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被認為是體博出現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報記者 李貴明 攝
使用不到15年的體博,如今已經遍體鱗傷。本報記者 李貴明 攝
專業鑒定結論表明了體博的諸多問題(右上)。本報記者 李貴明 攝
按照一般的建筑設計要求,博物館的使用年限應在100年左右,但是,投入使用不足15年的中國體育博物館已經出現質量問題———地基不均勻下沉,85%以上地板與墻體出現貫通性開裂。
在專家們對中國體育博物館所做的檢測報告中,“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是其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誰設計了體博工程?工程設計者選擇程序有沒有問題?它是如何通過工程驗收的?
6月1日起,本報記者對體博質量問題進行再調查。
體博設計疑是個人行為
據《體育博物館基建施工技術文件》記載,體育博物館是由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設計的。但是,當記者就此向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院長吳春舉詢問時,吳表示,在查閱院里的設計合同和設計圖紙檔案后,未發現與體博有關的文件檔案,因而認定該院未參與過體博工程的設計。
體博工程究竟是誰設計的?為什么施工文件中指明設計方為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
從1961年起便在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部工作的老工程師許工向記者講述了其中原委。
許工說,體博工程的設計者是原建設工程部北京工業建設設計院的人。他說,“文革”期間,在建工部工作的這些人曾被下放。1977年,他們又被招入當時的中央電視臺籌建處設計組,負責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并不負責設計工作。后來,由于電視臺設計方案一直無法確定,原來聘請的設計單位退出,他們便召集自己原來在建工部時的好友,自行組建了設計組進行設計,隨后又歸并到了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土建二室,此間,他們參與到了體博的設計工作中。
“我特意到院里查了1987年到1990年的圖紙檔案,確實沒有查到這個設計的圖紙檔案,證明這個設計不是院里出面接受的,可能是這些人自己接了任務,收了錢但沒有上交到院里。”許工說,由于這些人都是設計院里的人,獲得有院里圖章的空白圖紙并不難,雖然“干私活”的行為是明文禁止的,但在當時并不少見。
許工說,早在1992年左右,體博就出現了質量問題,當時體博的人找到了設計院,由于許工當時擔任結構室的主任工程師,院里便派他去解決這個問題。
許工還清楚地記得,在去體博之前,他們先到附近接了一個人共同前往,這個人是原中信華美工程公司的吳景華。“我當時就覺得這個設計任務來得不尋常。”許工說。
“我去現場看了,發現房子帆形的房頂已經支撐不住了。主要原因是結構設計問題,而不是建設問題。”許工說,體博工程采用的是磚混結構,這種結構體系并不適合體博的不規則外部形態,如果當初設計時采用框架結構,就可以避免質量問題的產生。
設計者與驗收人是好友
在體博工程的驗收報告中,設計方簽名人為吳景華,另一個參加驗收人員簽名為李林生———吳景華和李林生是誰?
張貽信是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工作人員,后調任土建二室主任一職,體博竣工時他還參加了剪彩典禮。他說,吳景華是原中信華美工程公司工作人員,而體博工程的初步設計方案便是由該公司設計部設計的,施工圖則是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土建二室的人做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是李林生(此前曾在原建工部北京工業建設設計院工作)。
張貽信說,吳景華也曾在原建工部北京工業建設設計院工作過,和李林生等人是好友。張還說,李林生已于今年年初去世,而吳景華也已退休多年。
許工說,80年代末90年代初,設計行業普遍存在兩種不規范行為,一是轉包設計任務,一是“賣圖簽”。所謂轉包設計任務,是指一些并沒有設計資質的單位,憑借與建設方的良好關系,拿到設計任務后轉包給有資質的設計單位,使用他們的圖章,付給其一定報酬。所謂“賣圖簽”,是指那些沒有設計資質的單位從有設計資質的單位購買印有圖簽的空白圖紙,然后自己設計。
“從目前的情況推測,土建二室這些人和華美工程公司設計部的合作方式應該是第一種。”許工說,由于這種合作是土建二室人員的私人活動,未經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同意,無法使用設計院的公章,因而,施工文件中雖指明設計方是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驗收文件上卻沒有蓋其公章。
設計項目被“華美”轉包
華美工程公司是如何介入體博工程設計的?該公司與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的人又是如何合作的?
工商部門的企業登記信息中顯示,中信華美工程公司設計部當時隸屬于華美工程公司。1993年,該設計部從華美工程公司獨立出來成立了北京華風設計公司,后改名為中信華美設計公司,2003年又改名為中信建筑設計(北京)研究院。據了解,該設計部變成獨立的公司后,其工作人員也轉到了該公司,但吳景華因已到退休年齡,并未加入新的公司。記者曾多方尋找吳景華,但未能找到。
現年75歲的李先侖曾在亞運工程指揮部工作,在體博工程的最后五六個月調入體博工程籌建辦公室工作。對于為何選擇華美設計公司擔綱體博工程的設計,李先侖表示并不了解,因為最初其并未在籌建辦公室工作。
“但我也了解到一些情況,這個工程最初也找了幾家大的設計單位,但由于當時亞運會工程很多,這些大單位有很多設計任務忙不開,再加上工期太緊,他們都沒接,后來就找了華美工程公司設計部。可能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兩個場館的設計任務,便把任務轉包了。”李先侖說。
曾參與體博工程最初籌建工作的楊佳麗對記者說,體博工程設計者的資質是符合當時國家標準的,其選擇程序也不違反規定。但記者詢問選擇程序具體細節時,楊表示時間太久,記憶不清楚,因此不便答復。
工程驗收有走過場之嫌
在《中國體育博物館單位工程竣工驗收證明書》中,印有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體育博物館籌建辦公室的公章,在驗收負責人蓋章簽名一欄,代表建設單位簽名的是李先侖。
“我是來給他們擦屁股的。”李先侖說,他到達體博時,其主體結構工程已經完成,只剩下一些燈光、冷暖等工程。“我剛到就發現了問題,比如屋頂平面沒有任何坡度,黏結又不好,肯定會導致嚴重的漏雨。但生米已煮成熟飯,改也來不及了。”
李先侖說:“原廣播電影電視部交了設計圖后,基本不再出現,有什么問題我們一般都是找吳景華。”他還說,他每天都要到工地現場辦公,主要職責就是監督施工單位是否認真施工,監督工程進度及經費的審定和結算等等。“我們這個辦公室一共就有七八個人,想對工程建設情況一一察看非常困難。”
“由于亞運工程逼近,體博不得不和其他工程一起竣工。”李先侖說,當時參加工程驗收的主要有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甲方、亞運工程指揮部的代表和北京市質檢站。
“事實上,最后的驗收已經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李先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