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整體保護中東鐵路沿線歷史建筑
admin
2010-03-19
來源:景觀中國網
提案中說,中東鐵路沿線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筑和各類文化遺存,構成由鐵路串聯起來的一道綿延數千里的文化景觀線,見證著沙俄殖民、中蘇共管、日本侵華、人民鐵路等百年歷史風云,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由于當年沙俄殖民者要實現長期殖民擴張計劃,對中東鐵路沿線歷史建筑精心建造,許多建筑設計精美,功能完善,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洛克風格、俄式建筑、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筑都不乏精品,很多建筑形式在俄羅斯境內都已經難尋。縱觀我國現存20世紀鐵路遺產,橫貫四省區的一整條線路能夠成系列
黑龍江日報曾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開辟“中東鐵路沿線歷史建筑追蹤”專欄,系統詳盡地報道了其現狀。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單霽翔等人,以黑龍江日報系列報道為基礎,提案建議整體保護中東鐵路沿線歷史建筑。
提案中說,中東鐵路沿線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筑和各類文化遺存,構成由鐵路串聯起來的一道綿延數千里的文化景觀線,見證著沙俄殖民、中蘇共管、日本侵華、人民鐵路等百年歷史風云,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由于當年沙俄殖民者要實現長期殖民擴張計劃,對中東鐵路沿線歷史建筑精心建造,許多建筑設計精美,功能完善,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洛克風格、俄式建筑、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筑都不乏精品,很多建筑形式在俄羅斯境內都已經難尋。縱觀我國現存20世紀鐵路遺產,橫貫四省區的一整條線路能夠成系列地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已經十分罕見。
中東鐵路沿線文化遺產種類豐富、數量眾多,但保護形勢十分嚴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鐵路升級改造的實施,與中東鐵路有關的歷史建筑有的已經消失,現存的歷史建筑保護狀況也不容樂觀。為加強中東鐵路文化遺產保護,全國政協委員單霽翔等建議:
一、黑龍江、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區人民政府應當積極履行文物保護職責。對于有文物價值的建筑物、構筑物,相關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并核定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村鎮街區,要積極申報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并依法采取保護措施;對于中東鐵路沿線現有的文物要加強保護,消除安全隱患,維護文物尊嚴。
二、鐵路主管部門和四省區人民政府應當增強科學發展觀念和文物法治意識,在鐵路改造和基本建設立項前,應當充分征求文物部門意見,并依法保護歷史建筑及其環境風貌。同時,對現有的文物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保持其生命力。
三、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和四省區人民政府要樹立中東鐵路整體保護理念。中東鐵路因其鐵路遺產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在全國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唯一性,具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應當加強研究和協調,盡可能將中東鐵路整體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四省區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中東鐵路文化遺產價值,增強保護意識,積極參與保護行動。
新聞鏈接
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1897年8月開始動工興建,1903年2月全線竣工通車。這條鐵路的干線西起滿洲里,經哈爾濱,東至綏芬河,支線則從哈爾濱起向南,經長春、沈陽直達旅順口,全長近2500公里。先后被俄羅斯、日本、前蘇聯占領、管理和使用,1952年中東鐵路全部收歸我國政府所有。中東鐵路既是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見證,也為新中國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中東鐵路沿線很多建筑設計精美,功能完善,融合了西方建筑風格,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