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編者按:西班牙當地時間10月2日晚,歐洲景觀雙年展順利落下帷幕。俞孔堅教授擔任策展人的特邀展覽“流動的中國”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展覽展示了在中國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面臨洪水、干旱和污染等水危機時,中國的景觀設計師關于當代水景觀的設計理念和實踐。 期間,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最重要的電視臺TV3專訪了俞孔堅教授,訪談于當地時間10月2日,星期六的晚間新聞中播出,觀眾反響強烈。
視頻: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電視臺TV3專訪俞孔堅教授
俞孔堅教授講述在高速城市化進程中中國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西班牙當地時間10月2日晚,歐洲景觀雙年展順利落下帷幕。本屆歐洲景觀雙年展主題為“流動的景觀”,主要關注我們所面臨的有關水的挑戰和設計理念。會議期間近800名景觀設計學專家學者齊聚巴塞羅那,其中包括景觀設計行業的一些領軍人物:美國某些最重要的景觀作品的設計者James Corner、法國景觀設計師Henri Bava 以及中國著名景觀設計事務所之一——土人景觀的首席設計師俞孔堅教授。
景觀設計師是致力于將被污染破壞的、荒廢的土地改造為高品質公共空間,并賦予空間新用途的職業。他們尋求人類活動和自然的平衡,嘗試著去設計高品質的環境并對廢棄地進行再利用,在此過程中他們面臨著巨大的美學、社會學和環境問題的挑戰。
中國作為此屆歐洲景觀雙年展的特邀國,“流動的中國”策展人俞孔堅教授講述了在高速城市化進程中中國所面臨的嚴峻問題:水污染、耕地喪失以及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這些問題嚴重束縛了中國的發展。
俞孔堅教授、西班牙駐華大使歐亨尼奧•布雷戈拉特(Eugeni Bregolat)先生和AECOM中國區總裁喬全生在會議現場(自左到右)
俞孔堅和土人設計團隊在“流動的中國”展廳,西班牙建筑大師高迪的作品“米拉之家”
在米拉之家舉行的展覽“流動的中國”則通過精挑細選出的15個作品展示了中國景觀設計師提出的對資源破壞程度小、與自然更加融洽的可持續模式。這些應對嚴重環境問題的方案具有高度的原創性,且往往只需低成本的投入。(展出作品請參見:第六屆歐洲景觀雙年展之“流動的中國”開幕)
本屆雙年展在展示這些最具代表意義的項目同時,還公布了享譽世界的重量級獎項——羅莎芭芭景觀獎。9位入圍決賽歐洲景觀羅莎芭芭獎的設計師展示了他們的作品。其中包括建在廢舊飛機場上挪威奧斯陸南森公園、荷蘭某郊區以水的再生為重要特征的游憩休閑區——水的凈化器:荷蘭盧納公園、奎爾河(Güell)沿岸的線性公園——西班牙佩雷略城市公園以及西班牙貝尼多姆西海岸步道主體設計。最終獲獎作品是自由海灘——以色列特拉維夫港口公共空間復興,它改造了被遺棄50年的城市港口區域,鏈接了城市和濱海空間。
不拘形式的海灘環境與城市肌理相結合形成混合空間© Daniela Orvin
羅莎芭芭獎獲獎作品:自由海灘——以色列特拉維夫港口公共空間復興
港口成為充滿活力的公共場所 © Galia Kronfeld, Albi Serfaty and Adi Branda
羅莎芭芭獎獲獎作品:自由海灘——以色列特拉維夫港口公共空間復興
原場地中的瀝青混泥土已被更新為適宜耕作的新土壤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挪威奧斯陸南森公園
和水在一起的女孩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挪威奧斯陸南森公園
在城市拓張區域的襯托下,佩雷略公園呈現出一種狹長綠帶的形態。© Ruisánchez Arquitectes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高差地毯—西班牙佩雷略城市公園
公園既可為游客提供游玩嬉戲之地,也可是靜思謐想之所。© Shlomi Almagor–Ruisánchez Arquitectes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高差地毯—西班牙佩雷略城市公園
人工建筑與自然融合的彩色步道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流動的色彩—西班牙貝尼多姆西海岸步道主體設計
美輪美奐的光影變化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流動的色彩—西班牙貝尼多姆西海岸步道主體設計
場地航拍圖 © Aerophoto Schiphol b.v.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水的凈化器—荷蘭盧納公園
盧納海灘 © Pieter Kers
羅莎芭芭獎入圍作品:水的凈化器—荷蘭盧納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