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如何搞 香港專家支三招
admin
2010-10-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日前召開的年會專題會議上,來自香港規劃界的三位專家表示,重慶正在成為世界上最有關注度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設要想做到與眾不同,做成傳世經典,就必須廣納公眾智慧,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到過香港或看過港劇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留戀這座美麗的城市。高聳入云的大樓,令人沉醉的維多利亞港灣,寸土寸金卻還有供市民爬山的長梯……香港的城市規劃確實值得稱道。
在日前召開的年會專題會議上,來自香港規劃界的三位專家表示,重慶正在成為世界上最有關注度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設要想做到與眾不同,做成傳世經典,就必須廣納公眾智慧,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副署長 凌嘉勤
規劃前征集公眾意見
在談到香港公眾參與城市規劃時,凌嘉勤表達了對公眾智慧的感謝。
“任何規劃工作,都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大原則大目標。”凌嘉勤說,香港以前也經歷過尷尬的規劃過程———政府先做好了規劃,然后再向公眾咨詢,如果公眾覺得不滿意,就再修訂甚至推翻重來。這樣不僅浪費納稅人的錢,也耽擱了項目的進展。
隨后,政府把規劃過程改為先向公眾收集意見,等到公眾和政府的意見一致并公示后,再步入規劃的序列。“這樣的規劃模式,市民歡迎,政府也不受累,最終的結果各方都滿意。”凌嘉勤強調,規劃和建設中存在著諸多矛盾,包括個人利益與公眾利益的矛盾、個別群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矛盾、社會長遠利益與短期需求的矛盾、土地利用的明確性與靈活性的矛盾,解決好這些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廣泛地讓公眾參與規劃。
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 龍小玉
非凌駕性建設千萬慎重
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資源稀少,只有靠填海來彌補需求。
龍小玉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前,香港進行過多次填海,幾乎沒有受到市民的反對。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填海工程不再順利,很多海港保護人士擔心,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或許會變成維多利亞河甚至消失。
1997年后,香港出臺《凌駕性公眾需要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今后香港的規劃和建設,要慎重地檢討每項填海設計的建議。
“1997年以后計劃填海300公頃,2001年又減少為133公頃,沒想到這個本已得到政府許可的規劃,收到800多份反對意見,最后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公眾意見的重要性。”龍小玉表示,除了已經填的海域,香港今后不會再有填海工程,以此保護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 區偉光
規劃圖要讓市民看得懂
你看得懂專業化的設計規劃圖嗎?在香港,為了讓公眾方便地閱讀規劃圖,規劃部門將3000多頁的規劃圖紙濃縮成不到2分鐘的3D片段,看完了就知道自己的家未來會建成什么樣了。
區偉光說,除了使規劃圖讓市民看得懂外,對于一些拆遷項目,政府也會花很多的錢去備足功課。如果某個地方要拆遷了,政府不會先發拆遷命令,而是先征詢市民的意見,很多成功的例子就是不用拆遷,通過裝修的方式讓大樓換新裝。
如果確實要拆遷,與拆遷相關的市民就會被邀請來提建議。政府還在市區設立了匯意坊,專門用來收集市民的意見。同時,建立問卷調查制,廣泛走訪調查。這些措施的推行,使得工程在建時,也能得到市民的擁護。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