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整治積水點應從恢復生態角度下手
admin
2011-04-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并不遙遠的以前,鄭州是不存在積水問題的。為什么城市大了,基礎設施好了,反而出現了積水問題呢?如果說原因的話,有人認為:以前的城市裸露的土地很多,雨水可以很快滲透到地下。河渠也多,雨水外排的渠道也多。目前,鄭州市治理積水仍然是以工程治理為主,而包括一些專家學者、市政從業人員都開始反思,治理這個老問題,是否應該采取更加自然,更加生態的方法,這種思路也更加符合自然和科學的規律。
在并不遙遠的以前,鄭州是不存在積水問題的。為什么城市大了,基礎設施好了,反而出現了積水問題呢?如果說原因的話,有人認為:以前的城市裸露的土地很多,雨水可以很快滲透到地下。河渠也多,雨水外排的渠道也多。目前,鄭州市治理積水仍然是以工程治理為主,而包括一些專家學者、市政從業人員都開始反思,治理這個老問題,是否應該采取更加自然,更加生態的方法,這種思路也更加符合自然和科學的規律。
反思一
路面豈能沒有黃土裸露?
“過去鄭州哪有積水問題啊!過了三環就是莊稼地,市區里也沒有這么大面積的馬路、廣場,雨水落下來就滲到地里了,怎么會有積水問題?”鄭州市雨污水管網改造項目部綜合協調部負責人李建華是土生土長的老鄭州,他認為:“硬化面積過多過大,是城市積水問題的最主要原因。”
所謂“硬化地面”,就是用水泥、花崗巖、大理石、釉面磚、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質,鋪設城市廣場、商業街、人行道、停車場、社區活動場地。在許多城市的市容治理上都有禁止“黃土裸露”一說,不僅把原本應該作為補充地下水重要途徑的城區河道硬化,甚至連行道樹的樹坑都用硬物蓋上。而恰恰是這種過度硬化,使地面失去了蓄水功能,不能滲透雨水,阻斷雨水對地下水的補充,使城市的地下水位難以回升,加重了城市的干旱、缺水問題。
在鄭州市,隨著城市面積越來越大,過度硬化的問題已經顯露無遺,硬化將生態因子中最基本的因子——土壤排除在外。除了積水問題外,行道樹的長勢衰微,熱島效應的加劇,城市污染的加重幾乎都和過度硬化有關。
市政管理處養護科科長閆磊介紹說:“德國的弗萊堡是著名的生態城市。十幾年前,弗萊堡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規劃后,著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拆除公路之外的所有硬化地面,把城市80%的地面改為透水地面,比如:人行道、自行車道和步行街巷地面,應采用透水性地磚鋪設,而且磚與磚之間也應采用透水性填充材料;居民區、公園和街頭廣場應采用實心磚鋪設,且磚與磚之間應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長,這樣的地面可以有35%的綠化功能;房舍周邊、居民區步行道以及校園和公園的步行道路,宜采用細碎石或鵝卵石鋪設,這種路面不僅透水性能好,而且還不長雜草。這種對城市地面的生態型改造,使得弗萊堡的地下水位逐漸回升,城市因此而充滿靈氣。這非常值得鄭州市借鑒。
反思二
明溝河渠豈能一填了之
過去的鄭州不積水,除了硬化面積少之外,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溝渠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明溝對雨水至少具有四種作用:排放、積存、補充(地下水)、調節(雨水管網的排水壓力)。”閆磊告訴記者,“鄭州市以前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河汊、明溝、池塘,現在已經消失殆盡了,很多被填成平地,鋪成了道路或者蓋上了房子。”
2010年8月,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對鄭州市中州大道連接機場高速以西,三環至四環之間的河渠和排水明溝進行了專項調查。共調查河渠明溝21條,長度132.83公里,其中河渠6條,包括:賈魯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金水河上游段、魏河、金洼干溝等。這些河道形成了鄭州周邊主要水系,對鄭州市防洪發揮骨架作用。其中部分河段已進行或正在進行生態水系治理。但金水河上游段、賈魯河上游段和金洼干溝仍然是自然狀態或淤積嚴重。
而剩余的15條明溝都是鄭州的主要明溝,對局部區域排水起主要作用,但這些明溝普遍沒有治理,被占壓、被填埋等情況較為嚴重。比如大李莊明溝,原有的規劃是大李莊明溝配合地下雨水管網,排放中原西路的雨水,但該明溝已經被大李莊村民填埋占壓,徹底喪失了泄洪功能,原有的規劃就失去作用。再如,春暉明溝是熊兒河東支流的上游段,現在也被大量占壓或消失。
市政工程管理處建議,全面規劃鄭州市的防洪排水體系,疏浚、恢復、擴寬被占壓填埋的重要河渠和明溝,有了這些河渠和明溝,鄭州市就有條件形成合理的,符合百年一遇標準的排水河道和生態水系的基本框架。比如,鄭州中心城區航海路以南,原本排水體系就比較薄弱,加之近年來,金水河和熊兒河上游主河道被嚴重占壓、填埋,已完全喪失泄洪功能,急需疏浚恢復金水河南三環至南四環段,建議疏浚熊兒河上游連接春暉明溝并延伸至南四環,這樣就能使鄭州中心城區南部自東向西基本均勻分布四條主河道,分別是:十八里河、熊兒河上游、金水河上游和賈魯河上游,南部區域的積水問題就將得到全面解決。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