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武大學子比賽模型抗震
3張繪圖紙搭建的一座僅百余克重的“建筑”,能在“地震”中承重20斤不垮。你相信嗎?武漢大學的學生們用他們的設計證實:這不是天方夜譚。
5月8日上午,武漢大學第四屆結構設計競賽舉行決賽,來自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動力與機械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等的96名學生分32支隊伍進行最后的角逐。決賽要求參賽隊伍根據提供的材料(3張約1平米大小的A0繪圖紙和2瓶白色乳膠),制作符合設計要求的模型:模型首層和頂層均要求能承重4.9千克,并要在模擬地震中保持結構。
模型制作從4日就開始了,為保證公平,所有材料和工具由組委會統一購買發放,各組也在統一的教室里“閉門造房”。截至前晚,共提交決賽作品31件。其中,最輕的模型僅113.9克。
在5月8日上午的加載試驗中,振動臺輸入的地震波,最大加速度為10米/秒2(相當于1個重力加速度),持續時間約40秒。10余支隊伍的作品被“震垮”。最終,綜合作品重量、設計方案和制作工藝,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生胡勍帶領的小組獲特等獎,他們設計的模型重量僅116.4克。
作為評委的武漢建筑設計院總工溫四清點評稱,參賽隊伍運用結構知識,通過荷載分析、內力分析、承載能力估算等來設計模型,他們采取最多的方式是增加承重桿或加粗承重桿以加大承載能力,才有了如此“奇跡”。
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傳義介紹,本次大賽命題靈感來自于近來頻發的地震。實際工程中,許多多層和高層建筑將底層設計為停車場或商鋪等大開間,這類建筑結構底層往往變為薄弱層。歷次地震表明,有底部薄弱層的建筑在地震中易發生震害,底部薄弱層受震害尤其嚴重。本屆大賽以此為背景,是希望參賽隊伍能通過結構模型的設計、制作與模擬地震加載,了解此類結構的動力特性和震害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