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安徽段申遺明年進入全面保護整治階段
admin
2010-08-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安徽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在合肥召開。會上發布,大運河安徽段申遺工作完成啟動階段,明年起,將進入全面保護整治階段。隋唐大運河是與萬里長城齊名的我國古代大型工程奇跡,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大運河一直“奔跑”在“申遺”的路上。如今,運河“項鏈”上的八顆明珠——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攜手同心,為大運河“申遺”而共同努力著。
近日,安徽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在合肥召開。會上發布,大運河安徽段申遺工作完成啟動階段,明年起,將進入全面保護整治階段。隋唐大運河是與萬里長城齊名的我國古代大型工程奇跡,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大運河一直“奔跑”在“申遺”的路上。如今,運河“項鏈”上的八顆明珠——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攜手同心,為大運河“申遺”而共同努力著。
歷史長廊常看常新
隋唐大運河始建于1400多年前,是我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它流經皖北綿延180多公里,其中,宿州140公里,淮北41.5公里。古老運河不僅滋潤著兩岸廣袤的土地,也創造了燦爛的運河文化,涵蓋了宗教、飲食、桑蠶、地方戲曲、古典園林等諸多方面。
700年前,曾經繁華一時的隋唐大運河逐漸衰敗,它的遺跡也自此塵封在歷史的厚土中。1999年,淮北市一次小規模的修路,讓大運河再次進入人們視野。在泗永路柳孜集段裁彎取直施工現場,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石質的碼頭遺址和一段運河部分河床。此次考古挖掘成為當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柳孜碼頭也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12月15日,淮北柳孜大運河遺址作為中國大運河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此后,相鄰的宿州市也兩次“觸摸”了大運河。 2006年4月,宿州一個工地施工時,意外發現距今1400多年的隋唐大運河遺址,僅在600多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上,就出土了各類文物1400多件,其中瓷器約占出土文物的85%,涉及古代南北方窯口20多個。 2007年3月起,由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聯合組織的對途經宿州市區的一段隋唐大運河遺址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又發現了宋代石建筑碼頭、沉船木塊和涉及十多個窯口的1800余件瓷器。
隋唐大運河今已淤塞,基本變成了“死”運河,但在泗縣長溝鎮卻有一段全國唯一的“活運河”,長達25公里。這段故道大體保持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原貌,雖早已不能通航,但仍發揮著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如同一條流動的“歷史文化長廊”。
保護運河賽跑未來
“大運河的文化特色在現代文明和過度開發的沖擊下,正在一點點流失。 ”一位文物專家憂心忡忡地說。 “十年前,許多河道遺存上都是農田,現在基本蓋了房子,有的河道被徹底破壞了。 ”去年,省文物局考古專家們在勘探大運河時發出這樣的警告,并建議國家應以立法的形式保護運河。
近年來,為保護大運河原貌,宿州、淮北兩市與時間賽跑,將運河保護工作由虛變實、由柔變剛,初步形成了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系。
2008年1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了《大運河安徽段遺產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而早在2006年,宿州市政府即將大運河遺址宿州市全段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大面積遺址在農村,保護工作難度大,在遺址上建房的事時有發生。為此,宿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興建現代化的市博物館,用以保藏、研究、展示包括大運河出土文物在內的文物藏品。
為切實解決好經濟發展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淮北市先后出臺了《淮北市建設工程文物保護暫行規定》和《淮北市文物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等文物保護的行政規章和管理辦法,把境內整條隋唐大運河遺址列入重點文物保護范圍,做到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為再現運河雄姿,淮北市編制了《安徽省濉溪縣柳孜運河遺址保護規劃》,對柳孜運河遺址進行原址保護。該市對1999年柳孜發掘出土的8艘唐代古木船,專門成立了保護小組和科研課題組,現在,古木船已比較成功的完成了脫水、定型、防腐等工作。
“相比全國其他省份的大運河遺存來說,大運河安徽段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宿州市文物所有關人士說。
眾人拾柴力推“申遺”
隨著大運河“申遺”進入倒計時,宿州、淮北兩市開始了“沖刺”。
近年來,淮北市專門成立了大運河“申遺”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濉溪縣隋唐大運河遺址風景旅游區總體規劃》,高起點、高標準建好柳孜運河遺址博物館,做好出土文物陳列館、仿古瓷器一條街等配套建設工作,突出運河文化主題;疏通恢復一段運河河道,重現一段運河橫截面,進行深度發掘,將大運河這一宏偉工程充分展現在世人面前。
去年,淮北市對境內45公里隋唐運河沿線開展細致周密的文物調查工作,共發現文化遺產點20余處,其中包括唐宋時期村莊聚落、宗教場所遺址、戰場遺址以及墓葬等,這些新的文化遺產點的發現豐富了該市境內隋唐運河的內涵,增加了相關隋唐運河文化遺產的數量。2009年11月,淮北市博物館正式更名為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成為國內唯一以隋唐大運河出土館藏文物為主的博物館。最近,淮北市還將對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進行升級改造,將其打造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
宿州歷來“文化爭先”,此次“申遺”機遇更是緊抓不放,調查組采取走訪村民、實地踏查、撿拾標本等方式,進行了拉網式文物調查,遴選出保存完整的大運河遺產點十多處,例如泗縣活運河,埇橋區宋代碼頭。 “在發展中保護,重現運河文化神韻,是高效‘申遺’的保障。 ”宿州市政府一位人士說。
“汴水東流無限春。 ”古運河繁華雖落,但歷史沒有斷;河道雖湮,其文明并未消。如今的皖北,不見了隋堤煙柳,不見了龍舟帆影,取而代之的是寬闊平坦的國道、鐵路和高速公路,是一幅幅日新月異的工業新景,還有那一處處喜人的現代化田園風光……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