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汾河兩岸城市設計概念規劃方案展示
admin
2003-11-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center][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22657.gif[/img]方案1鳥瞰圖[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29113.gif[/img]方案2
[center][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22657.gif[/img]
方案1鳥瞰圖
[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29113.gif[/img]
方案2鳥瞰圖
[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36319.bmp[/img]
方案3局部效果圖
[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4216.gif[/img]
方案4鳥瞰圖
[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45934.gif[/img]
方案5平面圖
[img]/upload/news/20031128113951254.gif[/img]
市民在公示方案展板前評頭品足[/center]
汾河是太原市南北主軸線,生態綠化軸線,汾河公園景區是太原市區內最大的公園,最大的城市綠化景區,同時也成為城區環境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發揮景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給廣大市民提供更加親欣的戶外活動場所,美化太原城市景觀,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我市決定將景區擴大為21公里,向南延伸到南環高速公路,向北延伸到柴村大橋。
市政府已開始在汾河兩岸范圍內進行城市設計概念規劃,方案設計征集活動基本結束。征集活動共邀請5家具有相關設計資質的國內設計單位參加,每家單位報送了一個設計方案。
概念規劃控制區域是太原市的重要景觀生態廊道,與太原市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文明水平相適應,將成為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濱水開放空間。設計要求充分體現環境特色,弘揚城市整體美,概念規劃區域內建筑與空間形象應具有鮮明的積極性,反映時代精神、地方特色,力求景觀規劃藝術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充分展示太原作為21世紀區域中心城市的形象與風貌特征。
明天的汾河兩岸,將展現出更加壯美的圖畫。
方案概覽
方案1 太原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方案
方案設計特點:提出以“轉型與重構”為主題的設計理念,針對汾河及其兩岸,從城市總體、城市街區和城市局部地段三個層次提出轉型與重構的規劃對策;在此基礎上提出以“認同與參與”為主題的分層次的實施策略。
整體功能結構:方案將汾河及其兩岸劃分為四個不同特色的區段。柴村大橋---勝利大橋段:以大面積生態濕地綠化為主,布置高科技園區和高檔居住建筑;勝利大橋---南內環橋段:以濱水的餐飲、娛樂設施和文化設施為主,結合游船碼頭設置,體現現代化的城市濱水中心景觀;南內環橋---南內環街段:以商貿金融、高檔居住區及學校等為主,西岸為市政文化中心;南外環街---南外高速環段:用綠地將晉陽湖公園同汾河濕地公園串聯起來,新成一個大的景觀區。沿河布置高檔居住區和商貿文化用地。
景觀概念設計:一條主景觀發展軸;兩條林蔭大道;三片大塊綠地;四個城市特色區;五個標志性景觀節點。
方案2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州市韋格斯楊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理念:環境生態化、功能綜合化、空間整體化、景觀藝術化、設施人性化、文化地域化、建筑彈性化。
規劃設計的特點:一脈凝翠---將汾河建設成為凝聚城市生態系統各要素的主動脈,合理配置城市生態資源。
兩翼齊飛---優化汾河兩岸道路系統,提高土地經濟和商業價值,從而帶動汾河兩岸地區和城市東西兩翼整體發展。
三山映城---強化太原市中心區“三山(東山、西山、北部山地)抱城”的自然景觀特色。
