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11月24日下午,湖南烈士公園躍進湖畔,一臺挖土機在現場施工。這一帶的湖畔將全部種上高達的喬木
經過幾輪修改后,《湖南烈士公園躍進湖“還湖工程”規劃設計方案》(以下簡稱《規劃》)最近基本定稿。根據新的規劃方案,原本打算用作公園管理處辦公房建設的土地(也就是爭議最大的21畝地)81%將恢復為水面,還湖面積達到10361平方米。
仿木棧道方便游客親水
21畝地,81%還湖,剩下的19%將保留綠地結合周邊景觀改造成一個集觀景、休閑、游憩功能的公共空間。
與第一次規劃相比,修改后的規劃一是增加游覽簡易仿木棧道。二是增加北側由長沙市水利部門施工的溢水堰堰頂4300平方米綠化,并使這塊綠地“21畝地”還湖景觀建設有機結合,形成集景觀、休閑、游憩功能于一體相互聯結的臨水空間。三是充分兼顧了游覽公園安全與公園景觀,用植物景觀掩飾硬質擋墻,用植物隔離來疏導游人安全。
特別是通過湖面架空于水上的仿木棧道,起于瀟湘閣區域,一直向北延伸到還湖區域,僅高于躍進湖常水位線0.3至0.5米。其內側為水生植物區,其外側為躍進湖水,不僅增強了親水性,也增添了綠化效果。
駁岸處理體現生態藝術
躍進湖還湖及周邊沿岸的建設中,將注重岸線、磯灘等細節的處理和背景的襯托,以自然手法,融入石、水生植物等元素,體現駁岸的生態與藝術結合的特色。據介紹,改造完成后,這一帶躍進湖沿水岸線上的石坎、石磯、臨水坡岸將形成宿生花卉、水生、濕生、巖生動植物景觀帶;背景綠化區則通過起伏的林冠線和林緣線成為躍進湖的綠色屏障。沿擋土墻一線則散植水杉、落雨杉等,遮掩墻身,形成風景帶。水杉、香樟、金合歡、木芙蓉、夾竹桃等本土喬木,菖蒲、鳶尾、水蔥、蘆葦等水生本土植物將大量運用于綠化中。
沿湖建生態景觀帶
躍進湖還湖后,其他水域如何保護呢?
根據新規劃,沿湖將修建游步道、觀景平臺、賞荷區、精品花卉區、巖生植物區島等特色景觀景點。沿湖水岸線將修建臨水坡岸,形成花卉、水生植物、濕生植物、巖生植物共同相處的景觀帶。
沿湖景觀也將全部改造。躍進湖南部臨水步道連接東門碼頭和紅軍渡碼頭,沿途設置3處小型景觀眺臺,便于游人休憩觀景,臨水步道低于主要道路1米左右,對原有的斜坡面綠化盡量保留。躍進湖西部和北部僅社會科學院有一段擋土墻需要保留,其余均需要新建衡重式擋土墻駁岸。湖西部步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沿途適當設置石凳,供游人小憩觀景。
現有東大門拆除重建
烈士公園東大門區域建筑風格雜亂,東大門景觀與湖光山色的公園景觀很不協調,這次將一并改造。
烈士公園東大門將分為中片、南片、中北片與北片進行改造。東大門中片增設入口鋪裝廣場、生態停車場及公交候車場。躍進湖臨東大門區水系駁岸將改造成淺水植物區;大門南北側加做湘情廊和綜合服務樓;現有東大門將拆除重建。東大門區域南片定性為公園的文化和展示場所,民族劇院將就地改造,在節慶時將布置成各種室外展示所。另規劃建一個游艇碼頭和水榭,方便游人通達中北片。中北片將設置一個精品植物特色園。北片被定性為辦公區。現有東大門將拆除重建。
“填湖風波”曾驚長沙 張劍飛當場拍板救湖
今年6月,長沙園林在線網上貼出一則公示。《湖南烈士公園東大門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修改)》,準備將躍進湖北片20余畝土地規劃為公園辦公區,在此修建辦公樓。
公示一上網,即遭到市民質疑和媒體關注。本報等媒體進行跟蹤報道,引發人們對此事件的熱議。大部分市民認為應該還湖于民。
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和副市長王扣柱于7月15日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冒著炎炎烈日,對躍進湖進行實地考察后當場拍板:20畝地全部恢復成水面,還湖于民!
7月18日,湖南烈士公園管理處明確表態,絕對會百分之百還湖于民。
長沙“西湖”也曾遭遇填湖風波
●2005年,《長沙市西湖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正式敲定。按照規劃,西湖漁場將成長沙“小西湖”。
●2007年底,西湖漁場一塊600多畝的風水寶地被拍賣給了某開發公司進行商業性住宅開發。但大河西確定為“兩型社會”先導區后,這塊地是建公園還是建樓盤一直爭議不休。
●2008年7月30日,“咸嘉湖景區(西湖文化園)規劃建設座談會”在長沙市政府舉行,在20名市民代表全部主張還湖建公園的基礎上,長沙市副市長王扣柱代表市政府明確表態:“寧愿不要金山銀山,也要我們的青山綠水。”長沙市政府決定終止西湖漁場約600畝土地的出讓合同,收回土地并將西湖漁場建成“一個讓長沙市民滿意的文化公園”。
●2008年9月,長沙市規劃局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岳麓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咸嘉湖景區(西湖文化園)詳細規劃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