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大劇院設計方案“圓潤雙礫”突出后現代性特征,以灰黑色調的雙礫構成的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與周邊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形象構成顯著對比。 可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廣州大劇院那前衛現代的造型。就像所有" /> 大劇院設計方案“圓潤雙礫”突出后現代性特征,以灰黑色調的雙礫構成的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與周邊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形象構成顯著對比。 可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廣州大劇院那前衛現代的造型。就像所有">
大劇院設計方案“圓潤雙礫”突出后現代性特征,以灰黑色調的雙礫構成的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與周邊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形象構成顯著對比。
可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廣州大劇院那前衛現代的造型。就像所有普通人在北京留影時,會選擇國家大劇院和鳥巢、在上海一定會外灘東方明珠塔和上海大劇院前照相一樣,來到廣州,大家也會爭相將這“珠江岸邊的兩塊石頭”收入進自己的鏡頭。
舊城市中軸線上
廣東本土作家葉曙明在一本描述老廣歷史的散文集里感嘆,“兩千多年來,廣州的行政中心移動沒有超出500米范圍,這是一個讓人驚嘆的案例。”中山紀念堂和友誼劇院就曾是廣州舊城市中軸線的杰出代表,和越秀山、鎮海樓、明城墻等一起印證了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老城昔日的榮光。
興建于1931年的文化建筑———中山紀念堂,是上世紀初廣東八年黃金時代的遺跡,當時主粵的舊軍閥陳濟棠為稱雄割據而致力于廣東“自治”。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他下令建造了中山紀念堂。其中一項具有炫富意味的創舉則暗示了當時廣東的富庶和繁榮程度:八角形屋頂上面裝飾了一個橢圓形珠頂,它的表面居然貼上了用香港購進黃金做成的金箔,一共貼了36166張。
1965年,友誼劇院:從涉外重地回歸公共場所
舊中軸線上另一座上世紀中期的文化建筑是友誼劇院,經過數次大規模的翻新,現在的友誼劇院從外形上很難找到上世紀60年代“節約建四化”的印記,但是在1965年剛建成的時候,友誼劇院卻是節約的典范。在它的設計師、嶺南建筑大師佘畯南的建筑美學中,建筑首先要簡潔實用,而最終建成的劇院也最大程度遵照了這一美學標準;建筑外墻用最普通水刷石,僅在劇院正門前五根柱子表面貼花崗巖;唯一裝飾是在接待廳內布置了山石水池,這被稱譽為神來之筆,代表了嶺南建筑的高峰。
但在它剛建成的60年代,它有失“公共”二字,作為涉外場所,很多普通市民是很難買到一張戲票進劇院看戲的,如今四十年世事劇變,友誼劇院已成為普通市民接受文化熏陶的舞臺。但直至今天,還有很多人在津津樂道這座劇院于1993年元旦舉辦的廣州第一次新年音樂會。那是鄧小平南巡后的第一個元旦,友誼劇院內擠滿了第一次穿正裝參加音樂會的男女,每人胸前還別著一朵嬌艷的玫瑰,三聲柔和的鐘聲響起之后,舞臺上朗誦起了關于時代和音樂的詩歌。
新城市中軸線上
1998年,星海音樂廳:首座稱得上專業的“音樂廳”
那曾是一個屬于星海音樂廳的時代。