四帶聚合---汾河兩岸的4個主題區帶[生態休閑區(柴村大橋---北中環街)、體育商貿文化區(北中環街---南內環街)、行政展覽商務區(南內環街---南外環街)、RBD---行政科技區(南外環街---南高速環)]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交相輝映,塑造“一河兩岸”的新面貌。
群星璀璨---規劃設計了城市廣場和景觀節點,使之成為城市形象的明珠。
方案3 日本(株)IAO竹田設計事務所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特點:
方案將汾河核心區作為城市中心帶進行設計。汾河核心區按東西兩岸劃分,東岸從北向南依次為:休閑娛樂區、傳統商業街區、商業廣場、現代商業區、旅游度假區、城市慶典廣場;西岸從北向南依次為:體育公園、城市文化建筑中心區、會展中心、汾河區域的標志---太原電視塔、高級商務辦公區、行政中心區。
設計方案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和創新有兩處。其一為太原市新城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電視塔,電視塔位于南內環橋以南、長風大橋以北的河面上,其北部是規劃的會展中心,東面正對規劃步行景觀橋,是新城市中心地標,不僅統領本區城市景觀,而且是太原市的象征和標志;其二為將以新的形象展示于市民眼前的太原市新市政中心---島,汾河、冶峪河、規劃河道及晉陽湖形成完整的水系,在河面上圍合成一座島形地域,主要為新市政中心和高級商務辦公區。島與電視塔遙遙相對,組成太原市發展的新中心,也是太原市新的景觀中心,體現了政府親民、自然、生態和諧的形象。
方案4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方案
提出了以下五個觀點:
從宏觀資源與經濟運作的角度,跳出汾河兩岸城市設計框架,用汾河把太原市的旅游景點串聯起來,把這條旅游帶形象的比喻作太原騰飛的“巨龍”:“龍珠”是晉陽古城遺址,“龍頭”是晉祠---天龍山景區,“龍脖”是晉陽湖及城市組團綠帶,“龍身”是汾河公園、汾河兩岸景觀及城西水系等,“龍尾”是森林公園、崛[山圍]山---柳林河景區。
把汾河兩岸用“一龍一魚”來布局。西岸為龍,東岸為魚;西岸為公共建筑景觀,東岸為居住建筑景觀;提出“西岸為賞,東岸為用;西岸遠景,東岸近景;西岸大造型,東岸小門店”的城市設計原則。
對汾河兩岸的已建、新建、正建、待建地段提出不同策略,并把未建或改造段用“汾河十門景”組織起來。
不局限于簡單的城市輪廓線,提出城市設計需用“行進透視”的方式來校核,提出“汾河五道彎”的對景設計構思。
方案5 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特點:
方案將整個汾河兩側規劃區域從北到南依次劃分為:北部綠色產業帶、西部都市文化娛樂帶、東部高檔居住生活帶、高科技產業帶、南端行政商務中心帶、綠色產業帶。
市民意見
市規劃局、市規劃編制中心在市政府大院進行了三天方案公示,公示期間市規劃編制中心印發了上千份方案簡介冊和征求意見卡,市民對此方案公示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下面摘編了部分市民意見。
太原理工大學 原樹遠
方案1理念定位準確,特點明確,整體結構新穎,景觀概念宏偉,既符合太原歷史、當今實際,又具有鮮明的發展眼光。這套方案如被采納,并在2020年前逐步實現,將是當代太原人的最大幸福。作為已跨過70歲的老人,盼望親眼目睹這一光輝歷史進程。方案3具有優點,但我覺得市政中心---島的構想,有點脫離實際,太遙遠了。
太原市經委 李麗娟
方案1對我市市情、地貌及其他一些具體情況比較熟悉,其方案因地制宜,比較可行。
省紡研所 程名儒
方案1貼近生活,實施起來比較容易,充分考慮了太原的經濟、人文實際。如果濱河路仍為快速路,希望在勝利、迎澤、長風橋建出路口。
市民 王林
太原的方案比較實際,建議改建漪汾橋為斜拉索。
山西國貿 張翼
太原的方案比較現實,希望吸取各設計單位之長,扮靚我們的家園。建議向南延伸和小店連成一片,爭取三年內建成。
行政執法局 郭曉偉
方案2具有鮮明個性的城市環境與景觀。對汾河兩岸的4個主題區帶即生態休閑區、體育商貿文化區、行政展覽商務區、RBD---行政科技區的規劃構筑出了“一河兩岸”的新面貌。
行政執法局 高亮環
方案2能人性化地構筑晉陽文化的形象,尤其是“三山映城”強化了太原市中心區“三山”(東山、西山、北部山地)抱城的自然景觀,特色尤為出色。
行政執法局 張成鈞
方案3確立了太原市新城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電視塔,使太原有了象征和標志,設計了太原市新市政中心---島,形成汾河、冶峪河、規劃河道及晉陽湖完整的水系,讓太原這個內陸城市多一些水,改善我們的空氣質量和生活環境。
西峪煤礦 郝建平
方案3氣勢恢宏、氣度不凡,可謂大手筆、大思路,對汾河、冶峪河、規劃河道及晉陽湖形成完整水系的規劃既立足長遠,又符合實際。
