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部看,水立方通透膜結構與館內幽藍的池水形成鮮明的對比,美輪美奐。 本報記者 李石營 攝工人們正站在懸掛在空中的木板上擦拭框架結構和膜,為水立方進行最后的裝飾。
從內部看,水立方通透膜結構與館內幽藍的池水形成鮮明的對比,美輪美奐。
本報記者 李石營 攝
工人們正站在懸掛在空中的木板上擦拭框架結構和膜,為水立方進行最后的裝飾。
本報記者 李石營 攝
水立方跳水比賽的跳臺和水池。
本報記者 李石營 攝
夜晚的水立方遠遠望去宛若一個巨大“水晶魔方”。目前水立方進行了燈光測試,燈光調試完畢后將會照射出紅、黃、綠、藍等多種顏色。
本報記者 李石營 攝
“最棒的奧運會游泳館”(現場觀察篇)
走在奧林匹克場館中心區,看到那些步伐矯健、行色匆匆的人,十有八九是趕往水立方的。
距離水立方的“首秀”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收尾工作緊鑼密鼓;走進水立方,在一片忙碌景象當中,偶能發現幾個像筆者這樣舉步不定的人,他們大多都是前來“探營”的同行,只是這個場館實在太大了,沒有標識的情況下,一不留神肯定要迷路。
“這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奧運會游泳館!”一位有過5屆奧運會采訪經歷的資深記者忍不住贊嘆。
通透,是水立方給人的第一印象。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的館內,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墻。向外能夠看見充滿陽剛之氣的“鳥巢”;往里進一點,奧運會跳水、游泳的比賽和熱身場地就盡收眼底了。下至比賽區域,這種通亮的感覺更加明顯。整個場館被眾多藍色的“泡泡”包圍著,戶外的光線通過“膜外衣”射進館內,與照明設備的光線混合在一起。已完成試水的3個泳池蓄滿了水,泛著藍光。在經過砂濾-臭氧-活性炭凈水工藝后,據說這里的水是可以喝的。不過,如此明亮的視覺效果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根據奧運會電視轉播需要,如果自然光線超過照明設備的15%就必須遮擋掉。為了防止光線射到水面產生的旋渦以及色溫造成的顯色差異,照明設備的角度和亮度都是有嚴格控制的。目前,工人正加緊調試。
水立方項目總工程師陳蕾曾說,如今水立方的工程量已完成超過95%,剩下的5%需要靠清理工作實現。水立方的膜結構具有自潔功能,外部可利用雨水或人工水泵、高壓水槍進行沖刷,而更多的部分則需要人工清潔。
走在場館各層,最常見的工種就是清理。在玻璃頂和屋面氣枕之間,工人蜷著身子在擦拭;天花板處則懸掛著幾塊板子,工人們就站在上面,手持帶清潔布的長棍,搖搖晃晃地擦拭框架結構和膜。筆者曾經來到10米臺的位置,在那就連七尺男兒也容易眩暈,而工人們卻在比那還高出近20米的地方作業。這項工作至關重要,不僅關系到場館的美觀,還影響到泳池里的水質。
仰頭環視高挑的屋頂,在復雜的鋼結構和規范的照明設備之間還藏著一個俗稱“馬道”的空中“走廊”。到了比賽時,這里就成了攝影師們的戰場。“‘馬道’上允許6名攝影記者同時拍攝,而且他們完全可以直起身子工作。”場館攝影經理介紹,能在此作業的記者,其身份和資歷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另外,想要下水放置攝像機,絕不能少了潛水資格證。穿梭于各個功能用房,因為標識不清還很難分清。不過,水立方為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各準備了兩個工作間,而“好運北京”期間暫時只開放一個。
水立方大事記
2003年1月15日,建筑設計方案面向全球招標。
2003年7月28日,設計方案正式確定,它的建筑造型是一個充滿水的立方體,簡稱“水立方”。
2003年12月24日,“水立方”與“鳥巢”同一天奠基。這也是惟一一座由港澳臺僑同胞捐資建設的奧運場館。
2005年3月17日,科技攻關計劃課題在京通過專家論證。
2005年6月,開始鋼結構安裝。
2006年4月10日,主體結構封頂,鋼結構安裝完成。
2006年5月30日,完成全部焊接。
2006年6月16日,鋼結構支撐體系被成功卸載。
2006年8月1日,膜結構氣枕安裝作業正式開始,第一個安裝的是一個約1平方米的藍色三角形氣枕。
2006年11月4日,外墻面貼膜全部完成。
