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論壇現場
論壇現場
王向榮副院長致辭
整個論壇為期一天。來自風景園林及建筑、規劃等相關專業的各北京高校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論壇。其中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七所高校的11位研究生嘉賓為論壇帶來精彩的報告。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李雄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王向榮教授。
李雄院長和王向榮副院長
王向榮副院長充滿關切和鼓勵的開幕詞拉開了本次學術論壇的序幕。此后,來自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城市學院以及北京林業大學的五位同學分別進行演講。第一份報告為清華大學景觀系廖凌云同學帶來的《保護地社區共管機制探究》,她介紹了保護區統籌兼顧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及風景名勝區內及周邊的社區公眾參與保護管理模式。接下來,中央美術學院的盧文龍同學帶來《藝術介入空間》演講,提出風景園林設計中除了科學性,還需要藝術性來進行景觀裝飾并帶來美的空間感受。北京建筑大學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王宏俠同學在《景觀都市主義下城市景觀復地的再造》演講中,結合深入淺出的案例分析,探索了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如何將景觀都市主義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問題。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的那然同學帶來題為《城市設計和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沙漠化地區可持續景觀與城市設計案例分享》演講,展示了如何從場地實際問題、挑戰與機遇出發,發展自己的設計概念,并提出遠期城市發展策略及水敏感性城市設計策略。上午最后的發言嘉賓是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李方正同學,他在《基于山水資源保護的城市綠道系統構建方法理論探討》演講中,從目前我國山水城市建設的角度,介紹適宜于山水資源保護的綠道要素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如何結合主題確立綠道網絡布局,如何進行城市綠道系統構建的方法和相關理論。隨后,在與觀眾互動的沙龍環節中,結束了上午的論壇部分。
中央美術學院盧文龍演講
北京林業大學李方正演講
在下午的論壇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呂回同學首先帶來題為《長城——玉樹嘉那嘛呢石經城防災景觀規劃設計》的發言,介紹了2014年第51屆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國際大學生設計競賽中二等獎獲獎作品的構思創作與方案內容。這一作品傳達了對當地藏民傳統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尊重,啟發設計師們展開新的設計思考模式。此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學馮藝佳同學帶來《無邊界的城市與山林——我國近郊城市山地森林公園未來發展趨勢研究》演講,以生動的案例詮釋了協調城市與自然的關系的重要性。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任維同學的《漲落之間——應對三峽庫區消落帶現象的濱水景觀設計研究》從水文、地域文化、市民需求、植物景觀為基礎,提出一系列具有地域性景觀特征的消落帶景觀設計模式。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郭維同學在他的《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綠地系統規劃研究》詳細講解了綠地系統規劃相關的設計規范與城市總規,呼吁設計中應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李立同學則在《低碳視角下的城市綠道規劃設計——以北京市房山區南水北調綠道工程項目為例》演講中,展示了南水北調綠道的建設項目案例。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余潔燕同學帶來《水往低處流——德國維爾茲堡校園雨洪管理設計》演講,通過量化直觀的數據與圖紙展現了雨洪管理的科學性和可操縱性。幾位同學不同主題的發言各具特點,使聽眾獲益匪淺。發言過后,同學們踴躍提問,針對風景園林行業熱點問題與嘉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積極的互動進一步延伸了學術交流的寬度。在氣氛熱烈的沙龍中,本屆論壇圓滿地落下帷幕。
清華大學呂回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北京林業大學任維演講
各高校的研究生們在本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論壇中共聚一堂,對“無邊界景觀”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我國風景園林教育與風景園林事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論壇不僅能夠為風景園林學子提供對行業建設建言獻策的良好平臺,更將對學科教育領域的規范、人才隊伍的整合、行業共識的形成等產生重要的推動力,對我國未來風景園林人才培養和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全體嘉賓及宴會工作人員會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