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東起煤市街,西到延壽街,短短 496 米的楊梅竹斜街在大柵欄的眾多胡同中看上去有些特別。
與相鄰熙攘的大柵欄西街作比,楊梅竹斜街要安靜許多,這里有原住民的人氣兒,也有舊胡同的韻味,幾年間不斷入駐的各式設計、創意店鋪以及設計機構正緩慢地改變著這條胡同的生態,不似前門大街一般大刀闊斧地商業改造,而是見縫插針似的,與原住民一道活化、更新本已落后的生態環境。
從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修城,一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大柵欄就是繁盛商業中心的代名詞,是眾多書局、會館與商鋪的聚集之地。乾隆御賜給當時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梁詩正的宅邸就在這條街上,清末民初時北京高級綜合商業娛樂場所青云閣亦在此地,再到后來,這條匯集了世界書局、中正書局、光華書局等 7 家出版社和書店的胡同還成了京城最重要的出版商業街。
但在胡同不斷被蠶食、風貌不斷惡化的今天,當更多不知曉此地的人直白生硬地念出大(da)柵(zha)欄(lan)三個字時,我們才意識到那個曾聚集了京城各路達官貴人、市井百姓和文化仕人的大柵欄(DASHILAR)真的不見了。
兩年前,楊梅竹斜街成為大柵欄區域最早開始騰退改造的街巷,1700 戶居民中遷出了 529 戶,留下的 1171 戶居民散落在各式大雜院中。西城區開始嘗試將零落的住戶合并到一處院落居住,騰出來的空間院落,一部分用于公廁、便民菜場等的建設,另一部分則留給了文創產業的開發。主導這一更新計劃的是隸屬于北京西城區國資委旗下的北京大柵欄投資責任有限公司,其成立的大柵欄跨界中心專門用來聯合各種跨界力量,共同探索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的有機更新模式。
所謂騰退改造,最重要的是改而不僅僅是退,我們去年曾經介紹過一眾國內外建筑師針對前門東區的改造方案,其中,日本建筑師隈研吾做的「空/粒子」方案,采用了類似中醫里面不破壞現有肌理,就是尋找胡同里的空地、角落,植入一些小型空間的方式,來發揮不同社區的功能。
而如果你有興趣打開「大柵欄更新計劃」的網站看看的話,可能會給那些從未去過大柵欄街區的人想要來一探究竟的沖動。
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歷史建筑和胡同街區的生活質量瀕危,同時缺乏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可用的公共空間,這些公眾難題并不是簡單的重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前門大街的大拆大建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它破壞了街區的原有肌理,空留下一個看似熱鬧的街口。另一個案例是南鑼鼓巷,整條街上充斥著同質化嚴重的商鋪,造成的結果便是外地游客到此一游且過門不入。2011 年啟動的「大柵欄更新計劃」試圖用設計的力量避免再次發生。
2013 年,大柵欄跨界中心聯合北京國際設計周推出了一個名為「大柵欄領航員」的試點計劃,它既是「大柵欄更新計劃」的一個長期項目,也是北京國際設計周「大柵欄新街景」設計之旅的一個重要板塊。建筑師、設計師、藝術家都來到了這里,他們選擇與在地居民一起,激活社區。
去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我們曾報道了來自北京的設計團隊眾建筑( 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做的「內盒院」項目,其實就是將一個預制模塊系統裝進老四合院里,不僅能夠保存原建筑結構的完整性,同時亦能為住戶提供現代都市生活所需的節能高效的居住環境。
