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態城低碳生活觸手可及 綠色建筑指標引領未來
admin
2011-07-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生態城市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由中國和新加坡合作,聯手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家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示范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再次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曾被廢棄鹽場、鹽堿荒地、污染水面覆蓋的區域,經歷近3年的開發建設后,如今正在書寫著世界城市發展建設史上的新傳奇。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生態城市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由中國和新加坡合作,聯手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家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示范項目——中新天津生態城再次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曾被廢棄鹽場、鹽堿荒地、污染水面覆蓋的區域,經歷近3年的開發建設后,如今正在書寫著世界城市發展建設史上的新傳奇。
低碳生活讓人觸手可及
來自內蒙古在濱海新區做生意的魏先生一家三口,昨日來到天津世茂生態展覽館,參觀展館內展示生態城作為全球首座指標限定型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沙盤,各項控制性指標及低碳住宅給普通人生活理念帶來的神奇變化。在某大型生態樓盤展區內,節能建筑材料、節水器具、綠色交通工具等實物被紛紛搬上展臺,使生態住宅與低碳生活讓人觸手可及。
現場展示的一款新型節水馬桶最大節水量可達30%。節能玻璃,隔熱效果優異并具良好透光性,僅在一個居住區,使用該玻璃后,室內減少散熱量就相當于節煤6500噸。生態社區里,污水處理系統可將污水變為沼氣、中水及廢水,廢水被排入市政水處理中心,而中水被用于景觀、洗車和沖洗廁所。一個生態社區,每年節水量即相當于一座小型水庫。而食物垃圾機每小時可能處理140至400公斤的食物垃圾,每月僅耗電1至2度。此外,空氣新風系統、垃圾氣力輸送系統等先進公用設施的使用,也將有助打造低碳生活。
綠色建筑指標引領未來
中央大道橫穿過生態城中心,街頭矗立的風電照明系統、滿目的綠化植被以及錯落有致的座座綠色建筑成為中新生態城最奪目的風景。據了解,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在嚴格執行已經確定的26項生態指標。其中,多項指標代表著未來生態城市的發展方向。如:每日人均生活耗水量為小于或等于120升,每人每天垃圾產生量小于或等于0.8公斤,日本為1.1公斤,法國為0.96公斤;綠色出行比例2020年前,將大于或等于90%,目前,只有少數地區或國家公交出行率達到90%;綠色建筑比例達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2020年其大于或等于20%,德國計劃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比率達到20%,歐盟提出2010年22%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生態城市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濱海新區區長宗國英表示,通過建設中新天津生態城,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低碳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將努力實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做到能實行、能復制、能推廣,為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復制推廣的樣板和典范。
現代化生態新城崛起
3年前還是一片鹽堿荒灘,如今已是樓宇林立,植被密布,街道靚麗,滿目生機。中新生態城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近三年開發建設,生態城累計投資230多億元,并完成150多萬平方米鹽堿地改良及景觀綠化。到2013年,生態城將基本建成7.8平方公里的起步區,預計到2015年居住人口達到10萬人左右,形成成熟社區。
年內,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億元,在建項目開工總面積達到660萬平方米。重點圍繞生態環保、科技研發、總部經濟、服務外包、文化創意、教育培訓等門類,著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和項目,形成產業集群。出臺綠色交通管理辦法,加快生態城市聯合研究院組建,積極引進一批國家級的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構建指標體系的全過程監督管理體系,確保指標體系的落實與城市開發建設同步推進。創建起以戶籍居民為主體的社會服務新體制,建立市民管理和服務中心。創建社區管理新體制,在生態社區層面建立社區管理機構。建立新型城市管理體系,探索以“生態細胞”為單元的網絡化城管新模式。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