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16年,設計界注定要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激烈交鋒。”知名設計機構KCPB合伙人、設計師約翰·梅德(John Maeda)說。時至年末,全球各大設計中心、機構的趨勢預測報告紛紛出爐。盡管受到地域文化差異影響,內容有所差別,但是多份報告中透露的基本信息正如梅德所言,虛擬世界的巨大沖擊和回歸真實的強烈愿望將交織在一起,成為2016年靈感的驅動力。
一方面,互聯網碎片式傳播方式對社會產生了影響,人們的很大一部分生活時間被用于虛擬世界尋找刺激體驗。“低頭族”在享受快餐式文化產品時,也創造出了幽默自黑的網絡文化。投射到設計領域中,各種顛覆傳統思維的小設計層出不窮,便是網絡文化推動的結果。而另一方面,虛擬世界和網絡快餐文化又使人迅速厭倦,反而對真實產生了強烈的渴求。人們對如何設計一個溫暖的家、對環保設計的興趣有增無減。極致“蝸居”改造、環保設計與包豪斯結合,也成為了明年設計的大熱門。
梅德亦指出,說到底,無論是脫胎于網絡文化的萌趣設計還是源于自然和真實的設計,背后都隱藏著一個未能點破的目的——療愈人心。“這是一個需要反省的年代,新的設計需要彌補浮華年代造成的缺失。”所以,2016年,無論虛擬和現實如何交鋒,治愈系都是主流。
萌趣是王道
“萌”是網絡文化的關鍵詞之一。國內知名設計師楊明潔創辦的Yang Design設計策略研究所,在最近發布的《2016-2017中國設計趨勢報告》中明確指出,未來兩年,充滿萌趣的設計將滿足人們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尋求心靈治愈感的重要訴求。
按照楊明潔的解釋,所謂的萌趣,是用最簡單直接的設計風格、強烈的色彩沖擊視覺,乍看之下就能俘獲人們的眼球,在物與人之間快速建立心理連接。“萌趣設計幽默感的表達方式,跳脫于常規思維,具有玩味的樂趣,給消費者帶來直接的感知,引發共鳴。”
在日本,萌趣設計作為重要的設計潮流存在多年,最典型的莫過于設計師名児耶秀美創立的+d設計。香蕉皮門檔、動物形狀橡皮筋、壓住泡面碗的卷腳的人形公仔、供人在無聊和煩悶時盡情揉搓的橡皮玩偶“完顏阿骨打”,數百種瑣碎的小玩意憑借鮮艷的顏色和別出心裁的造型,在日本乃至歐美大受歡迎。據說,一盒小小的動物橡皮筋,在全球銷量已經突破了兩千萬份,是紐約現代美術館紀念品商店中最暢銷的產品之一。
“設計無分大小,只在于是否打動人心,‘萌’就是直指人心的神器。”名児耶秀美坦言。日本萌動設計發端于經濟泡沫破滅之后,大眾消費需求從追求奢靡轉向了尋求撫慰,對人心體察入微的名児耶秀美迅速抓住了這種趨勢。和同時期創立的無印良品不同,+d雖然不扎根于日本傳統文化土壤,但名児耶秀美發掘的年輕設計師審時度勢,借助日本動漫文化浪潮,將萌趣設計推向了世界。
如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萌”同樣深入人心。國內原創設計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遺余力挖掘萌趣的力量。僅在今年上半年,“朕知道了”膠帶、故宮手表殼、朝珠耳機、“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等一系列故宮衍生設計品,已經先聲奪人,憑借賣萌的創意,銷售額突破7億,為國內萌趣設計打響了頭炮。萌趣設計的門檻不算高,生產預算也有限,所以,新興的網絡和新媒體眾籌平臺為設計新秀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讓更多年輕設計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來說,萌動其實是代表著對未來積極而樂觀心態,也是一種充滿自信、活力,具有鮮明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楊明潔說?,F在,連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都在今年暑期登陸上海的《設計:為了愛犬》的展覽上,帶著一眾設計大咖大打萌物牌。天時地利人和,2016年,已經不能阻止萌趣設計“野蠻生長”了。
