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以及其它許多物種種群正迅速萎縮,對此,聯合國剛剛發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警告說,地球上生態系統的這種自然退化很可能會迅速開始打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
該報告認為,某些生態系統可能很快就將達到“崩潰臨界點”,從而迅速變得對于人類來說益處無多。這些崩潰臨界點包括森林系統的枯萎消失、水體被各種水藻充斥占據以及大量珊瑚礁的死亡。
上個月聯合國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已經確認,世界各國政府未能完成到2010年控制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既定目標。2002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制定簽署了到2010年控制全球生物多樣性流失速度的目標。但是這一目標目前看來顯然沒有實現。
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做出結論說,作為2010年整體目標的21個輔助指標沒有一項在全球范圍內得以完成,也沒有一個國家向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組織提交報告表明全面完成了2010年目標。
這些指標包括:野生生物棲居地流失和退化的速度、至少保護占地球面積10%的生態區域、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確保國際貿易活動不會致使任何物種滅絕等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艾哈邁德·朱格拉夫(Ahmed Djoghlaf)說:“這不是個好消息。我們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喪失全球生物多樣性,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比歷史上物種滅絕的速度高出了1000倍。”
據聯合國報告稱,從1970年到2006年,全球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兩棲動物以及魚類在內的脊椎動物種類已經消失了三分之一。雖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在全球層面上仍然在退步,被列入瀕危紅名單上的物種數量不斷增加。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副主任比爾·杰克遜(Bill Jackson)負責編制這個瀕危物種紅名單,他說:“21%的已知哺乳動物、30%的已知兩棲類動物、12%的鳥類以及受到測評的珊瑚礁有27%的都受到威脅瀕臨滅絕。”他還說:“試想如果世界股市也以這樣的速率狂跌,那將會引發多么迅速的反應,又會導致多么廣泛的恐慌。”
聯合國也認為,自然物種的迅速流失與人類經濟社會的衰退之間具有很大關系。目前聯合國正在實施一項“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學”項目(TEEB),試圖將自然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予以量化。
據TEEB項目計算,每年森林資源的喪失就價值2至5萬億美元,世界金融危機與之相比也相形見絀。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說:“世界上很多國家與地區經濟體對動植物還有其它生命形式之生物多樣性的巨大價值,以及它們在維持生態系統健康和運轉方面的作用熟視無睹。”
他認為:“人類制造了這樣一種假象,以為沒有生物多樣性我們也能湊合活著,或者以為生物多樣性遠離當今生活世界而關系不大。但事實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生物多樣性,因為地球上目前的60億人口到2050年將劇增至90多億。”
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包括凈化水與空氣、保護海岸免受風暴破壞以及維持野生生物生態系統等等,如果這些生態服務能力消失或者退化,那么自然系統給社會提供的保險箱就將不復存在。
聯合國表示,如果生態系統退化得越厲害,那么自然系統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被推至不能給人類帶來效益的危險邊緣,例如,過度使用農業化肥導致水系統污染將消滅魚類,并使得水源不再適合人類飲用。
在內羅畢公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意在為今年十月份將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領導人峰會提供參考,以促進世界各國采取行動控制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將“生物多樣性”定義為“所有來源的生命有機體的多樣性,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以及它們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其多樣性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以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態多樣性主要以四種方式為人類生活提供實際價值:
1,原料供應。例如木材、海產品等等。
2,環境調節。例如處理污染物、調節降雨等等。
3,文化價值。例如神圣的自然崇拜、旅游目的地以及山野自然風光給人類提供的愉悅等等。
4,環境支撐。例如水土保持、植物繁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