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植樹節兩會代表熱議綠色話題
admin
2012-03-12
來源:景觀中國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嚴格保護江河源、濕地、湖泊等重要生態功能區。“3.12”植樹節到來之際,代表委員紛紛提起綠色話題,呼吁要加大力度提倡公民植樹造林,同時政府應在宏觀層面進行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社會、企業、政府多方發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共建生態良好的美好生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嚴格保護江河源、濕地、湖泊等重要生態功能區。“3.12”植樹節到來之際,代表委員紛紛提起綠色話題,呼吁要加大力度提倡公民植樹造林,同時政府應在宏觀層面進行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社會、企業、政府多方發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共建生態良好的美好生活。
植樹不能“買樹”,植樹節應更被重視
“植樹還是要親歷親為。”程靜代表說,近些年一些單位組織植樹活動,往往是按照每個人幾十元計算,把種植一棵樹所需要花費累計起來,以現金形式繳納給園林部門。“我不贊成這種方式。植樹不僅是種下一棵樹,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勞動,體驗綠化環境的美好感覺,培養個人環保意識。另外,繳納植樹費用最終是否是用于植樹了,也沒人知道。”
徐頂峰代表認為,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個人忙于生存,政府忙著發展經濟,但對于植樹節這類活動還是應該高度關注。“我們應該大力提倡植樹造林活動,有益于改善生態,綠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比如公眾熱議的PM2.5話題,植樹造林是一個降低PM2.5的有效方法之一。”
“植樹已經成為合肥人民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吳存榮代表說,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態環境意識不斷加強,認識到一旦環境惡化,即使物質豐富也很難有幸福感。近年來政府對植樹造林投入力度很大,比如合肥植樹造林已經超過20萬畝,不管是荒地荒山,還是房前屋后,都爭取實現綠化覆蓋,黃土不露天。同時,“生態強省”也已被安徽省作為“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重大目標之一,政府對改善生態、植樹造林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中科院院士、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顧逸東代表表示,我國人造林面積的增長在亞洲范圍內名列前茅,包括退耕還林等林地保護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一些適宜種樹的地區要鞏固已有的成果,在西北等難度比較大的地區要選擇適宜樹種或者其他植物,大力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避免沙漠化等。”
植樹更要護綠,讓綠色觀念深入人心
“植綠更應該護綠。”方春明代表說,植樹節僅是一個形式,改善生態、美化環境才是目的,但現在一些地方重視植樹、不重視護理,導致林木成活率很低,達不到改善生態的目的,還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其實,不管是大氣的治理、水質的保護,都是一個綜合治理的過程,都需要人人為之出力。
植樹要因地制宜,分別對待。朱國萍代表說,在甘肅一些地方,由于缺水的原因,雖然當地老百姓年年種樹,但成活率很低。對于這樣的地方,政府要主動組織科技人員到當地技術指導,或者構架科研高校與當地合作的產學研平臺,科研機構可以為當地推薦或者培育一些耐旱的樹苗,走出年年種樹、年年樹死的老路子。
上海市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蔡建國委員說,環境保護不僅是綠化部門的事情,其他有條件的部門都應該一起參與。特別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要將綠化率納入整體規劃。“讓生態環保的綠色理念深入人心,從外在的要求內化為自覺的素質,植樹活動的效果才會真正顯示出來。”
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代表表示:增加綠化對于大氣污染物的治理有利,除了可以在空中攔載、吸附顆粒物外,有的樹種還可以吸收有害氣體,例如夾竹桃就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我了解到北京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中就要大量種樹,上海第五輪三年環保計劃也包括了一大批關于綠化項目。我國總體來說,還是一個荒漠化比較嚴重、森林覆蓋率比較低的國家,綠化是需要長期堅持并不斷推廣的工程。”
個體身體力行積極植樹,國家層面更需頂層設計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紀戎代表說,應利用植樹節等宣傳綠色理念和生活方式,強化綠化祖國美好山河是每個公民義務的意識。“相比20多年前,我國森林覆蓋率高了很多,從衛星照片上看,綠化面積增多很明顯,但是林木的蓄積量不多,人造林多了,原始森林少了。”
汪紀戎表示,在鼓勵個人身體力行的同時,國家頂層設計是否給力則更為重要。十一五期間出臺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把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這四類主體功能區,這是我國生態保護在國家層面上的一大進步。但是,對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范圍的地區,要求他們保護生態保護的同時,當地因此付出的經濟發展緩慢的代價如何補償,需要進行合理有效的制度設計和利益協調。“對于我國生態補償機制,我一直呼吁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出臺,很讓人遺憾。”
她告訴記者,安徽與浙江所簽訂的新安江生態補償協議,是省際間生態補償機制的破冰之舉,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但從全國范圍看,這一舉措還遠遠不夠,比如整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更大范圍內的生態補償,涉及省份更多,無法像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一樣,進行一對一的經濟補償,而是需要國家通過稅收政策來進行利益調整,這是一個更為復雜的計算和衡量體系。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