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洪澇災害面前,許多損失是由于城鎮建設規劃與環境不協調造成的。”高建民談起去年東北某城市斷水一周的主要原因是自來水管道建在了河床中央,汶川新址選于泥石流多發區,舟曲縣本身就處在泥石流多發區等案例。“近三十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狂熱的沖動多于理性的思考,在發展中不顧地理生態環境的能力。如果城市在建設初期不進行生態、地理環境的科學論證規劃,順應天時、順應地利、順應自然環境的要求,缺乏百年打算,自然災害帶給我們的將是滅頂之災。”
高建民認為,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許多地方政府的超前意識遠遠不夠,許多領導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眼前的政績,而非城市的持續性發展。城市規劃缺乏百年規劃,重表面,輕實質,重上水,輕下水,建筑頻繁拆了建,建了拆,一屆領導一個想法,樓越蓋越高,霓虹燈越來越華麗。
“它或許多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力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看出真面目來。”高建民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讓人回味。他說,目前在國內的中等以上城市,地上的建筑物以破竹之勢拔地而起,地下世界卻越發像一座積重難返的迷宮,城中村拼同貼著商業中心,拼貼著高檔住宅小區,只聽說高樓建了多少個第一,地鐵修了多少公里,沒聽說,地下排水修了多少公里,相差了幾十年的排水技術在地下勉強地合流成一,使光鮮繁華與朽敗并存。洪災造成的內澇損失,已成為大部分省會城市每年面臨的經常性問題。地下憂患的背后,實際上是城市靈魂的缺失,是城市在追求的價值上發生了偏差。和羅馬人公元前七世紀的馬克西姆下水道相比,我們城市的智慧相形見絀。
高建民列舉了包括巴黎在內的世界城市,在數百年前便為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了方案。通過對地下空間設施的開發和合理規劃,開發出了便于持續性升級所用的城市共同管道“共同溝”。而在我國許多城市的領導者并非不了解城市循環排泄和“共同溝”的概念,但他們往往由于種種社會原因而放棄了對城市理性規劃的追求。
高建民同時強調了忠于城市發展過程中遺跡的重要性。對于那些已經淘汰的第一代市政工程,城市規劃時,會首先考慮在保留第一代遺跡的基礎上加入第二代的改進元素,通過內部改造實現市政工程文史價值的保留。這與國內許多城市“不破不立”的市政改造理念截然不同。這樣的做法既實現了市政工程的科學功能,又體現了城市的生命力,乃至藝術價值。而這些極具價值的事物不斷積累,便逐步形成了一座城市的個性和特色,形成了一個城市的魂。
如今,在暴雨面前,現代城市顯得尤其脆弱,人們通過來自城市地下的控訴,看到了城市鮮為人知的另一面。與日新月異的地上世界相比,城市地下世界更像一個積重難返的病人,而且時常被領導忽視。“因此,在今天推行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科學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考核指標,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成為領導者的切實行動。”高建民加重了語氣,“我們的城市建設無論在城區選址上,還是在建設規劃上,都要多一點科學理智思考,少一點政績熱情沖動,多一點百年規劃,少一點短期執政計劃,多一點法律意識,少一點長官意志,只有這樣在百年不遇的災害面前,老百姓才能免受生命之憂,城市才能免受毀滅之役,子弟兵才能不再疲于奔命,此乃國家之幸事,老百姓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