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柳州是一座美麗的千年古城,碧玉般的柳江在廣西喀斯特大地上沖刷出一塊幾十平方公里舟狀島嶼,島內外奇峰兀起,景色絕佳。奇石展覽館選址馬鹿山公園東南角,背依山巒,前景開闊。園內有兩座遙相呼應高百余米的奇峰,當地百姓形象地將高者呼為公馬鹿山和矮者母馬鹿山,最為逗趣地是母馬鹿山西側還有一座低矮渾圓的小山包被順理成章地稱之為馬鹿蛋山。兩山一高聳一低矮,一陡峭一渾圓,依偎在一起奇趣天成,和諧共生又對比強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在建筑空間形體塑造上,將平面的矩形進行擠壓斜切成平行四邊形,在x與y的二維方向上運用拓撲學中的同胚變化原理將之分為十二份,同時這十二份之間帶有分形幾何的無規自相似的特點并兼具仿射自相似的特征,之后再把平面撕裂如同作地球的板塊運動。三維中的z軸變化開始進入其中。板塊本身作S形的高低變化,塊體之間呈有規律的相同變化,同時在兩個對立的方向上做相同又相反的自相似變化,板塊從東南一側起從曲到折,高度上從西南到東北由高至低作曲線變化。兩股反向的力各自推動一端向對面作著自相似仿射變化,相鄰的單元即相似又有各自的變化,隨著單元的增多,原有的特征變化慢慢消失而又不斷增加新的變化,一個不同以往的既矛盾又統一的新原型出現了。整個建筑體型呈現為前曲后折,山水一體的和諧變化。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方既是方,圓既是圓的慣性思維被顛覆,這個不方不圓的形體不合常理而合乎邏輯。曲線與直線不再以對比的,機械的,剛性的歐式幾何面孔出現,而是從同胚、同倫到非同胚等一系列的拓撲變換下作非線性的變化。我將這種新概念的原型稱之為“流形”,一個從頭至尾充滿運動變化的并有兩個或多個不同表現形式端頭的形體,該形體表現的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一個包含有從線性到非線性變化的幾何構成,兼具拓撲與分形的特征。
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的山水文化中,高山流水從來就不是一個對立的概念,它是一種陰陽和合的世界觀、哲學觀和美學觀。高山流水是世界萬物的兩面性的表現,二者之間是對立又統一并且可以互相轉化。濁者為地,輕者為天的所謂天地合一。這種高山流水的思想不僅僅是文人理想的一廂情愿,它是古代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綜合感受,也是我們在自然界可以大量觀察到的現象。除了宏觀上數不盡的的喀斯特地貌,還有廣西來賓的紋石由于石質的軟硬不均,在湍急的流水沖擊下表面的花紋也會有流形的變化。這種水紋是石頭在萬年的水流沖刷下形成的特殊紋理,我稱之為凝固的水。換個外在條件,高溫下的熔巖也會呈現為液體狀。這種高溫下的特殊液體在溫度的突然變化下剎那間凝固而成的的形狀會依然呈現水的特征,依然充滿流動感。上面所述的種種變化在幾何上均屬于拓撲變換或分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