一開始不論設計師怎樣解釋這個項目的合理性,鄰里居民都覺得不會是好事情。正如大柵欄跨界中心的工作人員梁瑩所言,“這里的居民在沒有見到成果之前,跟他們說什么都是沒用的,就覺得我們會誆他們。”但眼看著內盒院從設計到落成,住在隔壁的老人家看到摸到了實物,又轉而跟這些設計師商量起幫她們家改造的事情。
我去拜訪大柵欄跨界中心的當天,恰好碰到眾建筑的團隊正在楊梅竹斜街 72 號建好的內盒院內開會。自內盒院做好以來,不只是周邊街巷的居民,更有許多外國人、設計界的人士前來參觀。
據「大柵欄更新計劃」的工作人員透露,72 號小院里的這個試點房屋,計劃也將做成民宿,供游客租住。
在胡同巷子里做民宿,是個不錯的想法。
后海大鯊魚樂隊的吉他手曹璞,亦是一位建筑設計師,他通過北京國際設計周第一次了解到楊梅竹斜街,就打定主意要參與到「大柵欄領航員」的項目中來。
曹璞要做的是一間名為「謙虛旅舍」的民宿項目,他一開始選址在了楊梅竹斜街一處已騰退了的大雜院,為了能與周邊居民和諧共處,曹璞特意設計了一組帶有床、寫字臺以及門的可滑動立面,可以改變房間與室外面積的比例,里面無人住時,就可以將這個立面推進去,將一定的空間還給院落,作為公共休閑空間使用。
但披散著長發的“搖滾青年”曹璞,還是被居民們轟了出來,他們并不愿意聽曹璞解釋他的設計理念,就只覺得有人來占了他們的地兒。
曹璞把這些“趣事”用漫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又選址在與楊梅竹斜街相鄰的炭兒胡同 9 號。這個小院住著一位老奶奶,曹璞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每次動工前都要來跟老奶奶定時間,經過同意才能動工。這就是大雜院的居住文化,你不可能獨來獨往,凡事都要商量著來。
張軻是標準營造建筑工作室的創始人。他在楊梅竹斜街 53 號做的「微胡同」項目,在去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展出,5 棟互相連接又保持獨立的小木屋在一個 30 平米的空間中得以展現,中間還有一個天井,目的就是探索在傳統胡同局限的空間中創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會住宅的可能性。而在楊梅竹斜街北面的茶兒胡同 8 號院,張軻的團隊通過植入微型藝術館和圖書館的空間和功能,做了一個「微雜院」,成為北京舊城胡同與四合院有機更新的另一種形態。
(微雜院)
現在的楊梅竹斜街,性格依然內斂。它不像數年前的南鑼鼓巷與煙袋斜街一般,很短時間內就冒出了大批紀念品小店與形態雷同的創意店鋪。一條細致而有序的青磚鋪道,一改過去泥濘土路的破敗感,獨立的小店散落在巷子兩旁的舊式民居里,不吵也不鬧,不仔細探尋,似乎也嗅不出商業的味道。
Ubi 藝廊是最早進駐楊梅竹斜街的創意店鋪,店主曾是荷蘭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的身份來到中國,5 年任期滿后,就留在了北京,選中楊梅竹斜街,開了這間當代藝術展覽售賣空間。她刻意避開了三里屯、東四這些文創產業熱鬧的區域,“這里沒有那么多同性質的店鋪,Ubi 的氣質不會被其他商家沖淡,胡同的氣質也和 Ubi 相融合,讓 Ubi 的一些展覽顯得更有個性。”
但自 2012 年至今,楊梅竹斜街的文創產業一直都走得很慢。據工作人員透露,楊梅竹斜街是「大柵欄更新計劃」的重點項目,是這一計劃的“門面擔當”,“這里引進的商家都是要經過仔細挑選的,進駐之前必須提交相對完善的運營方案才行。”
當然,還有楊梅竹斜街自身的問題,“對這里感興趣的人很多,但這條胡同的點其實很有限,房屋的面積都不大,建筑條件也都不是很好,想要搬進來后續還面臨著自己改造的問題。所以楊梅竹斜街的商家總是得慢慢甄選才行。”
各種創意店鋪與工作室都在細細打量著楊梅竹斜街,而這條巷子仿佛也在無意間篩選著它的主人。
最早一批落戶于此的店鋪大都找到了與這條胡同的老宅舒服地融合的方式,他們默契地選擇了保留房屋的原有結構,在尊重老建筑的基礎上,又做出了自己的氣場。比如落戶 39 號的 Soloist Coffee 是一間精品咖啡店,正對著青云閣,店主保留了這座二層小樓原有的結構,原本斑駁的墻壁倒是賦予了店鋪一種恰適的工業感。
