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趨同化引學者批評 新區建設缺人文情趣
admin
2011-11-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此前,已經有不少城市相繼昭示了各自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凝聚著城市的靈魂,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彰顯著城市的特色,引領著城市的未來。但城市精神不僅僅是抽象的概括,還必須反映在各自的具體規劃、設計、管理、建設中,通過歷史傳統、文化積淀、社會風氣、價值觀念以及市民素質傳達出來。如果千城一面,無個性可言,其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高樓大廈,正在成為眾多城市的唯一“精神”。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此前,已經有不少城市相繼昭示了各自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凝聚著城市的靈魂,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彰顯著城市的特色,引領著城市的未來。但城市精神不僅僅是抽象的概括,還必須反映在各自的具體規劃、設計、管理、建設中,通過歷史傳統、文化積淀、社會風氣、價值觀念以及市民素質傳達出來。如果千城一面,無個性可言,其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面對城市化的浪潮,有人滿懷期待,有人心存焦慮,也有人不知所措。10月27日至28日,30多位中國和歐洲的著名學者、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匯聚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參加中國文化部和歐盟教育文化總司舉辦的“中歐文化高峰論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城市的歷史和當今的建設。在他們的演講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城市精神的具體體現;在他們的爭辯中,城市發展存在的大量問題也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面對人口壓力,要有新的對策
中國人口,如今有近一半住在城鎮里,達到6.65億,城市化速度和規模堪稱世界第一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世界城市發展最快的地方在亞洲,而在亞洲,中國和印度又是快中之快。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接近50%。如今,中國有6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了100萬,可整個歐洲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僅有35個。面對如此龐大的城市人口,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城市問題,樹立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正在成為社會最關心的課題。在這些居住、工作在城市里的人口中,還有1.53億是農民工,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仍在農村,所以說,城市問題實際也是鄉村問題,城市形象就是全社會的形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黃平認為,中國現在還有一半人在農村,到2025年至少仍有40%以上的人在農村。假如他們在農村失去土地,來到城市卻找不到工作,又沒有住房,城市精神就很難涵蓋到他們。所以,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只能走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做到城鄉互補、城鄉互惠、城鄉共贏,以減緩城市發展引發的種種壓力。黃平說,中國古代就有類似的成功模式,“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些城市其實是大中小城市和鄉村共同形成的一個整體,給我們提供了一整套包括田園、藝術、建筑,以及很高文明程度的生活方式。”
人們在討論城市化時,往往忽視了一個基本的概念,這就是什么叫城市化。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阿瑟·胡塞因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城鎮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人口密度,如今許多被稱為農村的地方,按人口密度標準已經算是城市了。“因此,一定不要忘記,在農村,城市化也在發生。”但這種城市化并沒有享受到真正城市的各種益處,反而將城市發展初期的許多弊端顯露出來。
在人口壓力面前,如何設計城市的特點,顯得至關重要。荷蘭建筑大師雷蒙·庫哈斯說,古代城市屬于統治者,有皇宮、軍隊,還有祭祀的地方,他們創造了城市的特點;而近代城市則是商業貿易和交通運輸的產物;可現在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往往成了開發商、管理部門共同干預的結果。他們實際是通過自己的想象來設計城市,關注的是商業利潤和上面的指示。這樣的城市,文化體現不出來,城市精神更無法實現,缺乏創意是通病。
迷戀高樓大廈,會讓城市失去文化
