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柴湖實踐成功拯救濕地
admin
2010-03-12
來源:景觀中國網
湖泊告急
“千萬不能再拖、再等了!”王樹義說。
日前,有著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漢大學環境法學教授雙重身份的王樹義,在湖北省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呼吁加快該省
湖泊告急
“千萬不能再拖、再等了!”王樹義說。
日前,有著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漢大學環境法學教授雙重身份的王樹義,在湖北省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呼吁加快該省湖泊保護立法。早在1996年,湖北省水利廳即著手有關湖泊管理立法的調研、起草工作,15年后,法規仍未出臺。
造化偏愛湖北,恩賜千湖給這個長江中游的省份。據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環境災害研究室主任杜耘介紹:“上世紀50年代,全省共有大小湖泊1066個,總面積7000多平方公里。”而今,“千湖之省”已名不副實,2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17個,近50余年間年均消失15.1個。
洪湖是湖北省內最大的淡水湖,1951年洪湖水面760平方公里,現在縮至348平方公里,不及當年的一半。從總面積來看,湖北境內現存湖泊2400多平方公里,僅有上世紀50年代的30%左右。湖泊水環境也不容樂觀。杜耘告訴筆者,對湖北29個主要湖泊1570多平方公里的水體質量評估表明,約60%為IV、V類、劣V類水,幾乎所有湖泊都為中、富營養狀態,其中富營養型湖泊12個,面積為330多平方公里,占總評價面積的20%以上。
過度圍欄養蟹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而水產品價格相對穩定,湖區農民紛紛棄農從漁。洪湖周邊每畝精養魚池養蟹純利在2000元以上,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效益的10倍以上,不少漁民靠養蟹蓋起了樓房。
官方統計,截至2004年底,洪湖的圈養面積達全湖的70%。世界自然基金會武漢辦公室的調查顯示,洪湖90%左右被圈養,僅圍網的竹竿就達1500萬余根,網片達幾十萬噸,整個湖面支離破碎,湖水逐漸色暗發臭,湖畔鄉鎮的日常用水也得不到保障。
“如果說過度圍欄養殖是目前洪湖面臨的主要問題,那么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根源則是無序的多頭管理。”世界自然基金會武漢辦公室雷剛介紹,1996年,湖北省洪湖市成立洪湖濕地(縣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晉升為省級。與此同時,洪湖有關水利、公安、林業、環保、旅游、航運等方面的管理職能分別由不同級別不同部門的管理單位行使,形成多頭管理局面。
洪湖境況是諸多濕地的一個縮影。“為扭轉洪湖生態惡化的趨勢,2003年,洪湖濕地保護與恢復示范區工程正式啟動。”雷剛說,這項工程名叫“陽柴湖濕地恢復工程”。
陽柴湖試驗
洪湖市螺山鎮,地處洪湖濕地保護區西南角,是洪湖湖中的一個小土墩圍墾起來的湖中村。村里有漁戶132戶,可供捕撈作業水域是方圓5000畝的陽柴湖。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圍湖大戰”波及陽柴湖,湖面轉包給8戶漁民,水面一分為八。起初幾年,憑著水質優良和天然水草豐富,8戶漁民得利豐厚。但好景不長,隨著水草日益枯竭、水質下降,漁民們不僅沒賺錢,反而“小投入小賠本,大投入大賠本”。
200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和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陽柴湖開始了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示范工作。大量前期調研和科學分析表明,陽柴湖問題主要是因為高強度的螃蟹養殖導致了湖中一條關鍵食物鏈的中斷:小魚—浮游動物—藍綠藻(浮游植物)。
為了恢復這條食物鏈,陽柴湖撤除了圍網和竹竿,清除地籠,還人工種植水草,合理區劃示范區,并修建觀鳥步道和觀鳥屋,調整了養殖結構——徹底改變單一螃蟹養殖為多種水產品并舉的綜合養殖模式,增加捕食性魚類如鱖魚等來優化食物鏈的結構,維持湖泊中微生物、水草、魚類等的相對平衡,從而達到穩定湖泊濕地生態系統的目的。
雷剛介紹,實踐證明,這一做法不僅使濕地生態系統受益,老百姓也同時受益,因為多樣化的水產品結構增加了其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穩定的水環境提高湖泊的可持續性。經過兩年的努力,到2005年時,陽柴湖示范區的水草逐漸恢復,水質明顯改善,濕地恢復效果顯著,遷徙候鳥回歸,國際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小天鵝等水鳥重現洪湖。
2006年,洪湖被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幾年前的陽柴湖試驗的成功,給當下一些濕地的保護不無啟示。“保護及時、方法得當、適當投入,生態恢復的前景是可觀的。除了監控已被嚴重破壞的區域,還應加強對尚具有較強恢復能力的區域的保護,其保護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的。”雷剛說。
家住洪湖市萬全鎮的馬勛燦老人說道:“以前的湖區到處可以看到野鴨,漁民自由地在湖區喂養各種魚類。后來湖區基本上沒有水草和蘆葦之類,野鴨也基本沒有了。現在湖區有專供行船的水道,有一塊水域專門用來喂養魚類,還有幾塊地方作為旅游區。每年的龍舟賽吸引不少人來觀看。咱洪湖又熱鬧起來啦!”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