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中山公園老照片
中山公園已經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記者葉茂林 攝
在武漢人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座公園,這里留下了童年的歡樂、青春的飛揚、初戀的浪漫、晚年的幸福。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春游,第一次和心愛的姑娘散步,第一次練起了太極拳……
歷經百年滄桑的中山公園,凝聚了許多武漢人的記憶。四顧軒、受降堂、溜冰場、動物園、游樂園……中山公園留給江城人的記憶遠不止這些。現在,這些孩提時的記憶漸漸模糊了,中山公園成為晨練休閑的市民客廳,融入武漢人的生活。不久,中山公園將修建中山堂,又多了一座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優美景觀。
百年之間,游人更迭,公園仍在。
記憶
母女兩代人的晨練廣場
86歲的周景蓮老人在中山公園內教了40余年太極拳,親眼見證了公園從荒草遍地到綠樹成蔭的滄桑巨變。她記憶中以前的中山公園內只有一個太極晨練隊伍,如今已經有七八家了。
剛開始練太極拳時,周景蓮記得師傅說,你就在這兒扎下根了,當時聽起來覺得師傅的話太遙遠了。轉眼之間四十余年一晃而過,如今女兒談東林都在中山公園里教起了太極拳了。
談東林從六七歲時就跟著母親在公園內練拳,至今還保存著上世紀80年代來公園晨練的一張月票。“那時收門票,為了省下門票錢我們有時候都從圍墻外翻進來,那時很多人都是從觀禮臺的階梯上翻進來的。”“這里以前是荷葉塘、杉樹林、游泳池、地下室……現在變化很大,和當年大不一樣了,更適合晨練打太極了。”對著隨身攜帶的相冊,談阿姨指著周圍的建筑一一道來。泛黃的相冊中,照片上的她正值妙齡,身著寬大的練功服,在荷葉塘邊笑吟吟地劈起一字腿,如今的她兩鬢間已悄然冒出了華發。
母親年紀大了后,經商的談東林放下生意,接替媽媽教起了太極拳,如今已是17個年頭,每天早上帶著七八十人的隊伍晨練。
情感
一根紅線情牽兩代人
30年前,正值芳齡的陶臘桂把第一次約會的地點定在中山公園,邂逅了自己的另一半。30年后,已是退休職工的她在中山公園辦起了武漢市最大的民間免費相親平臺——姻緣角,為自己找到了兒媳。
2005年,為兒子找對象的陶臘桂參加一次大型相親活動時認識了許多家長,相同的經歷讓大家聊得很投緣,但現場交流時間很短暫,大家都覺得意猶未盡。
相親活動散了以后,大家就再也沒有機會聯系在一起。看到這個情況,陶阿姨想起了定期見面的英語角,能不能也辦個交流姻緣的平臺呢?于是她和伙伴們說,“如果大家都舍不得離開,我找一個地方定點定時間聚一聚,互相互通信息,你們去不去?”家長們從沙發跳起來了,都說去去去。
有了這個想法以后,陶臘桂就開始忙活起來。她和先生四處尋找活動地點,最后定在了中山公園。“因為這里雙休日人多,信息可以馬上傳播出去。而且又不需要花錢,大家心態都蠻好。就是來了沒有找到合適的,只當在公園玩了一圈”。
一年多時間,陶阿姨的姻緣角吸引了近十萬人次家長的參與,結成兩百多對情緣,她也在這里物色到了兒媳婦。
30年間,陶阿姨從黑發人變成白發人,當年在中山公園約會的場景已經物是人非。“過去是為自己戀愛,現在是為子女相親,中山公園見證了我們兩代人的終身大事。”陶阿姨感慨地說。
變遷
免票首日50萬人游園
從“漢口首富”的私家花園,到收歸國有的“漢口第一公園”,再到武漢市民的“中山公園”,園名的變遷中隱藏著公園的百年滄桑,這座公園的興衰和武漢這座城市緊緊相連。
2001年10月1日,中山公園經過了歷時8個月的史上最大規模改建后正式開放,成為武漢市首個免門票的公園,隨后市內280多座公園相繼實行了免費開放。
在免費開放之前公園封閉了半年,進行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負責了2001年中山公園前區設計改造工程的工程師盛聶銘坦言,改建時面臨的壓力很大,“畢竟中山公園在全國都名氣很大,既要保留老建筑的風格,又要解決公園與城市發展的不協調問題。”