1992年春節,鄧小平南巡打響了經濟發展的發令槍,整個珠三角地區也開始由傳統農業城鎮向現代工業都市的跳躍,作為珠三角的中心,廣州也開始在經濟增長的驅動下快速向外擴張。伴隨著大片待開發的新城,舊城市中軸線逐漸衰退,城市的中心開始向東擴。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的第一站是二沙島。新開發的區域需要文化建筑的提升,以星海音樂廳落戶二沙島為標志,廣州的文化建筑開始了新一輪的更迭。
1986年年底,中央音樂團指揮李德倫到廣東省委禮堂舉辦交響樂講座。借著正濃的氣氛,李德倫懇切地請求在場的省領導支持交響樂,“為廣州建一座音樂廳”,在場的省領導爽塊地應承了下來。
除了上述君子之約外,興建音樂廳的另一項壓力還來自于全國關于“廣東正在變成文化沙漠”的指責,這讓時任省文化廳廳長唐瑜覺得有些羞赧。
雖然興建音樂廳是眾望所歸,但此后長達6年的時間里,它的命運也隨著國家調控經濟過熱而被冷藏。所以,當1992年它開工建設之后,當時的省委書記謝非深感其誕生的不易,親自到一線檢查為建設人員提振士氣。6年之后,也即1998年3月3日,新落成的星海音樂廳在霞光映照中舉行了剪彩儀式。
得益于時代的進步,星海音樂廳建成后的第二年,就順利回歸公共文化建筑的角色,不需要再像友誼劇院當年一樣,因濃厚的政治色彩而遠離公眾。1999年,它從友誼劇院手里接過棒,成了當年新年音樂節的舞臺。
從上世紀60年代友誼劇院升級到90年代末的星海音樂廳,中大藝術設計系主任馮原對此曾發出感慨說:“一個有音樂廳的城市和一個只有影劇院的城市是不可類比的,原因在于音樂廳占據了文化金字塔的高端,星海音樂廳可能是廣東第一座能夠稱得上音樂廳的專業建筑。”
2010年,廣州大劇院
經濟實力和城市地位的體現
繼星海音樂廳之后,廣州又陸續在新的城市中軸線上興建更多的文化建筑。廣州大劇院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財力雄厚的廣州市政府和新興的建筑技術,共同把它打造成了廣州標志性的人文景觀建筑。
廣州大劇院的出現讓劇院在視覺和聽覺享受上得以完美地并存。來自倫敦的普利茨建筑獎獲得者———扎哈哈迪德給它描繪了前衛夸張的造型:大劇院主廳外立面由64個不規則平面隨意組合而成;澳大利亞人、國際聲學界最高獎“塞賓獎”的獲得者———馬歇爾貢獻了他最新的聲學技術:一種被稱為G R G (玻璃纖維加強石膏)的材料被大量使用。新興的建筑技術價格不菲,在獲悉最初8.5億預算無法完成建筑之后,政府依舊對它保持了高度的熱情,并最終實際掏出了13.8億元。
歷時7年才建成的大劇院,于2010年建成亮相,亞運會年也促使廣州迎來了文化建筑的大豐收。不僅僅是珠江新城四大文化建筑集中在今年落成,選址于白云新城文化建筑群(廣州博物館新館、廣東畫院、廣州畫院和嶺南文化演藝中心)也從今年開始陸續確定建設設計方案。
以增加的數量而言,過去十年是廣州文化建筑井噴的黃金時期。擴張更新,類似白云新城等越來越多的城市副中心陸續崛起,新城的居民需要更多的公共文化生活、地產開發商需要新潮的文化建筑提升它們樓盤和商鋪的價格。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國內第三大城市、全國最為富庶地區———珠三角城市群的領頭羊,廣州也需要更多的標志性文化建筑配合自身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
專訪黃捷:
大劇院外立面用可塑性材料或更好
需不需要更多的新潮建筑,關鍵看它的效果和功能。
黃捷:廣州大劇院中方設計團隊的負責人、珠江外資設計院總建筑師,廣州珠江外資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
施工單位投入更大可能更精致
記者:扎哈哈迪德曾被稱為“紙上建筑師”,因為它的設計作品實現起來難度太大,廣州大劇院是如何實現的?
