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城市建設攸關全球碳減排
admin
2010-08-02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亞洲國家,高碳排放的建筑、主干道路的交通擁堵及以煤做燃料保障照明的供電站的修建,都是城市擴張的標志。實際上,亞洲國家的能源消耗在1999至2008年間就提高了七成。在后果尚未嚴重之前,或許應該盡早改變傳統習慣,亡羊補牢。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亞洲國家,高碳排放的建筑、主干道路的交通擁堵及以煤做燃料保障照明的供電站的修建,都是城市擴張的標志。實際上,亞洲國家的能源消耗在1999至2008年間就提高了七成。在后果尚未嚴重之前,或許應該盡早改變傳統習慣,亡羊補牢。
未來幾十年內,世界各國都希望能夠對碳排放加以管理,但是以怎樣的標準來執行則取決于亞洲國家的城市化建設。目前來看,困難很大。根據亞洲發展銀行的數據,每年約有4千萬人口涌入城市;每天都會落成2萬所住宅、修建250公里的公路。這些都使得亞洲城市化建設規模驚人。
理論上來說,城市生活本應該更綠色、能夠讓人們的活動空間更加集中,但是實際卻并不是這么簡單。大多數手頭并不寬裕的人進入城市只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而城市規劃者則錯誤地將交通運輸主要定位在汽車的使用上。此外,城市建筑物的開發與應用也被視作亞洲發展中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根源。比如在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占世界一半,其中一些重建的建筑物其實并沒有達到使用年限,有些推倒重建的甚至是上世紀90年代的建筑。
不過,政府方面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城市化建設的弊端。在中國提出的《綠色法案》中就已經有了對暖氣、空調、及建筑物節能標準的要求,目的就是試圖減少65%的能源消耗。雖然如此,很多建筑的設計從一開始并沒有考慮綠色節能,等到投放使用再考慮能源消耗問題,未免有些舍本逐末。
中國典型的城市化建筑——大型社區,每天可能都會起建十幾座。雖然現在中國各地都在推行節能燈,但建筑理念上還存在不足之處。從動工到使用通常是這樣一套步驟:政府劃出主干道平面圖,專管公共設施的國家機構為這片地區設計水電等能源及污水排放布局;之后,開發商再開始參與選區建設競標,同時規劃出公寓戶型及學校、辦公樓、商店及綠化地帶;然后才是施工建設、建成入住。
隨著中國的發展,這種建筑模式的缺陷就暴露了出來:開發商不善于對能源和給排水進行全局規劃;公共事業部門像是個高高在上的布局者;政府部門試圖控制他們職責范圍之外的事情等等。在中國,激進的發展要求使綠色建筑設計規劃理念很難得到推廣實施。雪上加霜的是,這種建筑設計規劃的成本短期內要比傳統建筑方式高出1/5。
不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機構前負責人伊沃·德波爾則認為,在亞洲的大部分地區,是經濟誘因限制了綠色建筑的發展。開發商作為推進綠色建筑的關鍵角色之一,在能源和污染成本被嚴重錯誤定價的情況下,會為了盈利而選擇傳統的建筑方式,因此,正確地進行定價才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