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站將成超級游樂場?專家醞釀四大改造方式
admin
2004-09-25
來源:景觀中國網
提起下關,南京西站無疑是濃縮該地區歷史的標志。從昔日人流如織的交通樞紐,到如今客流不多的南京始發站,歷經百年滄桑的下關西站記載了下關地區乃至南京的榮辱興衰。記者昨
提起下關,南京西站無疑是濃縮該地區歷史的標志。從昔日人流如織的交通樞紐,到如今客流不多的南京始發站,歷經百年滄桑的下關西站記載了下關地區乃至南京的榮辱興衰。記者昨日獲悉,有關部門正醞釀對西站功能重新定位,逐步開發其歷史價值。目前已有四種方案進入規劃專家的目光,嘉年華式游樂場、博物館、影視基地或者藝術群落自由發展的空間
。
[B]百年歷史步履蹣跚[/B]
有關人士介紹,南京西站前身是滬寧鐵路南京南站,于1908年4月1日建成通車,是南京最早的火車站。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實施南京火車站重建工作,將該站改建成南京下關車站;1949年4月23日下午,國民黨軍隊將其炸毀,解放后重新進行了修復,1968年將其更名為南京西站,并沿用至今,一度成為繁華的交通中心。
20世紀末期,隨著南京南站的建成使用,西站作為鐵路交通樞紐的功能正在弱化,如何讓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建筑精華重新煥發青春擺在了規劃部門的面前。
[B]遠景開發旅游功能[/B]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編制下關地區控制性規劃,其中西站地區的功能改造成為非常重要的內容。根據初步規劃,鐵路西站將逐步轉換功能。首先近期將擴充機務段,保留始發站功能,并由普通旅客列車始發向以滬寧線城際列車始發為主的功能轉換。遠景保留城際始發功能的前提下,搬遷部分貨場,對西站地區實施以旅游功能為主的功能改造。專家們目前提出了三大改造方案:一是引入嘉年華式的大型游樂功能;二是建設鐵路博物館;三是成為藝術群落自由發展的空間。
[B]西站四大“變身”方案解析[/B]
[B]變身方案計劃之一 嘉年華式游樂場[/B]
據悉,考慮這種方案是參照了上海環球嘉年華的成功。環球嘉年華上海之行就是借助了上海碼頭的一個貨場,騰空后設置游藝項目,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據介紹,這種功能改造相對簡單,畢竟游樂場需要的只是龐大的場地。
根據初步規劃,將對西站貨場進行精簡,近期可能搬遷部分貨場,這樣,場地就騰空出來。不過專家介紹,畢竟場地只是嘉年華式游藝活動的一個要求,還要考察當地的經濟水平,居民收入和客流量等綜合因素。
[B]變身方案計劃之二 鐵路博物館[/B]
根據該方案的初步設想,遠期在保留最基本的城際列車始發功能前提下,保留站房、打廳等民國建筑和鐵路線,陳列一些具有時代特征的火車頭、鋼軌以及有關鐵路發展史的文獻資料等,最終成為一個鐵路博物館。
據悉,這是三個方案中最具可行性的方案,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委托南京大學的專家進行規劃設計。不過有專家指出,已經有上海鐵路博物館在先,且上海鐵路博物館的客流目前并不理想。
如果南京地區建設鐵路博物館有重復之嫌,另外據悉已有人建議將浦口火車站和浦鎮車輛廠結合起來,建一座具有民國特色的鐵路車輛博物館。
[B]變身方案計劃之三 民國背景的影視基地[/B]
南京西站擁有百年歷史,其主體結構由著名建筑大師楊廷寶先生傾力設計,民國歷史文化韻味保留完整,其所處地區周圍有大量樣式精美的民國建筑,非常適合成為體現民國時期風情的影視拍攝基地,以民國為背景的影視作品。
但是有關人士認為,從吳子牛執導的電影《國歌》,以及熱播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到章子怡、李冰冰、劉燁等大腕加盟的《紫蝴蝶》,浦口火車站已經成為眾多導演拍攝民國影視作品的外景地,因此如果南京出現兩個同質基地,不免浪費資源。
[B]變身方案計劃之四 藝術群落的自由空間[/B]
專家介紹,目前南京缺乏能夠給文學藝術精英自由創作的空間,而西站改造可滿足這一點。另外,根據國外經驗,很多近代火車站也是被改造成藝術展覽館或自由創造空間。
