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南北,卻不是東西:“腦殘”式掘古與造古
admin
2008-10-17
來源:景觀中國網
傳統文化復興,并非實情。對傳統文化這個載體,存在著工程化、節慶化、旅游化、孤立LOGO化、統一化、參評化、之最化、標配化八大誤區。我們看不到“人”和“文化”的存在,只看到建筑工程和節慶典禮。傳統文化成了道具,因傳統文化之名的建筑工程和節慶典禮可勁造,造就了新時代的形象工程和樣板戲。部分地方政府向歷史要榮譽的做法,已經到了綁架歷史索要榮譽的地步了。誰投資更大、宣傳更到位、吸引的游客更多、影響力更大,誰就更像正版歷史和正版傳統文化的擁有者。
新周刊2008020期封面
傳統文化復興,并非實情。
對傳統文化這個載體,存在著工程化、節慶化、旅游化、孤立LOGO化、統一化、參評化、之最化、標配化八大誤區。我們看不到“人”和“文化”的存在,只看到建筑工程和節慶典禮。
傳統文化成了道具,因傳統文化之名的建筑工程和節慶典禮可勁造,造就了新時代的形象工程和樣板戲。
部分地方政府向歷史要榮譽的做法,已經到了綁架歷史索要榮譽的地步了。誰投資更大、宣傳更到位、吸引的游客更多、影響力更大,誰就更像正版歷史和正版傳統文化的擁有者。
紛紛擾擾地爭古,浩浩蕩蕩地公祭,勞民傷財地建假圖騰,膜拜但不能有效傳承,熱鬧但沒有真正消化。傳統文化成了招徠地方利益的文化廣告牌,真正的文化精髓爛在那里無人理睬。
中華傳統文化有可能融為我們的血肉,也有可能被當成外套。腦殘式掘古與造古,不能為中國的文化版圖增添一磚一瓦。 [NextPage]
我們批判過“城市敗筆”,那些以摧毀傳統為代價換來千城一面的城市之弊;我們報道過“絕版中國”,那些受傷的城市中的文化孤本,關于城市遺產的絕版清單;現在,我們調查爭古、公祭和建假圖騰的城市個案,以觸摸傳統文化建設熱中的真正炎涼。
正當經濟盛世的中華民族,不能因為腦殘式掘古與造古,與一個真正的文化盛世失之交臂。
導語:傳統文化成了道具,文化工程可勁造,紛紛擾擾地爭古,浩浩蕩蕩地公祭,勞民傷財地建假圖騰,膜拜但不能有效傳承,熱鬧但沒有真正消化。
在追求了幾十年沒有歷史感的新生活之后,中國人開始熱衷、挽救、發掘、弘揚、傳播傳統文化。各級地方政府開始在“十大杰出青年”和地標之外,矚目本地產的古名人和古代文化遺產。文化,這條被輕視的近乎干涸的河流,以大躍進的姿態被促成為顯學和重點建設項目,并被列入城市品牌和城市軟實力的范疇。 [NextPage]
傳統文化的建設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半個世紀內,傳統文化的摧殘也曾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隨著國力的增強、城市世紀的到來,一個文化的盛世似乎近在眼前,傳統文化也似乎要在這個文化盛世中重唱主角。
但我們知道這不是實情。如果厘清其中的GDP動機、政績動機和跟風動機,再以作品和人才作為衡量指標,所謂達到了史無前例規模的傳統文化建設,更像是又一場形式主義的運動——傳統文化成了道具,文化工程可勁造,紛紛擾擾地爭古,浩浩蕩蕩地公祭,勞民傷財地建假圖騰,膜拜但不能有效傳承,熱鬧但沒有真正消化。
正當經濟盛世的中華民族,不能因為腦殘式掘古與造古,與一個真正的文化盛世失之交臂。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