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如何展示城市的個性與魅力?如何在現代城市景觀中滲透歷史與文化風貌?越來越被城市景觀設計者和廣大市民所關注。在去年9月剛剛改建完成的北京南中軸綠地里,點綴其間的景觀小品大到標志性雕塑,小到座凳、井蓋,無不彰顯出與古老紫禁城一脈相承的文化氣息。
從永定門往北進入北京南中軸綠地,腳下踩的是用青白石與青磚組合鋪設而成的綠地中軸步行路。當你踏著這條寬闊、筆直的道路,向依稀可見的前門樓進發時,一種王者的威嚴之氣油然而生。之所以會令人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完全是因為景觀設計者巧妙借用了紫禁城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御道”形式來修飾這條被稱為“龍脈”的中軸線。
中軸線可以說是北京古都的靈魂,在這一軸線上,分布著一系列標志性建筑,整個城市也依這一軸線對稱式展開,體現出恢弘、神圣的帝王之氣。同時,紫禁城太和殿皇帝的御座也正好位于這一軸線上,因此,中軸線也被稱為“龍脈”。
在“龍脈”上布置景觀小品,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考慮與周邊的歷史標志性建筑相呼應,又要體現出現代園林的風貌。因此,設計者為了突出分布在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前門,以及兩側的天壇、先農壇等歷史文化景觀,在南中軸綠地中盡量避免使用大型雕塑、圖騰柱之類的現代人工裝飾景觀,而是將這種古老的文化滲透到每一個細微的景觀小品之中。如點綴在“御道”上的“里程星”,體現了紫禁城象征天上星座的寓意;面向天壇一側的綠地廣場上,以圓形紫銅色為底,傳統紋樣鑲邊,中央篆文為“敬天勤民”的地雕,點明了天壇“敬天”的主題;而面向先農壇一側的綠地廣場,與“敬天勤民” 地雕遙相呼應的“農桑為本”的地雕則體現出先農壇祭奠神農、皇帝親耕的歷史。
在景觀小品設計越來越體現人性化的今天,景觀小品不僅要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同時還要兼顧使用的功能。如座凳、垃圾桶等,這些雖然都是園林景觀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如果處理不當,同樣會影響整個景觀效果。因此,越是細微之處,就越能體現出設計者的功底,也就越能彰顯出景觀的整體藝術風格。在南中軸綠地里,長方形人造大理石座凳裝飾上了銅質的云紋圖案,透出一種特有的古樸和雅致,石登中間鑲嵌的木板,也是以人為本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