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藍天艷陽,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迎來了四十多位景觀學——關于土地及土地上的所有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的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工程與管理的科學、藝術與工程技術——界同仁,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和國務院參事仇保興理事長的主持及見證下,發起成立了“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簡稱“景觀學專委會”,英文名稱Committe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LA)。
11月7日,藍天艷陽,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迎來了四十多位景觀學——關于土地及土地上的所有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的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工程與管理的科學、藝術與工程技術——界同仁,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和國務院參事仇保興理事長的主持及見證下,發起成立了“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簡稱“景觀學專委會”,英文名稱Committe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LA)。
專委會成員合影
余剛秘書長代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宣讀了“關于成立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專委會”的決定。首屆專業委員會由四十多位景觀學界的專家組成。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學院院長俞孔堅教授擔任主任委員,陳躍中、閔慶文、歐陽志云、孫一民、吳志強、張宇擔任副主任委員,李迪華、白偉嵐任正、副秘書長。仇保興理事長和余剛秘書長向他們頒發了了聘書(完整名單見后)。
國務院參事、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右一)和余剛秘書長(左一)向俞孔堅(中)主任委員頒發證書
仇保興理事長致辭,提出了三個主要觀點:中國景觀學和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中國景觀學要有本土特色、當代景觀學必須以生態學為基礎。他指出:正是時代美麗中國建設和生態文明事業的時代發展需求,促成了景觀學科和景觀設計行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一個國家如果不懂得美,就不能生存、就不能發展。”美麗中國建設已經成為國策,時代將中國的景觀學和景觀設計行業推到了前臺;中國有悠久的田園詩情文化及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為特征的哲學基礎和豐厚的景觀遺產,在未來的學科及行業發展中要珍惜和充分發揮其價值,使美麗中國建設能體現本土性;同時,世界文明有共同性,當代美麗中國建設應該圍繞綠色展開,全面展示生態文明的理念,使中國的景觀學能走向世界并引領世界。
專委會主任委員俞孔堅教授回應仇部長致辭,認為,面對綜合復雜的生態與環境問題,突破學科及行業細分局限和壁壘勢在必行,亟需將有關生態與環境、城市與自然、規劃設計與土木工程學科進行交叉整合,將科學、藝術、工程技術進行跨界整合,以問題為導向,形成新的學科、專業和職業,景觀學就是這樣一門針對國土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及美麗城鄉建設為對象的新綜合性學科。俞教授介紹了美國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歷程,介紹了20世紀60年代的麥克哈格等人倡議的“憂患宣言”,它引領并指導了近代美國景觀設計學乃至世界的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方向;介紹了最近由其參與起草的、由700余位來自世界范圍內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景觀學者和設計師聯合發布的《新景觀設計學宣言The New Landscape Declaration》,它將為世界未來的景觀學與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指明道路。這些綱領和國際聯合行動,成為每個國家景觀學及景觀設計行業影響力持續成長的基石!
討論通過《中國景觀設學宣言》
來自生態、水利、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及景觀設計和新農村建設等領域的與會委員暢所欲言,紛紛建言獻策,討論了專委會成立意義、發展方向、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具體工作框架等,為未來專委會的工作開展初步奠定了基礎。會議最后討論并通過了《中國景觀學宣言》(宣言正文見后),計劃成立可持續景觀、鄉村建設、青少年工作等六個工作組,以便開展實質性的工作。中國景觀學及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2016年11月7日,來自中國各地的40多位景觀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者和設計一線同仁,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的召集下,聚集北京大學未名湖畔,帶著對未來中國城鄉生態與人文環境的責任和憂慮,以及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憧憬,探討在多學科融合背景下景觀設計的發展,以及如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成立“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并通過了《中國景觀學宣言》。
《中國景觀學宣言》
Decla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從洪荒山林到繁華都市,從阡陌沃野到街巷鄰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城市與鄉村即是景觀。它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塑造的綜合體。關于這個綜合體的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營建與管理的科學和藝術,就是景觀學。其核心目標是構建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的依存關系。
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巨變,翻天覆地,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基本擺脫貧困,國家從羸弱走向富強,城市之華麗高聳、路橋之綿延通達、堤壩之偉岸強固,成就舉世矚目。同時,巨大的人口負重、攀升的消費需求與貧乏的環境資產,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充滿生態與環境危機的時代:旱澇災害頻繁、水資源短缺、大氣及水土污染嚴重、良田告急、棲息地破壞與物種滅絕、城鄉風貌喪失。
現代學科的細分以及相關協會過于專業雖不能說是上述發展問題的誘因,但卻一定難以直面這些挑戰。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強勁呼喚相關專業的融合,形成新的聯盟,來應對復雜生態和環境問題。天降大任!我們堅信,只要深刻認識到地球系統的復雜性和整體性,認識到人類活動與自然系統之間的互動協調關系,就能通過功能整合以及藝術化的設計,重建美麗和諧的新桃源:從國土和區域,到城市和鄉村……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國土生態保護和重建、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以及廣大鄉村的保護和建設。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承諾:培育開放包容的文化,開展多學科協作,推動學術研究,促進設計進步和行業發展,協助政府實現政策改進和管理創新,啟迪和教育民眾,發揮我們在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堅信中國城鄉因為有我們的努力而美麗,并呼吁與我們有著共同理想的人們一起行動!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
成員名單
1、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
主任委員
俞孔堅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
副主任委員
陳躍中 易蘭集團總裁兼首席設計師
閔慶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資源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室副主任
歐陽志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孫一民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吳志強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濟大學副校長,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張 宇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2、秘書長、副秘書長
秘書長:李迪華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副秘書長:白偉嵐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總工
3、委員
1. 保繼剛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教授
2. 車生泉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院長、教授
3. 車 伍 北京建筑大學環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4. 陳利頂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系統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5. 程曉陶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水利學報》主編
6. 陳耀華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7. 褚冬竹 重慶大學建筑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8. 杜 昀 畢路德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9. 段建強 河南工業大學城市更新與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
10. 方創琳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員、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11. 韓林飛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12. 何 永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13. 孔祥偉 北京觀筑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首席設計師
14. 李寶章 奧雅設計集團創始人、首席設計師
15. 李存東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16. 李 鋒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城市生態系統研究站副主任
17. 李海龍 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海綿城市中心主任
18. 李建偉 東方園林景觀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東方艾地景觀設計院總裁兼首席設計師
19. 酈建強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教授級高工、副總工程師
20. 劉 瑜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教授
21. 劉 暉 陜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風景園林系系主任、教授
22. 劉悅來 四葉草堂創始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教師
23. 呂品晶 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建筑學院院長,丹麥奧胡斯建筑學院榮譽教授
24. 龐 偉 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
25. 任心欣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26. 孫保平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
27. 孫 虎 山水比德景觀設計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
28. 譚縱波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29. 汪 芳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教授
30. 汪 杰 重慶尚源建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首席代表
31. 王 軍 故宮博物院城市與建筑史研究專家、瞭望新聞周刊原副總編
32. 王志芳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33. 魏玉棟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魅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
34. 謝曉英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無界景觀工作室總工
35. 吳必虎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
36. 徐 姍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組織人事處副處長
37. 翟 俊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38. 趙燕菁 廈門大學教授
39. 張飲江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環境與生態系副主任
40. 張澤群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