小店區政府 丁丹
方案3人文色彩濃重,體現了對人的關注和重視。
個體戶 馬江
方案3有氣派,顯示出太原的威風。
市民 何黎明
方案4對于城市文脈的挖掘和把握比較好,方案更科學合理,切合實際。
市民 王光雄
方案4對現有問題提出并針對性地解決,可操作性強。
市民 方丁
方案4突出太原龍城氣勢。
太原市稅校 王亮
方案4構思新穎,突出省城特色。省熱力公司二分公司崔利平方案4具有新意,體現了龍的故鄉的特點,美化了城市環境。
市人事局 何國慶
方案5使太原中心城區建設實現以明朝太原為城市中心向以汾河為中心方向轉變的理念,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議多規劃建設一些濱河路上的人行天橋,以方便行人來往于汾河公園和城區。
中國煤炭博物館 李志凌
建議:山西是個文物大省,又是古建筑大省,應在汾河兩岸將中國不同時期的建筑代表作陳列在此,如果想吸引世界的目光,就應選取世界多種建筑風格,系列地建于汾河兩岸,如羅馬、德國、日本、埃及等,建成一個世界建筑博物館。
專家意見
11月22日,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邀請省內外9位專家作為評審委員,對汾河兩岸城市設計概念規劃方案進行了評審,經專家無記名投票,推薦太原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方案、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與廣州市韋格斯楊設計有限公司方案為優秀設計方案。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還將結合市民意見對方案進行進一步探討、研究。
專家評審會專家:
湯道烈:建設部全國高校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本次評審組組長。
孫少玲 中山大學建筑與城市設計研究所所長、總建筑師
吳曉松 中山大學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倫敦大學博士后
秦 川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郭廷儒 省建設廳處長
芝效林 市規劃局教授級高工
靳曉慧 市規劃局總工
高 輝 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總規劃師
霍耀中 山西大學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專家意見一:汾河由北向南縱貫整個太原市城區,沿河兩岸地區分布著城市重要功能區,是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相對活躍的地區,兩岸用地有著潛在的區位和環境優勢。
專家意見二:5個方案均按征集技術文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達到了技術文件要求,對今后太原市汾河兩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每個方案都有一定的構思和創意,各具特色。
5個方案具體評價:
方案1:對汾河的定位比較實際,對于濱河東、西路交通、兩岸景觀做出了安排。
方案2:對現狀分析深入,功能構架上考慮較完善、具體,與城市發展結合較好,但對交通組織研究不夠深入。
方案3:在汾汾南段規劃人工河道,與晉陽湖、冶峪河、汾河圍合成為水上島嶼,行政辦公區、高級商務區布置在其上,構思大膽、理念超前、空間構架較好,但與現實情況結合不緊。
方案4:與太原市總體規劃結合較好,對道路交通組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十大門景的提法有創新,但對城市空間形象研究尚感欠缺。
方案5:層次清晰,但圖紙表現不夠。
專家意見三:方案應明確對汾河兩岸進行定位,結合城市現狀,吸收方案4的文化理念,方案3形體空間理念,沿汾河兩岸統籌考慮布置各功能區。
專家意見四:方案應補充汾河兩岸概念規劃與太原市總體規劃、太原市發展戰略規劃、太原市南部新區規劃的關系。規劃范圍應結合重要景觀節點,向城市縱深方向滲透。
專家意見五:結合總體規劃路網體系,深入研究濱河東、西路交通問題,重新明確對其功能進行定位,解決好汾河兩岸與城市交通的聯系。
專家意見六:景觀設計中處理好汾河兩岸的天際輪廓線,建筑的高度、體量、風格、色彩宜結合文化、環境景觀等因素統一規劃控制。
專家意見七:配合兩岸城市設計概念規劃,提出下一步汾河治理的策略,體現自然、生態等特點。
專家意見八:方案補充研究汾河兩岸土地經濟價值、政府投資效益等相關內容,提出分期實施的策略與步驟,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