據悉,產生這一改造觀念也借鑒了北京最著名的798工廠藝術群落的構思。轟動藝術業界的798藝術區前身是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三分廠,后更名“798”工廠。數年前與周邊工廠重組后進行出租,一家香港出版社駐京聯絡處和日本東京藝術畫廊率先入駐,現在入駐者包括著名雕塑家隋建國、當代藝術家黃銳、實驗手法與大眾媒體結合最成功的當代藝術家趙半狄等,在外界不知不覺中,“798”空間凝聚著中國頂尖的當代藝術與文化。
[B]“變身”后,西站火車照開[/B]
下關西站一旦變身成功,是否意味著它將永遠退出南京的交通歷史舞臺?記者昨日采訪有關人士了解到,根據目前的下關地區控制性規劃思路,下關西站改造后仍然會承擔部分交通功能。
初步規劃指出,南京西站未來要對交通資源進行整合,鐵路交通功能長遠保留。其中近期擴充機務段、客車整備等功能;保留始發站功能,遠期逐步調整機務段,并由普通旅客列車始發向以滬寧線城際列車始發為主的功能轉換;遠景在長途客運功能逐漸萎縮、保留城際列車始發功能的前提下,對西站地區實施以旅游功能為主的整體功能改造。
這就意味著南京西站即使變身,也不會改變其最基本的功能,火車的轟鳴聲依然能夠呼嘯在它的上空。
[B]專家觀點:工業遺存如何利用[/B]
蔡晴 東南大學建筑系博士研究生;
王昕 東南大學建筑系博士研究生;
劉先覺 東南大學建筑系教授,博導
20世紀后期,歷史遺產的保護在舊城工業區的復興計劃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具體的做法是強調復興舊城中可重新使用的結構,保存沿街建筑的立面細部和街區尺度。也有轉換場地的使用功能,如將廢棄的碼頭進行景觀設計后變為濱水風景帶等。
[B]上海:蘇州河老廠房成了藝術聚集區[/B]
近年來上海的蘇州河改造就是這方面的成功范例。蘇州河記載了上海產業的百年興衰,今天它的航運業已逐漸衰退,獨特的人文價值卻不斷顯現出它的魅力。蘇州河地段的改造,就是通過控制污染源、初步改善水質、沿岸逐步綠化等環境治理手段,使這一地段得到復興。隨著環境的改善,沿岸舊建筑的整治改造逐步進入由工業倉儲建筑向藝術家工作室的功能轉換,導致這一地段不僅日漸繁榮,還有逐漸成為如紐約SOHO那樣的文化和藝術的聚集區的趨勢。這一改造過程雖然還在進行之中,但已經取得了卓著的成效,而且還具有更遠的前景。
[B]美國:舊工廠搖身變成現代公園[/B]
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港口城市西雅圖一廢棄燃氣廠進行了景觀改造。在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人們認識到工業景觀不僅代表了它們所處城市的歷史,也同樣是世界文化史的一個片斷。西雅圖燃氣廠的這個案例中,景觀建筑師們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廢棄廠房雜亂而富有變化的形式和時光為它們涂抹上的斑斑銹跡,在對廠區進行綠化后,保留了廢棄的廠房結構,建成了一個具有文化和生態雙重意義的城市公園。
[B]眾多工業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B]
除了生態和文化價值,對工業遺產還經歷了新的美學發現。人類進入后工業時代以來,對工業時代的成就和錯誤的重新思考,使人們認識到工業化生產過程本身的價值,以及率直本色的工業建筑的美。
20世紀70年代之后,一系列工業遺產進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工業遺產的保護和振興也開始被廣泛探討。就南京而言,工業遺產是它的近代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有價值的實物遺存并不很多,但它們的位置和傳統對它們存在過的城市某些區域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因此,南京近代工業遺產的保護可分為遺址保護和實物遺存保護。同時,保護和利用這些遺產作為未來發展的動力,也是今天學者和公眾關注的話題。本版撰稿汪明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