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抗震工程,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強強聯手
2008年汶川、2009年臺灣、印尼、2010年玉樹、海地、2011年日本……那一場場觸目驚心的地震,震碎了無數美滿的家庭,也震撼了全世界人們的心靈。“逝者安息,生者堅強”的口號一直以來撫慰著每個浩劫之后的民族,然而,隨著工程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建筑結構的認識不斷加強,是時候為“抗震”工程而付出努力了!為了將來,面對同樣的災難時,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的恐慌,重中之重不僅是準確預震,也包括如何改善人們的生存和住房環境。近幾年,全球對抗震結構的設計和研究抱有極高的熱情,“與地斗”的全民抗震活動也不斷掀起一陣陣浪潮。
2010年6月,由國際抗震研究先鋒—英國布里斯托大學主辦,英國文化教育處和同濟大學協辦的“設想家抗震建筑設計挑戰賽”激發了全國工程學專業的大學生們的激情。此次抗震建筑設計挑戰賽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參賽團隊在動力設計上的創意思維、溝通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的合作精神,因為這些技能正是許多雇主和大學極為重視的素質。挑戰賽從初賽到決賽歷時將近半年,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個大學的大學生團隊(也有部分高中生)參加了比賽,決賽于2010年11月27日在上海同濟大學舉行,入選團隊向評審團展示其設計方案,并在現場搭建設計建筑模型,最后將其放在“模擬地震振動臺”上進行測試,來判斷所設計的建筑是否能夠有效地“抗震”。經過布里斯托大學地震工程專家和評審團老師的層層篩選,最終,西南交通大學的土木工程系的參賽團隊“天佑川奇(Team of Legend)”隊取得了總冠軍。更加振奮人心的是,受布里斯托大學工程系的邀請,西南交大的獲勝團隊師生將于7月17日赴英,參加為期一周的工程項目研究,并借此機會體驗激動人心的英國教育文化之旅。
執此活動拉開帷幕之際,記者對本次抗震設計大賽的獲勝團隊,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天佑川奇”隊員進行了一次專訪。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中國近代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我國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土木工程系。學院擁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和硬件設施,并且非常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學科競賽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學院每年還會舉辦結構設計大賽,涉及不同的方向,如橋梁、建筑抗震、鐵道、隧道、巖土等,給予學生們更多實踐專業知識、鍛煉個人能力和展示自己的機會。正是由于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的創新型教育理念和寬闊的實踐平臺,近年來眾多工程學生屢次在各大賽事中獲獎。例如除了本次英國抗震大賽之外,09年有三名學生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設計賽事中也獲得特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主持人:為何對“抗震設計大賽”感興趣?又為何取名為“天佑川奇”?
信煜:“08年我剛來到四川就讀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大一的時候,汶川發生了地震,吞噬了數萬同胞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是個沉痛的日子,我永遠也忘不了,在離我這么近的地方,多少人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與煎熬。就在那時,我心中不停地為災區同胞祈福的同時暗自下定決心要用我所學的工程專業為民眾做出貢獻。最重要的是,學院非常重視抗震方面的研究,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和機會,每年舉辦很多相關的比賽和活動,讓我們得到了鍛煉。我們的隊名‘天佑川奇Team of Legend’的靈感來源是我國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而且我們在大學里的宿舍樓名字也是‘天佑’,而川奇的諧音是‘傳奇’,想表達我們在四川學習,希望能成為未來工程界的傳奇之意。”
熊琛:“我也是在經歷了08汶川地震以后開始對建筑抗震感興趣的。在校內,我們都多次參加過抗震的比賽,然后我也會經常看一些discovery channel關于抗震的節目。”
主持人:去年的抗震大賽過程中,參賽作品是如何完成的?有什么收獲和心得?
信煜:“參賽模型的完成只是最后的成果,圍繞這個最終模型,需要展開一系列的工作:前期建筑周圍環境與背景的調查,建筑的功能與定位,建筑結構形式的選取,電子模型的建立及驗算,模型的制作與振動臺實驗,以及根據實驗結果不斷的調整模型、甚至完全推翻前一項方案。團隊合作的時候,在遇到比較棘手問題時,相互的探討和思想的碰撞往往會產生不錯的點子,當我們的分歧比較嚴重時,就會分頭行事,對以各自理念建立的模型進行實驗,以事實來證明哪一方更勝一籌。而且這次比賽時間有一部分是與我們學校的期末考試有沖突的,所以也很好的鍛煉了我們如何協調團隊比賽與個人學業的平衡能力。雖然過程很辛苦,不過當真的宣布我們獲得總冠軍的時候,那種勝利的喜悅更是發自內心的,以往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也更加證明了我的設計理念的正確。”
熊琛:“為了這個比賽我們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這個比賽不同于我們以往參加的比賽,他的比賽開展的時間跨度非常長,從去年六月一直到去年十一月。因為這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組織的比賽,所以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來用英文呈現結果。最開始的團隊視頻介紹制作環節,我們連續三天三夜不斷的拍攝剪輯,我現在還對當時忙到凌晨,從教學樓走回宿舍那昏暗的燈光下的情景記憶猶新,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樣的經歷很難得,也很難忘。這次比賽,確實與國內的比賽有所不同,大賽的時間跨度很大,足有半年之久,比起其它比賽,更會讓人感到疲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考驗著參賽隊員的積極性,如何在如此長的賽程內保持著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狀態,是很難的一件事。當然,與外國專家和來自不同學校的參賽者的交流也是受益匪淺。我也記得去年8月我在參觀上海世博會的時候,得知我們隊進入決賽的消息,我異常激動,就是從那時我開始相信我們隊一定能獲得好成績。此外我高中時開始喜歡一些英國的樂隊,所以一直很想去英國看看。所以在進了復賽之后我對于這個比賽應該是一種瘋狂投入的態度,雖然老師好像并沒有期望我們拿到總冠軍,但是我個人來說一直都是朝著總冠軍去努力的。”
主持人:對7月17日的赴英國布里斯托之旅有何期望?做了什么準備嗎?
