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次香山科學會議聚焦中國城鎮化
admin
2010-09-02
來源:景觀中國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以“中國山水城市與區域建設——地理科學與建筑科學交叉研究”為主題的378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指出,我國的城鎮化與全球三次城市化浪潮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尖銳的人地矛盾,能源存量結構失衡且建筑能耗增長過快等矛盾,挑戰著中國未來城鎮化的進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以“中國山水城市與區域建設——地理科學與建筑科學交叉研究”為主題的378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指出,我國的城鎮化與全球三次城市化浪潮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尖銳的人地矛盾,能源存量結構失衡且建筑能耗增長過快等矛盾,挑戰著中國未來城鎮化的進程。
我國城鎮化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迄今為止,全球共發生了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浪潮發生在歐洲,用了200年左右的時間;第二次浪潮發生在美國,用了約100年時間;第三次浪潮發生在拉美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用了大約40~50年的時間。仇保興說,我國的城鎮化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按照城鎮化的一般規律,我國日前的城市化率已超過45%,預計還有25~30年的城鎮化路程要走。但我國的城鎮化與此前的三次城鎮化浪潮相比有自身的特點:一是我國城鎮化的時間要比第一次城鎮化時間短得多,且在未來的20~30年間必須要完成城鎮化;二是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關起門來進行城鎮化的大國,我國不可能向全世界敞開大門輸出人口進行城鎮化;三是在我國的城鎮化過程中遇到了各種特殊環境,如高油價等,同時還面臨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的巨大壓力。
仇保興認為,一旦完成城鎮化,城市的布局形態、建筑的框架就已經基本確定了,到那時再要在城市、建筑、交通方面實施節能減排為時已晚,因此要從現在開始推進城市、建筑節能減排工作。要做到和諧、有序地城鎮化,須把每年的城鎮化率控制在1%左右,避免出現過高城鎮的化率,也決不能照搬美國模式。
面臨八大嚴峻挑戰
仇保興認為,目前我國城市發展主要面臨著八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我國的國土面積很大,但是真正適宜人類居住以及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非常少,人地矛盾非常尖銳,并且城市建設用地與需保護的耕地往往是重疊的。
二是我國候鳥式的農民工規模非常大,流向分布失調。統計數據表明,農民工流向越來越趨向于大城市、趨向于沿海地區,這種人口流動的結構失調使得城市布局進一步失衡。
三是能源存量結構失衡,建筑能耗增長過快。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預計這一狀況在未來20年內不會改變。未來有兩大能耗的增長是剛性的:建筑能耗將從現在的26%增長到35%,交通能耗將從現在的10%增長到30%,這兩種能耗只能通過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建筑管制來限制。
四是我國的機動車數量快速增長,機動化與城鎮化同步發生,城鎮化將有可能變成“車輪上的城鎮化”。
五是城鎮化的推動力失衡。我國目前主要依靠工業化推動城市化,而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同時,雖然我國的污水處理率增長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但目前仍然未能有效遏制水污染;且水污染的范圍從河流蔓延到海岸,水污染的突發性事件造成城市缺水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
六是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我國大江南北的城市風貌正日益趨同。
七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城市居住區的貧富隔離現象加劇,將為日后社會和諧發展留下隱患。
八是城市的區域化、區域的城鎮化現象已經顯現,城市之間開始遇到前所未有的惡性競爭問題。
實現長期可持續穩定發展
仇保興指出,我國正處在城鎮化的高潮之中,應辯證地借鑒世界各國走過的城市化歷程,努力避免各種錯誤。應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綠線”、“藍線”、“紫線”來框定生態保護用地、基本農田保護用地、城市水系以及歷史文化遺產用地。不失時機地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為城市的可持續奠定堅實的基礎。應堅持緊湊型的城市發展模式;確保城市化率每年保持在1%~1.5%,確保農業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確保農業和糧食產量的穩定,避免出現非洲式的“貧困城市化”。應推行雙跨越的建筑節能目標和模式,如果建筑節能工作做得不好,預計2020年我國的建筑能耗將會上升到11億噸標準煤。
同時,要在人們習慣于使用私人小汽車之前,把自行車出行和公交優先的戰略落到實處;實行太陽能屋頂計劃;大幅度增加對城鎮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健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風景名勝區保護制度;加快保障房的建設,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條件。提倡低碳城市的發展模式,通過編制與落實區域規劃,使城市之間能夠協調發展,保障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長期可持續穩定發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