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次在古佛寺遺址考古中發掘出建筑型制
admin
2010-07-15
來源:景觀中國網
記者13日從新疆文物部門獲悉,新疆策勒縣托普魯克敦3號古佛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已轉入室內整理工作階段,并在考古發掘過程中首次發現建筑型制。
記者13日從新疆文物部門獲悉,新疆策勒縣托普魯克敦3號古佛寺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已轉入室內整理工作階段,并在考古發掘過程中首次發現建筑型制。
建筑型制平面呈長方形,外廓長度東西約為26米,寬24米,墻基基礎部分保存基本完整,略有部分破損;東側有帶臺階的大門,東部中心為地面平整的庭院式廣場,其北、西、南均有廊房,庭院式廣場地面顯然經過人為加工,平整而且堅實。
西部方向有3個房間,南邊房間面積最大,中間一間次之,北邊最小;南邊房間的南側發現一平面呈花瓣狀基座,部分殘破,此型用途尚不明確。
整個建筑型制中部有一條貫穿南北、通長12米的土質基座,將建筑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各自的性質還在研究之中,考古專家初步判斷,該建筑型制應該與此前在同一區域考古發掘的2號古佛寺為同時期建筑,并彼此承擔不同的功能。
這次發掘清理的出土物主要是壁畫殘塊和土質、木質建筑構件,出土的壁畫殘塊大小不一,共約40余塊,估算總面積近10平方米,壁畫圖象內容主要有紋飾和人物,其內容主要反映世俗題材,而有關佛類題材內容的壁畫卻極其少見。
文物考古專家說,豐富的文物遺存表明,公元6世紀以來,這里漸漸成為佛教興盛的地區之一,也表明唐文化對早期于闐地域的深刻影響。
策勒縣位于新疆最南端,其“策勒”一詞維吾爾語意為紅棗,縣城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1415公里,縣內此前托普魯克敦1號佛寺和2號佛寺遺址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新疆隊承擔發掘。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