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長三角區域規劃正式公布,25個城市分工明確。根據規劃,上海將重點發展金融、航運等服務業,成為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專家詳解長三角區域規劃七大看點
備受關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近日正式公布。該規劃的規劃期為2009—2015年,而到2020年,長三角將形成以上海為核心的“一核九帶”空間格局。記者就其中的7個熱點問題,分別采訪了行業專家和市場人士,希望能對投資者有所裨益。
1、25個城市分工明確
避免同質化競爭是此次《規劃》的重中之重。《規劃》十分詳細地給長三角25座城市分配了發展方向,明確提出“上海重點發展金融、航運等服務業,成為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的現代服務業中心。南京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地區北翼的現代服務業中心。杭州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電子商務等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地區南翼的現代服務業中心。蘇州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會展、旅游休閑等服務業, 無錫重點發展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等服務業,寧波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商務會展等服務業。蘇北和浙西南地區主要城市在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各具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此認為,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方式轉型的關鍵時期,地方政府轉型的進程決定了發展方式轉型的進程。因此,改變地方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式,更加需要地方政府在一些基本認識上達成共識。如果說過去地方競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投資上,那么未來競爭優勢將集中反映在消費上。前30年,為了做大經濟總量,地方政府在土地、財稅、行政等方面做了相應的改革,形成了有利于投資的體制安排。從消費主導的趨勢看,地方政府需要盡快形成有利于消費的體制安排,形成發展的內生動力。
2、市中心房產奇貨可居
“嚴控市中心人口規模”是此次長三角區域規劃的關鍵詞之一。《規劃》指出:“上海市中心城常住人口控制在 1000 萬以內,嘉定、松江和臨港三個新城常住人口規模發展到80—100萬。南京、杭州市區常住人口不超過700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寧波、溫州等城市市區常住人口規模不超過 400 萬,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連云港(6.09,0.00,0.00%)、鹽城、淮安、湖州、嘉興、紹興、臺州、金華、衢州等城市市區常住人口規模發展到 100—200萬。”
根據上海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09年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已經高達1921.32萬人,其中約有900萬人居住在市郊,而有超過1000萬人居住在市區。顯然,根據《規劃》,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上海市中心人口總量在未來5—10年內要保持零增長,難度極大,嚴控住宅用地將成為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
某地產分析師也告訴記者,根據此前上海市建委的內部文件,上海將嚴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規模,中心城常住人口2010年控制在850萬人以內,2020年控制在800萬人以內。也就是說,上海將嚴格限制市中心高容積率的住宅建設,多建綠地和地鐵, 加快中心城區人口流向郊區重點發展城鎮,吸引農村人口向新城和中心鎮集中。例如,最新公布的上海盧灣南部濱江生態商務區將在1.95平方公里內規劃建設大型公共綠地8萬平方米,新增住宅31.8萬平方米,新增商業商務樓宇62.3萬平方米。綠地和商務樓的比例遠遠超過之前規劃,這也意味著上海市中心住宅在未來十年內將持續呈現供不應求狀況。
3、探索開征物業稅
似乎是為了平衡市中心房產供不應求的狀況,此次《規劃》再度明確提出“探索開征物業稅”。《規劃》稱:“根據國家有關部署開展環境稅試點,探索開征物業稅,創新出口退稅負擔機制。研究制定互利共贏的財政政策,有序推動異地聯合興辦開發區。”
瑞士信貸中國策略師陳昌華向記者表示,當前市場對物業稅問題最反感之處在于“懸而未決”,物業稅問題一天不落實,金融地產板塊就無法擺脫悲觀預期。雖然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出發,謹慎一些的政策推行有利于房地產業長期健康發展,但關鍵在于物業稅稅率和覆蓋面無法確定的話,房地產業的不確定性就始終無法消除,這顯然不利于長期資金對金融地產實施高比例配置。
也有意見認為,物業稅問題或將耗時長久,成為另一場股權分置改革。“地權分置”問題的本質在于:目前市場上平等競價的各種房產,其最初所付出的土地成本是不一樣的: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按需分配的舊公房,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有企業自建的新公房,有1990年土地使用權出讓后開發的商品房,有農民在宅基地上私建的出租房……。因此,各種房產擁有者對土地使用權的認識,以及對物業稅的承受力是截然不同的。這與“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前,國家股股東、法人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關于流通權的爭議幾乎一模一樣。由于涉及農村土地流轉、農村居民宅基地改革、小產權房轉正等多個敏感問題,“地權分置”改革探索十年恐難見成效。
4、勞動力成本上行
《規劃》指出:“長三角要探索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率先實現養老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到 2015 年,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