黃捷:扎哈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曾被稱為“紙上建筑師”,但是隨著這些年來新建筑技術的發展,她的作品也逐漸變得可行起來,建成的作品越來越多。我們采用了空間三維的虛擬設計的方法,用“犀牛”(R hino)軟件建好整個廣州大劇院精確的電腦三維模型并控制完成技術圖紙,各專業可在虛擬空間集成,每一個構件在空間模擬定位之后再加工安裝起來,可以說新建筑技術是大劇院實現的關鍵。中國的建筑像這么復雜體型的畢竟很少,之前的設計也不需要用這種軟件,我們也借此機會學會用它。
記者:國外有些建筑師覺得國內設計和施工技術水平不夠,導致這個作品沒能最好地展現扎哈的本意?
黃捷:扎哈的設計方案被媒體稱為“圓潤雙礫”,最初也沒有指定用什么材料來做表皮。當時的市領導就建議,既然它表現的是珠江沖刷出來的兩塊石頭,干脆用石材吧,外立面材料就這么確定下來。后來扎哈就按照這個思路來考慮外帷幕材料了,至于清水混凝土或金屬等其它材料,我們沒有專門針對別的材料對比過。別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是不是用其他材料更好一點,我覺得用可塑性比較強的材料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因為石材比較脆,加工難度大,做不出太多的變化。如果施工單位投入更大,做得可能會更精致一點,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用鋼量盡力做到了最合理
記者:外界傳言大劇院整體用鋼量達1萬2千噸,是國家大劇院的2倍,是這樣嗎?
黃捷:這里我要澄清的一個事實,很多人說它用鋼量太大,其實鋼結構本身的用鋼量只有七八千噸,再加上舞臺及觀眾廳的機械層、技術層、柵頂、挑臺等部位用鋼量兩三千噸,加起來一共是一萬噸左右。但它是一個特殊的文化建筑,是歌劇院,它的外形也需要成為城市的標志,你不能按照普通的建筑的用鋼量對它進行要求。國家大劇院用鋼量多少我不知道,沒法比較,但起碼在廣州大劇院這種不規則體形上,我們盡力做到最合理,對鋼結構體系做了大量優化工作。
記者:預算超支的問題呢?
黃捷: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就是13.8億,最后沒有超。劇院是最復雜的建筑類型之一,技術含量高,涉及非常多的專業工種在里面,許多人是拿普通建筑的成本來衡量的,這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這個8.5億是最初方案競賽任務書上的要求,有一些設計內容未包含在內,在一些重大項目上,因為功能和規模的調整、標準的提高都有可能制定一個新的概算。為了控制預算,代建方也要求對有些地方的設計進行簡化,例如外幃幕就由兩層玻璃減為一層玻璃。
新潮建筑關鍵看效果和功能
記者:扎哈是不是堅持大劇院不能用反音板(聲反射板)?
黃捷:反音板(聲反射板)一般在音樂廳用得較多,它是為把聲音更好地反射到前區的座位,歌劇院用得倒不多。這次大劇院聲學設計采用了電腦模擬,沒有專門提出要用反音板的設計,它的聲學效果是澳大利亞聲學大師馬歇爾來把控的,我們還委托華南理工大學制作實體模型并進行測試,基本上把有聲學缺陷的地方都調整過來,墻上的洞也是為了達到聲學擴散體的效果,這個對建筑成本的影響并不大。座椅是吸聲材料,大廳的墻面用的是G R G (玻璃纖維加強石膏)板材,一般在國內其它劇院用的是2.5公分厚,而廣州大劇院用了4公分厚。
記者:你覺得廣州大劇院未來能成為像悉尼歌劇院一樣知名的建筑嗎?
黃捷:現在廣州大劇院已經很出名了,不光在中國,國外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這其實與扎哈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關,畢竟這是她在中國的第一個建成作品,需不需要更多的新潮建筑,關鍵要看建筑的效果和功能怎么樣,看它對城市有沒有貢獻,功能能夠滿足需求,形式比較新穎獨特,與城市周邊環境關系良好,那么這樣的新潮建筑就可以說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