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委爭議導致《國家濕地保護條例》十年難產
admin
2012-06-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國早于2001年左右就已啟動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條例制訂,十年來《國家濕地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已幾易其稿,但目前尚無出臺時間表。這一信息,是一位中國濕地保護高層官員向財新透露的。
中國早于2001年左右就已啟動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條例制訂,十年來《國家濕地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已幾易其稿,但目前尚無出臺時間表。這一信息,是一位中國濕地保護高層官員向財新透露的。
日前,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副主任嚴承高,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說,包括國土、環保、水利、林業、海洋等多個部門都有濕地管理職能,各部門已在立法推動濕地保護上達成基本共識, 但卻對征求意見稿的具體條款存有爭議。目前,這種爭議還在積極溝通與協調之中。
濕地,通常是指常年或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濱海濕地等自然濕地,以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或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分布地等人工濕地。
濕地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并具有強大的生態凈化功能,可涵養水源、調蓄洪水、滯沉污染物,在減少溫室效應、緩解氣候變化上亦有重要貢獻,濕地也因其多元豐富的功能被稱作“地球之腎”。
中國濕地占世界濕地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目前,中國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470處,其中30多塊濕地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不過,中國濕地狀況不容樂觀,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導致多種后果,如自然濕地數量減少,野生物種棲息地破碎化,濕地生態功能退化以及服務功能衰退等。
根據中國科學院于2012年“世界濕地日”發布的報告,近30年來,中國濕地保護區內濕地面積總凈減少量已達8152平方公里。
嚴承高指出,濕地保護工作需要協調環境保護與利用和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向老百姓宣傳濕地保護很容易,但涉及到生計問題、生態移民問題等,就需要引入生態補償機制。濕地保護不能孤立起來看,不是說保護就保護,需要政策,也需要投入。”
雖然國家濕地立法遲遲難以推進,地方已先行進行濕地立法嘗試。據統計,全國已有13個省份出臺地方濕地保護條例,此外還有約13個省市將濕地保護條例納入地方立法計劃。嚴承高認為,這些保護條例已在濕地保護上起到一定作用。
嚴承高認為,濕地保護并不意味著要否認濕地具有的旅游開發等經濟價值,但濕地開發需要有所規劃,該保護的要保護,該利用的要利用,不能無限度開發。“這種殺雞取卵式的短期發展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訓很多。我們需要探討的是如何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嚴承高說。
嚴承高還呼吁,濕地保護應納入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特別是把濕地保護作為政府績效納入政府行政考核,將濕地保護與政府政績掛鉤,提升政府在濕地保護問題上的責任意識。
嚴承高坦誠,制定切實的濕地保護措施需要一定過程,但這個過程若太慢,濕地就沒有了。
“我不是打官腔,我是真的很希望能夠盡快推動濕地立法進程。我們從事濕地保護工作的,對濕地保護的緊迫性看的很清楚。”嚴承高說。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