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啟動最大規模文物保護修繕計劃
admin
2010-05-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包括余杭倉前塘路歷史街區、杭宣古道、天井灣古村落、南宋虛堂智愚墓、吳道臺宅院、余杭北湖界址第一段地形略圖碑、運鹽司井、劉秉鈞民宅等一大批不可移動文物將得到更好保護。日前,余杭區人民政府制訂出臺《余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5年行動計劃(2010~2014)》,計劃用5年保護修繕9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這是迄今為止余杭啟動的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修繕計劃,預計投入財政資金將突破1億元,其保護力度之大、規模范圍之廣、投入資金之巨,在浙江省乃至全國縣區級范圍內也是罕見的。
包括余杭倉前塘路歷史街區、杭宣古道、天井灣古村落、南宋虛堂智愚墓、吳道臺宅院、余杭北湖界址第一段地形略圖碑、運鹽司井、劉秉鈞民宅等一大批不可移動文物將得到更好保護。日前,余杭區人民政府制訂出臺《余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5年行動計劃(2010~2014)》,計劃用5年保護修繕9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這是迄今為止余杭啟動的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修繕計劃,預計投入財政資金將突破1億元,其保護力度之大、規模范圍之廣、投入資金之巨,在浙江省乃至全國縣區級范圍內也是罕見的。
5年保護不可移動文物900余處
這項文物保護修繕計劃囊括了6大類文物,重點是運河(余杭段)文化遺產、徑山禪茶文化遺產以及不可移動文物分布較為集中的村落、歷史街區,各類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古民居和古橋梁。隨著近年來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認識的深化,一些近現代工農礦業、文教衛等方面的遺產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優先安排項目。
這項文物保護修繕計劃囊括了6大類文物,重點是運河(余杭段)文化遺產、徑山禪茶文化遺產以及不可移動文物分布較為集中的村落、歷史街區,各類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古民居和古橋梁。隨著近年來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認識的深化,一些近現代工農礦業、文教衛等方面的遺產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優先安排項目。
根據項目安排計劃,2010年計劃保護修繕街區1處(包括不可移動文物10處)、驛道2處、村落3處(包括不可移動文物37處)、墓葬5處、故居5處、碑刻4處、井泉5處、古橋12處、宅坊36處、文化教育類遺產3處,合計119處。2011年計劃保護修繕220處,2012年計劃保護修繕138處,2013年計劃保護修繕225處,2014年計劃保護修繕205處。
余杭區政府明確5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鎮鄉(街道)要把文物保護工作納入領導責任制,納入財政預算和鎮鄉建設規劃。二是各鎮鄉(街道)要制定較為詳細的實施方案。三是保障配套經費。納入計劃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項目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項目由區文物部門負責實施,所需經費由區財政承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點)和鄉土建筑的維修項目由所在鎮鄉(街道)負責實施,其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點)的維修經費由區財政承擔70%、鎮鄉(街道)承擔30%,鄉土建筑的維修經費原則上由鎮鄉(街道)承擔50%、區財政補助50%,百丈、鸕鳥、黃湖和徑山鎮的維修經費原則上由區財政承擔;政府投資的綜合開發項目原則上由項目建設主體承擔。四是規范項目管理。各鎮鄉(街道)要在區文物部門的指導下,嚴格報批程序,規范項目招投標和經費使用,有計劃、有重點地做好文物維修保護工作。五是強化宣傳教育,使群眾充分認識到實施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勵民間力量廣泛參與,自行出資保護修繕保存尚好,且具有一定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鄉土建筑。
這項5年計劃通過對全區不可移動文物的維修、保護、管理、利用,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充分發揮文物的社會效益,形成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相協調的良性循環,使歷史文化遺產成為余杭“文化名區”、杭州“文化名城”和浙江“文化大省”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后每年再投入2000萬元保護文物
根據意見,余杭區政府將調整和充實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并成立區文物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區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區長擔任,副主任由區分管領導擔任,文化、財政、發改、國土、建設、規劃、人事、公安、農業、水利、環保、旅游、交通、宗教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建立文物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文物保護工作重大問題和有關政策的落實措施,統一協調文物保護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余杭區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管理,確保全區各級各類文物安全。區財政除原有2000萬元文體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外,每年再安排2000萬元,主要用于全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的維修及歷史文化名鎮(街區、村落)、優秀鄉土建筑的修繕、日常維護補助及表彰獎勵等(良渚遺址除外)。遇有大型文物保護項目,以項目單列方式另行安排。各鎮鄉(街道)要根據需要,每年安排相應的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轄區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鄉土建筑的安全。
重新公布76處 文保單位(點)保護范圍
余杭歷史悠久,地下地上文物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4處,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40處,杭州市文物保護點28處。近年來,余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全區各鎮鄉(街道)和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全區文物保護工作成績斐然。2009年12月22日,余杭區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并作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市、區)唯一代表在北京表彰大會上作典型發言。
隨著文物保護工作的深入,前期公布的文保單位,有的已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有的因受當時客觀條件限制,至今尚未劃定,給各級文保單位(點)的保護工作帶來不便。余杭區文廣新局會同建設、規劃等部門協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要求和文物工作“四有”標準,重新進行劃定全區76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切實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