據統計,中山公園免票首日涌入50萬余人。“當時是人挨著人,大家只能轉了一圈就出來了。”回憶起免票日前來游園的情況,在公園跳舞的市民許阿姨至今還記憶猶新,她感慨道,夏天本來就穿得少,以前到公園鍛煉還不能忘了在口袋里帶著月票或者零錢,還真有些不方便。“小時候星期天能去中山公園玩一次是很大的獎賞。公園免費后,一家老小想來就來,武漢市民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哪像以前只能在后湖看油菜花。”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回憶道。
未來
中山公園積極集體申遺
1928年,武漢中山公園因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得名。當時,民國時期中國曾出現孫中山崇拜運動,全國廣泛掀起中山公園建設運動,一時間各地新建的中山公園如雨后春筍。孫中山逝世后,許多大中城市將原有公園直接改名為中山公園。最早改名中山公園的是廣州等地,孫中山逝世后20天,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即下令將原觀音山改為中山公園。
如今,中山公園已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同名公園。據“中國中山公園聯誼會”副會長、中山公園黨委副書記柯昌偉介紹,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園,其中內地就有51座,面積最大的是荊州市中山公園,占地74.6公頃。
中山公園的百年滄桑歷史,就是武漢近代史的縮影。曾參與1951年擴建的總設計師陳俊愉建議,各地的中山公園建設應在“大同”中體現出“小異”。“武漢中山公園應以受降堂等歷史建筑為重點,多方體現孫中山先生愛國、抗暴、為公、為民等偉大精神之感召。”
武漢市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劉崇順說,武漢在民國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中山公園應將“中山精神”作為文化元素,進一步挖掘其獨特的文化意義,作為一張公園名片。
據柯昌偉介紹,很多城市的中山公園都具有久遠的歷史,不少都有百年以上歷史,在許多地方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或唯一的娛樂休閑公園,目前全國的中山公園正積極計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明年該園還將建設一座孫中山和宋慶齡紀念館——中山堂,重點展出他們生前在湖北武漢活動的圖片資料。中山堂建成后,將與孫中山夫婦銅像一起,組成凸顯“中山精神”的文化景觀。
鏈接
歷史資料
始建于1910年的湖北省武漢市漢口中山公園,原是漢口“地皮大王”劉歆生建起的一座私人花園,面積三畝多(約2000平方米),因它在漢口雙洞門劉歆生的住宅“劉園”以西,故稱“西園”。
1927年當時的漢口市政府將“西園”收歸國有并確定建為“漢口第一公園”,1928年將“漢口第一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并于1928年10月12日擴建開工,1929年6月10日中山公園試開放,同年10月10日(辛亥起義紀念日),中山公園舉行開幕典禮,正式對外開放至今。
百年的中山公園見證了許多歷史。1945年9月18日,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部在這里接受侵華日軍第六方面軍投降,故名受降堂。受降堂占地355平方米,外觀一直保持歷史原貌,為武漢地區重要歷史建筑和青少年革命歷史教育場所。
2001年,經市政府投資改建后的中山公園,在全省全市率先免費向市民開放。2009年11月12日,中國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宋慶齡銅像在該園落成,使中山公園名副其實。
經過幾代公園人的不懈努力,該園占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達93%,名樹名木140株,己成為武漢城市中的客廳,鬧市中的綠寶石,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全國重點大公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