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致力于城市扁平化
admin
2010-01-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巴黎及其周邊地區被視為全球大都市城市化比較成功的典范之一。從城市規劃到社會管理,巴黎市及巴黎大區的有益嘗試和豐碩成果都有可借鑒參考之處。
巴黎及其周邊地區被視為全球大都市城市化比較成功的典范之一。從城市規劃到社會管理,巴黎市及巴黎大區的有益嘗試和豐碩成果都有可借鑒參考之處。
巴黎市的城市規劃傳統由來已久,除少數大廈之外,大多數樓房都不超過10層。巴黎城建法規規定,市內建筑物高度必須與臨近街道的寬度構成一定比例,這也是巴黎市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堪稱“最矮都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巴黎“矮”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從客觀上降低了人口密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的壓力,也減輕了城市醫療、教育和社區等配套服務設施的壓力。另外,巴黎市有意識地把城市分區,將商業區、大學區、公務區和居住區分開,將一些密集辦公的商務區和工業區遷到周邊郊區,較好地緩解了巴黎市中心的交通和配套設施壓力。
目前,商業區、大學區和公務區依然留在巴黎市區內,而商務區已遷至巴黎西郊的拉德芳斯,高新產業園區則建在南郊德伊西市及以南的法國“硅谷”,北郊歐貝維利耶市有歐洲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市場,南郊奧利機場附近則有歐洲最大的生鮮食品批發區。
廣義上的巴黎指的是巴黎大區,下轄巴黎市區及周邊7個省。為了減輕巴黎市區人口壓力,巴黎大區政府近年來加大投資力度,興建公交設施,如新建郊區環城高速公路、延伸地鐵線路和輕軌線路等。巴黎大區政府的主要目的是讓城市保持“矮”身段,擴大功能區的輻射范圍。
在綠化方面,巴黎大區規劃也堪稱楷模。從巴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地圖可發現,巴黎市擁有很多個“肺”。從環城公路起10公里左右的范圍內,面積較大的公園有10來個,分布在各個方向。即便是從巴黎市中心出發,通常駕車不出15分鐘就可找到一片樹林。這也是巴黎市能夠保持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國社會保障系統比較健全。只要有合法身份,就可享受大致相等的福利待遇。法國對外籍人口管理遵循屬地原則,無論是業主還是租賃者,必須提供房屋水電單或租房合同才能辦理身份證件。這一政策的最大好處是客觀上限制了人員的無序頻繁流動,便于各級政府對流動人員進行管理和登記。
在巴黎市及周邊地區城市化問題上,法國一系列專項法律也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法國法律規定,如果開發商要建設一棟商品樓,必須同時配套建設相應的社會福利房(即廉租房),否則開發商無法拿到房建許可證。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貧富分化,因為買得起商品房的人要與住福利房的人相鄰而居,從而避免形成“貧民區”和“富人區”。
近年來,法國城市化進程還呈現出一個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特點。由于法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城市化,全國農村人口僅占總就業人數的10%,因此,政府千方百計地鼓勵年輕人留在農村,避免農村“空殼化”和人口“老齡化”。為此,法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補貼及培訓等多種方式,為年輕人在農村地區就業提供方便。
在法國,政府一方面致力于讓城市“扁平化”,以避免人口密度過大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問題;另一方面,政府通過一系列互助保險和合作社的形式,切實解決農民生活和生產問題,保障農村就業者老有所得、老有所養。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