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征集為汶川地震遇難者建紀念碑方案
admin
2008-05-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那一刻,是我們親人的災難日。 2008年5月20日16時整,四川省因地震遇難人數為39577人。這些遇難者,曾經也許是那個傳出瑯瑯讀書聲的學校學生,也許是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那一刻,是我們親人的災難日。
2008年5月20日16時整,四川省因地震遇難人數為39577人。這些遇難者,曾經也許是那個傳出瑯瑯讀書聲的學校學生,也許是早晨為孩子送上熱牛奶的母親……而這些鮮活的生命,在此刻化為了冷冰冰的數字!
為紀念所有地震中的死難者,包括政協委員在內的很多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倡議,在地震救援工作結束后,應在震區擇地建一座“汶川5·12大地震死難者紀念碑”,在碑上鐫刻上碑文和每一個遇難者的名字,以緬懷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讓我們在災難中堅強面對,在悲痛中相扶前行,因為我們是壓不垮的民族!
緬懷逝者
是為了讓生者更好地前行
“紀念碑的設立不僅能傳達對不幸遇難者的哀思和思念,還可以體現一個國家、民族經歷災難后的成長。”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邱國盛一直和學院里的專家、學者,對中國歷史上地震災害大事記進行著梳理,查看地震災害是否有歷史可循,了解當時古代人們是如何應對這些毀滅性突發事件的。但他遺憾地發現古人對于自然災害的記錄甚少。邱國盛說,清代在銀川發生的地震幾乎將整座城市踏平,以至于現在銀川城的古跡大多都是乾隆后遺留下的。“沒有標志性的建筑,沒有專門的紀念展館,熟知這段歷史的大多都是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老百姓的知曉率幾乎是空白。”“5·12”汶川地震災害不幸地降臨在我們身上,災后設立紀念碑可以體現當代民本思想,讓后人銘記歷史。邱國盛說,紀念碑等歷史性標志建筑不僅是對遇難者紀念,也是對國家民族成長歷史的再思考。“紀念碑可以幫助大家不要忘記可能忘卻的苦難;通過各種展品,能讓后人了解歷史、記住歷史。這樣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最不可被打敗的,通過這次地震,外界已看到了一個更加堅強更加成熟的民族和國家。”
意義深遠
災難過后應該反思和警醒 “建地震紀念碑不是簡單地博得同情,而應是對災害的反思。”作為成都市政協常委,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擔當副院長職務的陸華表示,對于汶川地震后設立地震紀念碑,不僅僅是對一樁重要歷史事件的總結、記錄,更應該是一種防范自然災害的宣傳。
在她看來,紀念碑展示的內涵應該凸顯出警醒作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害,我們是怎么應對的,面對大自然的劫難,我們體現出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在這場特殊戰爭中涌現出哪些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包括對應對措施的反思等……都可以是紀念碑碑文的重要內容。”陸華告訴記者,紀念碑除紀念災區群眾外,還應該將對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做出貢獻的志愿者、解放軍進行單獨的記錄。“展示他們救災場景的照片,通過影像資料回放當時感人的場面。這是一種人文關懷。”(記者陶玲 徐潔瑩 胡曉)
關鍵詞A:紀念碑命名
網友建言紀念碑叫“永不忘記”
丁學良、謝丹陽、鄒恒甫三教授在博客上建議,四川應在災后建造一座名為“永不忘記”的紀念碑,其含義有二:永不忘記已經發生的這些悲劇;永不讓這樣的悲劇以后再發生。他們認為,震后重建家園時,一定要廣征海內外最好的藝術家,設計出最佳的碑亭塑像,讓那些地裂山崩關頭無與倫比的人物和事件“凝固”起來,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體現,留給后代。
不少網友也在網上疾呼,應建一座遇難者紀念碑。“紀念碑設在汶川縣城中心。碑上刻上此次地震所有遇難者名字和為抗震救災而犧牲的英雄們的名字!”一位來自北川重災區的女孩建議,作為親歷過災難的見證者,最好碑體就取自地震后留下的殘骸,這樣更有力量更讓人難忘。
關鍵詞B:表現方式
就地取材自然建筑現代化展示
不需要人為的藝術品,我們在大自然中取材,通過聲光等技術,將自然建筑現代化展現……當汶川地震災害發生后,成都著名雕塑家朱成就開始琢磨著,如何用藝術方式記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紀念碑應該與唐山地震紀念碑完全不同,不一定是柱狀,可以是橫向地景式的,呈現一種大地景。”朱成說,他設想的紀念碑可以讓人自由進入。“汶川地震紀念碑,應該保存殘垣斷壁以及具有代表意義的現場,或者把現場有震撼力的物品進行后期設計做成裝置藝術品,比如學生的小書包、鋼筆,一些家庭毀滅后夾在磚瓦間的全家福、婚紗照等,這些細節很令人感動。”同時,朱成還建議面向社會征集一些珍貴的災難前后的照片。對于紀念碑的修建提倡就地取材。可以用災區當地的石塊、木材進行修建。“這樣的紀念碑不僅莊嚴、厚重,還具有特殊的價值。”“把所有死亡者的名字和失蹤者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讓后來者去懷念,去了解這段歷史。”著名藝術家何多苓建議應該保持大面積的遺址,然后在周圍進行現代藝術的建筑設計,將遺址永久性地包圍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具有記憶性的建筑群。
天津文聯主席馮驥才說,從文化意義上看,每一次人類經歷的重大自然災害都有保留價值和紀念價值。在他的構想中,博物館的地址應建立在汶川地區,最好是保留一塊地震原生態場景,并在旁邊修建一個大地震紀念碑和博物館。而對于博物館中的場景,馮驥才主張以大量的實物為主,如倒塌學校內學生的書包、各種救援工具、等。
與您互動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認為5·12汶川大地震紀念碑應當是什么樣的呢?你認為什么樣的碑文才能表達我們的哀思和對英雄的禮贊?本報熱線電話028—86969110向全球征集讀者建議、方案和碑文。
新聞鏈接:唐山抗震紀念碑
唐山抗震紀念碑建在市中心新華道以南紀念碑廣場內。廣場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70米,占地5.44公頃。廣場東部是抗震紀念碑;西部是抗震紀念館。兩個主要建筑坐落在東西向同一個軸線上,紀念碑和紀念館之間設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過紅色地磚鋪砌的地面使兩座建筑相連。(實習生趙正旭劉睿汶)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