2006年12月26日,頂部最后一個氣枕安裝完畢,全部外裝完成。
2007年12月,進行室內裝修、室外鋪裝等等收尾工程,以及竣工驗收的準備工作。
2008年1月,正式竣工,進行試水、調燈等測試工作。
2008年1月31日起將陸續舉行“好運北京”游泳、跳水、花樣游泳的比賽。
(西貝)
水立方穿上“彩衣”(科技探秘篇)
白天的水立方和夜晚的水立方呈現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美。據工作人員的介紹,水立方的燈效用了至少3.6萬盞燈。目前正處于景觀照明調試的最后階段。晚上路過四環路,會發現水立方的泡泡在發光,遠遠望去宛若一個巨大的“水晶魔方”,偶爾局部會呈現其他色彩;而到了26日晚整體試燈時,就能見到流光溢彩的夢幻景觀了。
這些LED燈被安裝在水立方的兩層外膜之間,采用獨立控制,具有壽命長、響應快、色彩豐富等特點。通過定制開發的一次、二次光學透鏡,在不影響燈具整體光通量的情況下,對光束進行重新分布,達到在不同曲面、不同部位實現景觀照明方案。據說,開幕式奧運火炬點燃的一剎那,水立方通體可變成紅色,配合開幕式營造熱烈的氣氛。
同時,在膜結構內還裝有大屏幕,上面會播放各種畫面,可以有魚兒在水中暢游,可以播放精彩的比賽畫面等等。這種“空腔內透光”的照明方式,建成后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建筑的LED景觀照明方案。
如此美侖美奐的效果離不開ETFE膜,它簡直是為水立方量身定做的。眾所周知,游泳館對溫度、水汽、光線等控制很嚴格。通過計算,ETFE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遠遠小于高級玻璃幕墻的傳熱系數,這就為泳池防結露提供了條件。再加上緊貼屋頂下的八個自然通風口,還有圍護結構立面的送風空調通風系統以及池水覆蓋等簡單實用的手段,在保持水溫28攝氏度的情況下,完全不用擔心結露現象。
走近立面的氣泡,你會發現其實每張膜的質地不同。膜上鍍著密度不等的指甲蓋大小的鍍點,用于控制膜的透光度,同時還起到散射陽光的作用。項目總工陳蕾解釋:“夏天日照強烈,所以就在太陽直射的地方用了鍍點比較多的膜,減少進光量。而冬天太陽光能照射到的立面,我們就把鍍點變得很小。這些都經過了大量的計算。”難怪觀眾不論坐在哪個角度,觀賽都很舒適,而電視轉播運動員比賽的情況如何還有待測試賽的檢驗。
別看這層膜只有0.2毫米左右,卻能夠承受一輛汽車的重量,經受暴雨、冰雹、沙塵暴就更沒問題了。在出廠的時候它是條狀的,充氣后形成泡狀的氣枕,嵌于鋼結構間。因為風荷載力、太陽光角度等問題,3000多個氣枕大小不一。進入水立方,你就能看到充氣的管子沿著館內的鋼架結構蜿蜒而上。每個氣枕都有相對獨立的充氣口和放氣口,不會出現一損俱損的情況。氣枕的氣壓是由電腦控制的,可以隨時進行監測,萬一出現外膜破裂、漏氣的情況,工作人員將在8小時內對破損的外膜修補或更換。
水立方數據
1、79532㎡
水立方建筑面積達到79532㎡,將進行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比賽。
2、17000座
水立方擁有固定座位數:4000個(永久)、2000個(可拆除);臨時座位數1.1萬個。
3、8.5億元捐贈
水立方是唯一一座由自愿捐資建設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新建比賽場館,計劃接受捐資1億美元。目前,港澳臺僑同胞捐贈資金已逾8.5億元人民幣
4、30%節能率
水立方每天能夠利用自然光的時間達到了9.9小時,一年下來,8萬平方米的“水立方”將節約大量的電力資源。再加上收集空調余熱,為池水加熱省下的電力等,它比一個正常的游泳館節能達到30%以上。
5、6900噸重量
水立方長寬高分別為177米×177米×30米,與用鋼量達到2萬噸的鳥巢相比,整體重量輕(總用鋼量6900噸,每平方米用鋼量僅120公斤),是跨度最大的膜結構建筑(最大跨度130米)。整個鋼結構由2萬個桿件,1萬個球組成,光是焊條用鋼量就達1300多噸。
6、9910立方米蓄水量
水立方是公認的耗水大戶。泳池蓄水量為3750立方米,每天還需要補充112.5立方米到187.5立方米的水,而跳水池的蓄水量也達到3660立方米,再加上熱身池需要的2500立方米蓄水。因此,“水立方”專門設計了雨水回收系統,一年回收雨水量1萬噸左右,相當于100戶居民一年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