對此,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向記者表示,養老保險的關鍵在于將養老金個人賬戶做實。據他調查,養老金的個人賬戶當中有很多是空的,而各級國資委現在手頭卻市值有近十萬億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拿出幾萬億放到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資產就會翻幾番。如果養老金規模大幅增長,則保險行業是一個重要的受益者,因為保險公司會為養老金管理尋找很多新業務。
記者從江蘇和浙江等地還了解到,近期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在城鄉各級開展得十分迅猛。當地社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次性交4萬,每月領900”的模式對近60歲左右的城鄉居民吸引力很大。一些外出就業的子女紛紛為在家務農的父母購買此類保險,以絕后患之憂。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城鄉養老保險全覆蓋將造成兩個問題:一是該保險的償還存在壓力,以平均享受15年養老金計算,則該保險產品的年收益率必須達到15%,否則政府將向該賬戶補貼;二是會造成勞動力供應不足,勞動力成本將大幅提升,很難想象每月有900元養老金的農村壯年勞動力還會赴城市打工,而目前這些50歲上下的壯年勞動力在建筑、保姆等行業的的比例依然很高。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就認為,未來5年中國低端勞動力的年均工資漲幅有望達到20%—30%。
5、推動鋼企并購重組
《規劃》指出:“依托上海、江蘇的大型鋼鐵企業,積極發展精品鋼材。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充分利用海港的有利條件,在不增加現有產能的前提下,結合大型鋼鐵企業搬遷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在連云港等沿海具備條件的地方建設新型鋼鐵基地。”
據悉,與長三角區域鋼鐵企業發展規劃相呼應的是,6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官方網站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文件中提到,2011年底前將不再核準、備案任何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在兼并重組問題上,著重強調力爭到2015年,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例從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各地政府需制定和上報本地區2010—2011年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方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審批后組織實施。
長江證券(12.25,0.00,0.00%)分析師劉元瑞認為,國內粗鋼產量自2001年的1.52億噸僅8年時間就擴大到了5.68億噸。在一個行業的主要增長期,由于回報相對較高,行業增長的同時往往伴隨著集中度的下降。在目前行業轉型處于風口浪尖的時候,解決因為集中度過低導致的過度競爭問題是鋼鐵行業未來的主要出路。因此,雖然目前國內鋼鐵行業面臨虧損,但國家依然堅持出臺了取消出口退稅的決定,以期利用市場力量對國內過剩的產能進行調整,加速淘汰技術落后、成本無優勢的落后產能,有利于鋼鐵行業長期的整合及并購重組。
6、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
《規劃》指出: “探索有利于促進區域自主創新一體化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有關政策。到2015年,規劃建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300個左右,創業投融資規模突破1000億元。”“研究制定鼓勵創業投資發展政策,完善退出、收益保障和風險承擔機制。強化政府資金引導作用,結合產業發展特點,推動建立一批創業投資機構。充分發揮天使基金和種子基金的引導作用,支持高科技初創企業發展。設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資金和中小科技企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培育壯大中小科技企業。鼓勵保險機構開發科技保險險種,積極探索科技型企業開展股權出質登記,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在創業板推出后,由于有了退出機制,創業投資進入了發展的一個黃金階段,同時眾多創業投資機構紛紛成立,目前更有多家資產龐大的政府引導產業基金成立。融資渠道的暢通,也將幫助科技型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在政策的支持下,未來將有更多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針對創業板而言,好的企業市盈率將一直享有高市盈率,而差的企業市盈率則會越來越低,甚至被引導退市。
7、機場整合成焦點
《規劃》指出:“建成以浦東機場為主、虹橋機場為輔的上海航空樞紐港。浦東機場側重于國際航線,加強設施建設,提高中轉能力,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網絡的主樞紐之一。虹橋機場側重于國內航線,適度發展臺港澳航線,發展成為國內航空網絡的主樞紐。加強兩機場間交通設施建設,提高通達效率。”此外,長三角地區的其它機場也將進行職能分工。
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黎雪榮認為,從我國長三角經濟區域內機場發展現狀來看,整個長三角地區有17個民用飛機場。長三角地區每萬平方公里的機場密度為0.9個,超過美國每萬平方公里0.6個的水平,已經成為國際上機場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機場的盲目重復建設已經使得長三角地區機場密度過大,迫切需要通過機場整合來求發展,機場間的整合有利于現有機場向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的轉化。
業內人士表示,在機場整合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資產注入的進程值得市場關注。據悉,上海機場(12.81,0.00,0.00%)一直存在將獲注虹橋機場資產的預期,但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德潤此前表示無法透露具體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