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鐘鼓樓的“晨鐘暮鼓”是人們對于老北京最難忘的記憶之一,由于歷史變遷和城市發展,鐘鼓樓周邊環境及歷史風貌受到較大破壞,廣場面積由原來的約1.4萬余平方米,減少至目前的不足4千平方米。13日,東城區正式啟動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將參考清代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地形圖,恢復該廣場的面貌,并保持周邊原有自然、錯落的肌理和風貌,恢復出的空間將側重用于公共文化服務。
東城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里,鐘鼓樓廣場是北京城傳統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鐘鼓樓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元、明、清三代報時中心。
在昔日的晨鐘暮鼓之間,鐘鼓樓廣場原有面積約1.4萬余平方米。由于歷史變遷,鐘鼓樓周邊環境及歷史風貌破壞較大,對比清代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地形圖,鐘鼓樓周邊空間被嚴重侵占,減少至目前的不足4千平方米。
“此次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就是要適當恢復原有歷史空間,將蠶食的空間騰退出來。”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此次恢復整治項目范圍,東起鐘樓灣胡同東側,西至鐘樓灣胡同西側,南起鼓樓東大街及鼓樓西大街,北至豆腐池胡同,征收范圍約4700平方米,共66個院落,136戶居民。該負責人表示,工程所涉及所有房屋經過逐一認定既不是文物,也均無歷史價值。
“這一區域人口密度過大,居住擁擠,房屋破舊,市政落后,私搭亂建嚴重。”該負責人介紹,居民居住空間戶均居住面積尚不足20平方米,危舊房屋眾多,甚至存在個別違章搭建二層及三層用于經營的建筑,存在造成火災的重大隱患。
此外,鐘鼓樓周邊地區市政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市民居住整體環境及配套設施較不完善。鐘鼓樓周邊地區近四十年來陸續搭建的簡易或不規整建筑嚴重破壞了鐘鼓樓地區傳統的歷史風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文物安全及古都風貌。
為此,依照首都功能核心區保護性修繕的要求,東城區政府決定啟動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
東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整治工程邊界線以外的房屋本著居民自愿的原則,對居民進行搬遷,對院落進行修繕,通過對這些院落進行適當織補和修繕,保護鐘鼓樓重要文物安全,保持周邊原有自然、錯落的肌理和風貌。
據介紹,對于征收用地整治范圍內的房屋,對居民采取貨幣補償、補助、獎勵政策。東城區將提供芍藥居作為獎勵房源,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并在簽約期限內簽訂協議的,可以按照認購標準進行認購。在簽約期限內,還將提供15萬元的提前搬家獎和每戶兩萬的整院搬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