信煜:“通過本次大賽,我也了解到布里斯托大學是英國第一所倡導男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府,其綜合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實力都相當雄厚,尤其是工程學,在英國的研究評審報告中獲得很高的評定,也是全英國大學中,僅次于牛津、劍橋及倫敦大學學院,獲得最高級別評定的大學。享有崇高的教學和研究聲望,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國際大學。所以,能夠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交流一周,我感到十分榮幸。希望能把握這次的機會,利用一周的交流時間,親身體會英國的高等教育,以及英國的文化、民生等方面比我國做的好的地方,盡量多的去體會,以提高自己,回報社會。”
熊琛:“我非常期待此次英國之旅,首先是我對英國的文化很感興趣,探訪一些英國建筑的特色。然后是能夠有機會體驗一下西方的教學和科研環境,相信這次學術訪問對于我的整個人生來說,將會是一個相當難忘得經歷。我自己也做了一些語言和文化知識上的準備,我現在定期會上BBC中文網站學習英語,也看了一些英國文化歷史方面的書和紀錄片。”
主持人:未來有想從事抗震工程這方面的深入發展和研究嗎?
熊琛:“非常愿意,我現在馬上本科畢業。研究生階段我將會到清華大學主要從事抗震方面的學習研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非常愿意能夠有機會在布里斯托大學深造,因為這次比賽讓我們了解到工程學是布里斯托大學的一大強項,在過去的5年里,布大工程學院獲得了來自業內和政府的研究獎勵及資助高達8千萬英鎊。為了保持布里斯托大學在工程學教學和研究上的領先地位和卓越的硬件設施,其中的2千5百萬英鎊已經用在工程學院的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設備的建設上。不僅如此,布里斯托大學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大學,在這里學習可以感受國際化環境,認識不同背景的人,另外也能體驗西方嚴謹的學術環境。
在為期一周的英國文化學術交流訪問中,西南交大的師生們將會參加一個綠色能源項目的研究,意旨為抗震設計決賽的獲勝設計作品創造一個“更綠色,更環保”的結構上的提升,也將針對建筑材料,能耗,運營和更廣泛的影響做更深一步的探討。學生們在英國期間,除了參與工程項目研究之外,還有機會乘船游覽布里斯托港,乘坐城市觀光雙層巴士游覽布里斯托市,趕上莎士比亞戲劇節觀賞戲劇等豐富的英國文化游覽,在臨回國前的周末還有機會乘坐雙層巴士游覽倫敦,并參觀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最終,業內一位資深專家將會就“可持續發展”話題發表一個演說,訪問活動在此時此刻將會達到高潮。針對這個意義深遠的活動,除了在祝福優秀的西南交大團隊能夠順利地完成他們的赴英使命之外,我們也將會緊密關注活動的開展,同時,我們相信這是向國際舞臺展示中國新一代在世界前沿教育研究成果的良好機會,同時更是建立兩所百年老校、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平臺的最佳時機。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成立于1876年,是擁有上百年悠久歷史,位列世界50強的名校。在2010的THE TIMES英國大學綜合排名中,布里斯托大學位居第十,在世界200強大學中,排名第34位。布里斯托大學在化學、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分子生物學、原子物理學、教育學、法律、獸醫學、醫學、制藥學、戲劇與表演藝術、語言學、航空工程學、經濟學、政治學、數學與統計等專業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均位居世界領先水平。大學的學術成就令人驚嘆。在QAA(質量評估機構)嚴格的獨立評估活動中,大學的總體教學質量被評為最高等級’優秀’。大學被政府、科研部門、資助機構和工業界譽為是企業、創新與科研的杰出中心。英國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來自這里,大學也因提供優質教育而久負盛名,被譽為“工程王國”的美譽。大學擁有5個世界領先的研究中心,女王親自揭幕的高級動力學工程實驗室就是其中之一。世界最著名的吊索橋—克里夫頓吊索橋也來自于布里斯托,由偉大工程師布魯尼爾設計建造而成。
西南交通大學,始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是中國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和“東方康奈爾”之稱。以教育興國為己任,始終秉持“灌輸文化尚交通”的歷史使命,西南交大已為國家培養了二十多萬名優秀的畢業生。在他們中間,有40多位兩院院士,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有學界泰斗和工程界翹楚,有政府領導、行業領軍人物和優秀企業家以及為數眾多的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和學者;如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也是畢業于西南交大,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計并修建的。由此可見,西南交通大學為我國的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