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張軻繼獲得2016阿卡汗建筑獎后,于2017年獲得了阿爾瓦•阿爾托獎。
阿爾瓦·阿爾托獎(Alvar Aalto Medal)創立于1967年,獎項由芬蘭建筑博物館、芬蘭建筑師協會、芬蘭建筑協會、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和赫爾辛基市聯合授予。獎項以芬蘭著名建筑師阿爾瓦·阿爾托名字命名,以獎賞其所作出的卓越貢獻,獎項不定期頌發(3-5年),授予“在創新建筑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單位和個人”。
頒獎典禮
歷屆獲獎者:
· 1967 阿爾瓦·阿爾托 AlvarAalto(芬蘭)
· 1973 哈更·阿爾博格 HakonAhlberg (瑞典)
· 1978 詹姆斯·斯特林 JamesStirling (英國)
· 1982 約翰·伍重 JørnUtzon (丹麥)
· 1985 安藤忠雄 TadaoAndo (日本)
· 1988 阿爾瓦羅·西扎 AlvaroSiza (葡萄牙)
· 1992 格倫·馬庫特 GlennMurcutt (澳大利亞)
· 1998 斯蒂文·霍爾 StevenHoll (美國)
· 2003 羅杰里奧·薩爾莫納 RogelioSalmona (哥倫比亞)
· 2009 Tegnestuen Vandkunsten (丹麥)(事務所)
· 2012 Paulo David (葡萄牙)
· 2015 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 (西班牙)(事務所)
從2001年張軻創辦“標準營造”工作室以來,他們的實踐超越了傳統的設計職業劃分,涵蓋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及產品設計等各種專業。“標準營造”工作室出品的項目包括微雜院、西藏娘歐碼頭,以及他們位于北京北二環的工作室改建,那個一平米2000塊的超酷辦公室也曾轟動一時。
標準營造團隊
張軻
1998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筑學碩士
1996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與城市設計碩士
1993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學士
獲獎:
2016 阿卡汗建筑獎
2013 中國博物館建筑大獎優勝獎
2012 芝加哥國際好設計獎(明托盤,Alessi)
2012 智族GQ年度設計師
2011 國際石造建筑獎
2010 美國建筑實錄國際十大設計先鋒
2010 車爾尼科夫建筑獎國際十位優秀建筑師特別提名
2010 WA中國建筑獎,優勝獎
2008 獲第一屆中國建筑傳媒獎,青年建筑師獎
2006 WA中國建筑獎優勝獎
張珂
2017阿爾托獎的評委包括森俊子(Toshiko Mori),Tina Saaby,Asmo Jaaksi,和Vesa Oiva。在全球政局不甚穩定的一年,評委期望將大獎頒發給一位新晉且具有才能的建筑師,以強調建筑設計中人情化的一面。獲獎評語中贊許了張軻,“在中國城市急速發展的前提下,依然堅持建筑的‘個體性’;在中國普遍標準化的商業主流中逆流而上,實現了一種不同的視角。”
西藏南迦巴瓦接待站 (2008). 圖片來自 © 標準營造
“張軻在細節和技藝方面展現了超乎尋常的理解,即使他面對的建造環境極具挑戰性——在偏遠的村落中,當地社區甚少接觸到當代科技。”評委更表示:“張軻的建筑因應了場地和功能的特殊性而量身定制,這不僅僅是適用于中國的理念和愿景,更是與世上所有建筑相通的。他當地社區的理解都體現在建筑設計上,從材料到功能都保持了一致性。”
西藏娘歐碼頭
碼頭坐落在林芝縣境內,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交匯口的娘歐村附近,雅魯藏布江在此處形成了一個緩沖的自然港灣,岸邊的沙洲上生長著樹齡上百年的柳樹林。再往上地勢由舒緩逐漸轉為陡峭,背后是綿延不斷的無名雪山。
娘歐碼頭輾轉迂回的體量不僅是對山勢的詮釋,也喚起了旅程的精神性。坡道輾轉處形成了一個個開闊的平臺。平臺不僅僅是流線間的過渡,運動之后靜止中的短暫思考,同時也為暸望山野建立了一系列獨特的視框。平臺的邊界清晰地定義了視野,突兀的山崖和荒亂的草木也在這個鮮明的視框中夾帶了幾分人文色彩。通過設置開闊平臺,使人們在此駐足,平臺引導著人的視線,喚起了山谷與河流自身的神性,使人心生敬畏。
從這個建筑中我們可以看出對西藏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觀的解讀,在西藏,建筑與景觀密不可分,建筑即是景觀,景觀即是建筑。
標準營造工作室
這個500平米的工作室原來是北二環的一個破舊的修車廠,有著胡同情結的張軻只花了100多萬,就讓這個破舊修車廠煥然一新。
辦公室是一個長條形空間,全用混凝土構筑,內部采用尋常的自流平、抹灰,所以造價非常便宜。除了衛生間和儲藏室,所有的門都給取消了,空調、燈具、暖氣全都隱藏了起來。工作時,需要找誰的時候,喊一聲就行了,大家都能聽見。
外墻用的全是灰磚,透露著胡同的情結。庭院里的30多棵樹也是自己親手挑選種植的。靠庭院一側的墻上開了一整面的大玻璃窗,而露出半邊屋架的天窗,則是整個空間的點睛之筆。
微雜院
茶兒胡同8號“微雜院”是張軻領導的“標準營造”團隊繼“微胡同”之后,再一次探討了“雜院共生”新模式。一方面考慮到加建部分騰退后可能會被再次占用的狀況,將現存的違章建筑部分進行了軟處理,以一種巧妙的方式重新設計,將原先的違建空間還原為公共空間,由此提出了一種雜院空間過渡利用的有效模式。
“微雜院”項目希望加強與社區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豐富當地居民的胡同生活。一個孩子放學后可能會過來挑選最喜歡的書,在等父母來接前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或者他也可以爬上屋頂,坐在陰影里和院子里老人聊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