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縣淅川:一江清水的承諾
admin
2004-04-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縣淅川,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綠色畫卷:連綿起伏的群山郁郁蔥蔥;一望無際的丹江口水庫碧波蕩漾;廣袤的農村大地生機盎然……這一切是該縣鍛造生態渠首帶來
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縣淅川,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綠色畫卷:連綿起伏的群山郁郁蔥蔥;一望無際的丹江口水庫碧波蕩漾;廣袤的農村大地生機盎然……這一切是該縣鍛造生態渠首帶來的魅力。
“九五”以來,淅川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營造源頭碧水藍天,確保進京水源無污染”的口號,并把建設生態示范縣寫進了“十五”規劃,要求各級干部在生態建設上“使長勁,打基礎,不圖一時榮耀,不搞短期行為,把政績融在清水里,把豐碑刻在荒山上”,并以生態建設統攬全縣經濟工作,全面啟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工業、生態城鎮四大工程,多輪驅動,把淅川建設成為富有江南特色的山水園林生態縣。
為把藍圖變成現實,淅川縣把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水土保持作為“建設綠色渠首,確保一江清水”的重頭戲和實現淅川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奠基工程常抓不懈。他們確立了“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構筑生態屏障,發展區域經濟,服務南水北調”的思路,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項目、長防林項目、天然林防護項目,以大工程帶動區域綠化。近年來,他們籌措資金4.5億元,先后造林育林近百萬畝,使森林覆蓋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同時,該縣把水土保持作為涵養水源、改善庫區生態的治本之策,傾盡全力常抓不懈。他們制定實施了《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水源區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項目規劃》,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載體,以大流域為依托,以小流域為單元,堅持治理與開發相結合、蓄水保持與科學排澇相結合,實施水、田、林、路、草綜合開發治理,構建河道防護林體系。近年來,該縣在小流域治理中共投入資金6700萬元,對境內19條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和林、果、藥、草生態立體開發,治理區內植被覆蓋率達58%,年減少土壤損失200萬噸,形成了有效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
該縣按照調水對工業的要求,以推進環保技術改造、創新為重點,分類施策,全面加強對工業污染的治理,先后對化肥、造紙、制藥等重點廢水污染企業開展了大規模整治。豐源化工公司投資600萬元,通過環保技術改造,實施雙水閉路循環工程,對硫、油、醇進行了合理的回收。目前,全縣已投入污染治理資金7600多萬元,建成污染治理設施83套,先后建成飲用水源區、噪聲達標區、煙塵控制區12平方公里,并對境內小水泥、小冶煉等規模小、效益差、耗能高、污染重的“十五”小企業采取了關停措施。同時,他們還大力發展科技先導型、生態環保型、質量效益型項目,形成了以汽車配件、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等為支撐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比翼發展。
淅川的不懈努力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兩年來,該縣先后建成省級濕地保護區、省級森林公園3處,并于2002年被正式批準為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2003年9月被國家水利部、財政部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范縣”,境內水質據環保部門多次抽取丹江口水庫水樣檢測表明,除總氮指標達國家地表水二類指標外,其他24項指標均達一類標準,庫水可直接飲用,完全符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需要。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