而書籍設計師姜尋則在第一次來到楊梅竹斜街時就相中了一幢曾是民國時期老報館的青灰色建筑,亦是世界書局的原址。這里有前廳和后屋,還有連系著二樓的內部庭院,姜尋把他的「模范書局」開在了這里,能夠給他那些收藏的雕版古籍找到這樣一處氣質相符的棲居地,他甚至把賺不賺錢的問題也先擱置一邊了。
彼伏男裝把店鋪選在了楊梅竹斜街靠南的朱家胡同里,這是一間服裝定制工作室與咖啡酒吧的綜合體,而這棟帶院子的兩層小樓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是座青樓。店主人陳興曾是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學生,如今雖轉行服裝設計,但在改造自己的店鋪上,他頗費了一番周折,盡可能保留了小樓的歷史痕跡。改造完工后,就連曾住在這里的居民還時常回來,看到這間被保留地很完整的屋子時,就覺得很感動。
新開的店不少,聞風搬家而來的也有。
去年,在帽兒胡同、小菊兒胡同與北新橋都有店的鈴木食堂把第四家分店開在了楊梅竹斜街的一處四合院內,連帶著還開了一家鈴木商店,販售老板從四處淘來的物件;曾在寶鈔胡同人氣很高的 Triple-Major 創新零售實驗空間《藥》今年初搬來了這里;之前駐扎在錢糧胡同的 UPlant-house 植物店也在今年遷入楊梅竹斜街 128 號。每一間都風格不一且定位不同,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楊梅竹斜街的業態。
本土文化在楊梅竹斜街保留得相對完整,這吸引了不少國際化的東西進來,使其聚攏成為更多元的文化。
如大柵欄跨界中心正在扶植的本土手工藝發展。這里的手工藝人們,有些人就出生在這里,或者是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專心鉆研著自己的一門手藝。
大柵欄跨界中心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一位做宮燈的老師傅,用她的話說,“只要給他鐵絲,他就能做出很多東西”。這位老師傅收了很多學徒,還與國外的設計師合作,加入一些現代元素,做出了新式的宮燈與手工編織的碗套。
此外,大柵欄跨界中心還聯合中央美術學院推出教育實踐項目,幫助這里擅長手工藝項目的老師傅,運用在學校里接受的現代美術教育理念,促進手工藝文化的發展,甚至幫助這些手工藝人設計 VI、建立品牌,之后可能還會涉及到營銷與管理。
而像是香港人 Ritchie Chen 開的《藥》店,來自臺灣的青年開的書的設計店,以及前面提到的 Ubi 藝廊創始人來自荷蘭,都為這條街注入了新鮮的元素。
但不管是建筑改造實驗還是文創產業進駐,大柵欄的居民其實并不理解「大柵欄更新計劃」究竟在做些什么。與他們最緊密相連的還是社區建設項目。
去年,大柵欄跨界中心聯合大柵欄街道辦事處與“萊斯”合作推出的「十二·間公益設計」項目,對楊梅竹斜街上的民居進行室內改造,預計將于今年 4 月完工。工作人員告訴《好奇心日報》,“我們選擇了家里面比較貧困的、或是僅存婦孺的,以及一些有手工才藝的老師傅的 12 個家庭,幫助他們改善居住條件。”
而與居民打交道也是大柵欄跨界中心碰到的最棘手的困難。在那些大柵欄原住民眼中,他們就代表著政府,居民們自然地對她們持抵抗與排斥的態度。
與北京高校合作是一種解決方案。”我們跟清華一直有合作,幫助我們做社區建設的就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他們的學生會住在這兒直接跟居民打交道,會更容易一些。”
大柵欄跨界中心的辦公地點就在楊梅竹斜街 72 號院,她們整日穿梭在這條巷子里,熟悉進駐這里的每一戶商家,每一戶居民,跟進設計師在這里開展的每一個項目。她們也常聽到這樣的質疑:都做這么久了,也沒看出什么大變化啊?
但也只有真正參與到這個計劃中的人才明白,這種軟性的微循環有機更新模式,才沖不淡老北京的胡同氣息,留得住舊時的群居生活方式。
即便各種文藝清新的創意店鋪在這里不時冒出,你仍然能在街巷盡頭的延壽街買到 1 塊 5 一個的棗饃,這個被大柵欄跨界中心的工作人員當做“下午茶”的老味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