傳統文化的血脈在高樓林立中自然受到壓迫,而傳統文化恰恰能表現城市的特性
意大利的小說家卡爾維諾說過:“城市就像夢想一樣,是由渴望和恐懼組成的。”現在很多城市對高樓大廈非常渴望,但高樓大廈對傳統文化帶來的卻是恐懼。中外學者對大小城市一律都迷戀高樓大廈表示了不滿,各個城市競相蓋高樓,似乎誰的樓越高越榮耀,還自稱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一。尤其我國許多城市是延續千百年文化傳統的歷史名城,如將老城區只限制在幾小片地區加以保護,四周都是高樓大廈,就看不出歷史文化的全貌,而在高樓夾縫里保留幾個孤零零的歷史建筑,更讓建筑本身失去了文化氛圍的依托。
雷蒙·庫哈斯說,現在中國很多城市對摩天大樓非常著迷,這使一些城市的場景非常難看。許多摩天大樓是空殼,文化內涵很空洞。“40年前,我在歐洲就開始進行城市樣貌研究,發現很多城市的建筑趨勢都是中等高度,這樣的建筑對于真正有文化意趣的城市來說,往往是受青睞的。在21世紀的城市建設中,最需要的不是蓋高樓,而是保護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不僅是古代重要的建筑,還應該包括近代的。這些建筑對于城市的定位、身份非常重要。”
北京這樣一座古都,現在已經出現了外圍高樓拼命拔地而起、內里只能竭力保全的尷尬局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杰介紹:北京城內有一些非常脆弱的社區,老齡人口、弱勢人口占較大比例,保護和改造的難度很大。他建議,舊城的改造不妨和新城的建設統籌起來,推出更為靈活和多樣化的方式,鼓勵社區和非政府組織加入進來,文化在建設中一定要始終放在首要位置。
城市建設速度的一日千里,究竟是禍是福?作家莫言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前兩天為了參加英國使館組織的紀念狄更斯誕辰200周年活動,讀了《雙城記》,“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令人記憶深刻。過了100多年后,蘇聯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在《魚王》中也用過類似的比喻,說這是建設的時代,也是破壞的時代。“我去年在日本論壇上發表演講《悠著點,慢著點》。為什么病態的欲望會無限膨脹?要那么多吃的干嘛,要那么多樓房干嘛,現在樓房已經差不多夠了,蓋的房子完全是為了地產商的需要。我們過去講人有十分聰明用八分,留著兩分給子孫。我們現在有這么多的財力,不要一下用光了,地下的煤、石油、空氣少用點,留點給后代。如果一直快速發展,用不了幾天,地球就四處冒煙了。城市要健康發展,必須講理性。”
中小城市崛起,延續傳統才有特色
很多中小城市日益趨同,原有的文化魅力正在喪失,新區建設又缺少人文情趣
當超大城市競相發展的時候,各地的中小城市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城市大多是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如今建設速度正在加快,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陸建德說,古人就說“居大不易”,現在生活在特別大的城市也最不容易,所以出現了一種新潮流:中小型城市正迅速發展。我最近到浙江德清,一個很小的城市,但是那里的人不愿意去大城市,他們都覺得小城市生活品質非常高。不過,這些中小城市如果規劃不當,也會出現大城市正面臨的問題。
法國盧浮宮音樂廳主任讓·馬克·戴拉斯也介紹說:在法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等城市,顯然這是把生活質量放在首要來考慮,這里既有城市的服務條件,又沒有人口的壓力和環境的緊迫感。
一樣的商廈、一樣的寫字樓、一樣的住宅風格、一樣的馬路、一樣的快餐店,很多中國中小城市的趨同化也引起了學者們的批評。尤其是許多中小城市在保護老城同時大規模地開辟新區,新區的占地面積一般都很大,多是六車道、八車道,沿途是一排排威嚴的機關大樓,一概高臺階,由大片的草坪圍在四周,但文化特性幾乎是零。這樣的新區毫無人氣,生活不方便,甚至連個歇腳的地方也沒有。“大量的新區既是復制品,又割裂了城市本身相互依存的紐帶。”中國書法院常務副院長李勝洪說。
建設公共空間,包容性和人性化必不可少
這里不能大而無當,冰涼生硬,應該溫馨舒適,給人以親切感
在城市建設中,公共空間是必不可少的地方,可以展示文化,更可以享受生活,也可以人際互動,是城市精神在細節處的具體體現。但是,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建設卻不能任意而為,需要詳細論證和周密規劃。
希臘作曲家菲沃斯·安杰洛絲·科李阿斯認為,城市的公共空間,應該以文化為依托,目的在于鼓勵人與人之間進行文化互動,通過互動,大家共同分享公共的文化體驗。
上海大學教授王曉明說,講城市的公共空間,首先應注意弱勢者的公共空間。這個空間的大小、好壞,是我們衡量城市生活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如今很多城市的弱勢者的公共空間正在遷往城市邊緣,即便在市里,地盤也在縮小。所以,城市化的同時,不應該忽視他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
法國里昂中央理工大學的莎拉·卡爾瓦羅將包容視為城市塑造公共空間的關鍵詞,而這恰恰也是北京的“城市精神”。她認為,怎么樣把廣大民眾更好地包容到一個公共空間里,是考驗城市的標準。王曉明則認為:包容性也存在區分,一種是指強有力的力量能夠包容其他東西;另一種是指各種不同力量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后一種包容更持久。
一些專家指出,公共空間應該溫馨舒適,給人以親切感,而目前城市建立的所謂廣場卻正相反。他們強調,親切便利的環境和體貼的社會服務,才是公共空間的基本要素。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