢爛多彩的焰火照亮了城市夜空,人們沉浸在節日歡快的氣氛中。據介紹,今年“首都日”期間,僅阿斯塔納舉行的各類慶祝活動就近百項。
1994年,哈薩克斯坦議會作出決定,將首都由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納。1997年,哈薩克斯坦正式實施遷都計劃。2008年,為慶祝阿斯塔納建都10周年,哈議會和總統批準將每年的7月6日定為國家法定節日——“首都日”。
被稱作“可汗之帳”的現代化綜合娛樂中心引起記者的注意。乘電梯來到頂層,一片可以控制溫度的人造“海灘”出現在眼前:游泳池、沙灘、棕櫚樹……冬季時,在這里能夠體驗前所未有的“夏日”。一名同行的政府官員向記者介紹,“可汗之帳”高150米,由英國著名設計師設計,當時參與這項工程的建設者來自哈薩克斯坦、英國、德國等國家,整個工程歷時5年。這里不光有商場、日光“海灘”,還有電影放映廳、兒童娛樂城、健身中心,甚至還有微型高爾夫球場。而這僅是阿斯塔納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遷都13年來,阿斯塔納的面貌日新月異,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它已成為發展中的哈薩克斯坦的象征。”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如是說。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經濟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哈政府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探索經濟轉型,擴大非能源領域的生產,以保證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哈薩克斯坦更是在危機中求發展,適時制定涉及經濟結構調整、保障居民生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不僅著眼于應對危機,更注重確保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長期目標。
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國際信息司司長羅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哈薩克斯坦經濟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哈中兩國的經貿合作也獲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雙邊貿易額已經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達到204億美元。目前,兩國企業正積極實施在非能源領域的合作項目,中方企業在哈承建的馬伊納克水電站、阿克套瀝青廠等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哈中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也基本完成。今年6月,兩國又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這些對哈經濟發展來說無疑都是好事。”
從城區前往阿斯塔納國際機場的沿途,可以看到伊希姆河左岸的經濟開發區和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似乎在展示這座城市活力無限的今天,也預示著城市美好的明天。如今,阿斯塔納不僅實現了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提出的將其建設成為哈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愿望,而且正在成為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紐帶,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不斷增強。這顆璀璨的“草原明珠”正綻放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