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就是明天的森林
admin
2010-11-02
來源:景觀中國網
持續半年的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圓滿落下帷幕。150多年來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這屆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的諸多記錄,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綠色財富,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持續半年的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圓滿落下帷幕。150多年來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這屆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的諸多記錄,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綠色財富,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184天中,7300余萬人參觀了上海世博會,共同見證了世界各地在城市化發展中取得的累累碩果,感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領略了代表綠色發展方向的科技前沿技術。上海世博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使我們經歷了一次生態文明的思想洗禮,使我們對未來城市發展充滿了期待,更堅定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信心。
這是一屆精彩紛呈的世博會。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攜手在5.28平方公里內展現了一個多元文明、和諧交融的“地球村”,展示了人類為解決環境與發展的矛盾而創新發明的最新技術,展示了世界各國城市發展的先進理念和獨特文化。正如溫家寶總理在世博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所說:“上海世博會猶如一部寫在大地上的百科全書,構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和諧共榮的美好畫卷。”
這是一屆創新無限的世博會。當今城市正遇到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交通擁擠等問題,要讓生活更美好,必須破解城市發展的瓶頸。上海世博會集中體現了人類為應對城市發展面臨的挑戰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匯聚了人類為破解“城市病”而創新出的技術、產品。日本館的“紫蠶島”、德國館的“漢堡之家”、美國館的“屋頂城市農場”、西班牙館的“竹屋”、上海的“滬上・生態家”等等一系列創新實踐,都在著力化解人與城市、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發展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這些實踐方案帶給了我們極大的啟迪,也為未來帶來了美好的希望。
這是一屆由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世博會。環保、節能、低碳、循環等綠色理念成為這屆世博會的熱門詞匯,綠色低碳技術、產品和設計成為這屆世博會的主旋律。從場館的建筑構造,到館內所展示的主題和內容,無不折射出參展方的最新環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生動展示了人類從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積極探索,推動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巨大努力。這些展館內的低碳甚至零碳的概念和項目,看似屬于遙遠的“理想王國”,可實際上與我們近在咫尺。通過世博會,這些技術、理念將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傳播開來,成為一種全社會堅守的價值觀,成為一種公眾的自覺行為方式。“低碳世博”理念的標識,使上海世博園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典范和可貴起點。從上海世博出發,低碳之路將向人類未來不斷延伸。
這是一屆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世博會。在絢麗多姿的展覽中,世博會把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匯聚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學習,汲取智慧,共同進步。更為重要的是,在世博會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展示內容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民俗與科技、歷史與文化等多種元素,向世界展現了歷久彌新的古老的中華生態智慧,展示了一個正在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現代中國。
聯合國人居組織曾經強調,“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閉幕了,但它的理念正在變為現實,開啟了人類城市新的未來。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