斯提凡諾·博爾里的“垂直森林”已經完工
百變設計造“暖”家
《夢想改造家》設計真人秀節目的熱播,不僅培植出了王平仲、沈雷等一干“設計暖男”,也讓人們對美好的家庭生活產生了憧憬。這些“暖男”用真實的作品告訴人們:住宅狹小逼仄,只要想辦法,總可以解決問題,讓家變得暖意融融。在他們的手筆之中,每一寸空間都能物盡其用。
十多年前,香港建筑師張智強率先使用百變設計,將自己在香港鬧市區32平米的“蝸居”變成了融影音室、客廳、書房、SPA浴室、西式廚房的百變空間。如今,居住面積狹小仍然是大城市居民生活的掣肘。隨著“設計暖男”帶來的改造啟發,越來越多的“蝸居”優秀營造案例將在明年涌現,全民“蝸居改造熱”一觸即發。
另一方面,百變設計思維也影響了大宅設計。在近期的“2015別墅大宅設計高峰論壇”上,設計師討論的話題竟然是如何借鑒蝸居改造,讓別墅大宅設計大而不空、華而不奢。軟裝設計師簡名敏也對這種觀念表示支持:“家不在于大,而在于居住者是否用心營造。”她認為,2016年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是居家設計理念轉變的重要節點,溫暖低調會取代奢華新奇,成為家居設計主流。
對中國人來說,家庭寄托了對安全、溫暖和正能量的追求。IKEA宜家2016《中國都市人居家生活報告》也以“用心,讓家更有味”為主題,強調了和家人共度時光的重要性。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越來越融入設計之中,用各種改造讓家變得暖意融融,出現在了不少人的新年愿望清單上。
沃特·凡科花費六年時間打造的住宅建筑The ARC
環保主義包豪斯
以“滋養地球,生命之源”為主題的米蘭世博會落下了帷幕,但是關于如何拯救地球,如何善用資源的話題討論仍在繼續。浮華時代,資源過度消耗,彌補過失,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而今環保設計已經被公認為是一條拯救地球、療愈資源之痛的捷徑。
之前,意大利建筑師斯提凡諾·博爾里(Stefano Boeri)在鋼筋水泥之中植下數千棵綠色植被,將一座普通的住宅高樓打造成綠蔭盎然的“垂直森林”,受到全世界矚目。使用回歸真實的自然材質,營造舒適而悠閑的氛圍,讓人們靜靜享受自然之美,博爾里的“瘋狂”創意受到好評,也引來不少效仿者。不過,一些設計師認為,博爾里的設計仍有不足。
“博爾里的建筑還沒有將形式和功能結合起來,我看到只是一棟種植了樹木的普通建筑而已。”建筑評論家五十嵐太郎認為,如果能將包豪斯理念引入“垂直森林”,環保設計才會臻于完美。如今,這種批評在建筑設計界得到了正面回應。倡導環保主義的設計師試圖將包豪斯的“形式追隨功能”理念引入環保設計之中。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數加拿大建筑師沃特。凡科(Walter Francl)花費六年時間打造的住宅建筑The ARC了。
在溫哥華市中心,凡科受委托打造的The ARC,不只是使用了保持室溫的環保材料這么簡單。由于大樓位于海濱社區的前沿,正面對大海,設計師利用這個地域特點,為The ARC度身定制了波浪形的建筑造型。從空中俯覽,整棟建筑猶如一道延伸入社區的海波。
而凡科之所以采用這種波浪建筑造型,不僅有美化建筑造型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減少了線條構造對大樓的風阻,大大降低了大樓保溫所要耗費的能源,甚至還能利用一部分的風能,對節能減排大有裨益。同時,這種構造在降低大樓未來的維護成本上也功不可沒。此外,建筑師還把水和植物等自然景觀引入大樓內部,讓居住者在鋼筋叢林之中依然享受自然的樂趣。
“我是先想到最關鍵的環保問題,再考慮建筑造型的。所以,整個建筑的設計花費了我六年時間。但如果它能帶給其他設計師一些啟發,我認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凡科介紹,他還為大樓勾勒了一個樓高200尺的空中游泳池,住客可在游泳池底部看到溫哥華景色。根據不少西方建筑雜志的預測,類似于The ARC這樣結合了環保主義與包豪斯理念的建筑,在明后兩年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