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舊時佛圖關 (資料圖片)
夜雨寺遺址遭拆除,寺中的大黃葛古樹矗立在工地中央 凌承緯 供圖
昨日,渝中區佛圖關,夜雨寺遺址上正在修建的現代化大樓 首席記者 鐘志兵 攝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
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寫給妻子的詩歌《夜雨寄北》已家喻戶曉,史料記載,李商隱寫這首詩時就借宿在渝中區佛圖關的一座寺廟內。這座寺廟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間,被命名為夜雨寺,上世紀80年代中期被確定為文物點。
今年5月,為修建渝中區職教中心的實習操作樓,夜雨寺被徹底毀掉,昨天,4層高的大樓主體工程已全部竣工。記者昨日從市文物局了解到,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重慶主城共發現兩萬處文物點,在城市發展中,這些文物點亟需真正有效的保護。
夜雨寺已被徹底毀掉
昨天,渝中區佛圖關,一幢4層高的大樓已在夜雨寺原址上拔地而起。正在施工的一名工人告訴記者,該大樓系渝中區職教中心的實習操作樓,主體工程已全部竣工,目前已進入管道安裝階段。
渝中區職教中心校長胡勤勇對記者介紹,今年5月,施工單位將原有的舊食堂拆毀推平后,開始修建這幢23.7米高的新大樓,擬于明年3月建成。
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副總工程師吳濤稱,夜雨寺就位于該職教中心的食堂旁。
職教中心:不知有夜雨寺
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告訴記者,這座以“夜雨”作為寺名、供奉“夜雨神像”的寺廟,早在200年前的史料中就被稱為“巴渝五景”。
吳濤告訴記者,1987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佛圖關上面的夜雨寺被確定為文物點,“我曾親自去看過,它位于當時的114中學的食堂邊上”。
既然夜雨寺是文物點,那么渝中區職教中心為什么要毀掉它來修建實習操作樓呢?
該職教中心校長胡勤勇說,他自2000年在該中心任職以來,從未聽說過學校內有夜雨寺或其遺跡存在,“沒有任何一家單位通知過我們說校內有這些古跡”。
市規劃局:報批手續齊全
隨后,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市規劃局認為該大樓的報批手續齊全,項目場地中原有的夜雨寺、夜雨石等古跡遺存較少,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已于2006年消失。
對這個說法,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則稱,夜雨寺屬于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2007年該所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夜雨寺仍存有少量遺跡,依然具有保護的必要,直到現在夜雨寺依然在他們的文物名單之中。
渝中區規劃局局長胡小華說:“當年編制《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規劃時曾邀請文物、園林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當時文物部門未提供未定級文物的保護清單。”
文管所:溝通協調有問題
徐曉渝說,根據《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與已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一樣,在向文物主管部門報批前,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許對其破壞和拆除。“規劃部門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主動征求文物部門意見,將文物保護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之中,而文物是否已消失也只有文物部門才能決定并對外公布。”
而對于規劃部門的說法,徐曉渝解釋稱,可能是當時在溝通協調等方面出了問題。
歷史
李商隱夜宿寺廟為妻子作詩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劉明華教授介紹說,在學術研究中,有人認為夜雨寺在佛圖關上面,但也有人認為在北碚的縉云山上,這兩種說法至今一直爭論不休,不過持前一個觀點的人較多。
史料記載,李商隱曾于唐大中九年,從巴州前往梓州任職,途經佛圖關時,在此處借宿,并在一個秋雨連綿的晚上伴著孤燈,給遠在長安的妻子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七言絕句《夜雨寄北》。讀后讓人仿佛置身于這樣一個環境: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詩人身邊無一個親密友人,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和凄涼。這淋淋的秋雨讓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
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介紹,《重慶文物總目》上記載,清道光十一年,人們在當年李商隱借宿寺廟原址上建起夜雨寺,它坐北朝南,懸山式屋頂。中為抬梁式結構,兩旁為穿逗式結構。面闊五間19.2米,進深四間,通高5.85米,基高0.8米,門前有垂帶式踏道6級。位置在佛圖關東門——迎慶門內(原114中學內)。
建議
主城兩萬處文物點
應全部向社會公布
昨天,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市主城共發現約兩萬處文物點,它們主要分布在一些較偏僻的角落里,比如在渝中區的牛滴路片區,就發現有7處,它們是李根固故居、劉湘舊居、高顯鑒公館(高公館),以及修建于民國年間的一座鋼筋混凝土碉堡等。
據介紹,目前這些文物點的普查和登記注冊工作早已完成,下一步將請相關文物專家實地考察后加以論證,再根據其價值的大小分類加以保護。
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副總工程師吳濤稱,文物保護單位共分三級,即國家級、省市級和區縣級,對新發現的文物點,首先由文物主管部門登記注冊,然后請文物專家進行評審,確定級別,再加以掛牌保護。
“如果專家論證的結論達到區縣級以上的,必須掛牌加以保護。”吳濤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能毀壞,否則將按《文物保護法》追責。
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介紹稱,如果一個地方有文物點,但需要被開發利用,業主單位必須向當地文物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主管部門出具意見后再請專家進行論證:是原地保護、遷建保護,還是留取資料進行拆除?
他說,如果專家論證其價值較大,就必須原地保護,如果價值一般可遷建保護,如果價值較小,可以留取其照片和文字資料對文物點進行拆除。
佛圖關上的文物點夜雨寺被毀掉了,那么新發現的這兩萬處文物點,今后應該怎樣進行保護呢?
市政府文史館館員、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凌承緯建議,光靠文物部門無法充分保護文物,文物部門可將新發現的文物點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或者交給參與城市規劃建設的相關部門備案審查,讓全社會都來保護我們的歷史文脈。
他說,在城市建設的進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文物保護,規劃部門要及時與文物部門溝通,文物部門充分論證后將意見加以反饋,規劃部門再進行充分的規劃論證。
聲音
黃濟人:
懲罰破壞歷史文化的行徑
昨晚,市作協主席黃濟人聞知夜雨寺被毀掉來修建大樓時,連稱“此舉令人痛心,令人憤慨”。他說,這是對重慶文化底蘊的摧毀,哪怕是一磚一瓦,都是3000多萬重慶人的寶貴遺產和共同財富。
他十分氣憤地說,摧毀夜雨寺來修建大樓,這是對歷史文化的一種拋棄,希望相關部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要讓這種無知行為受到譴責和懲罰。他還介紹說,城市的靈魂就是城市的文化,歷史文化被摧毀,城市也就失去了靈魂。
李元勝:
歷史的痕跡記錄著文化
著名詩人李元勝介紹說,近年來“巴山夜雨”在佛圖關上的殘留場景,一直吸引著重慶文化人,前往佛圖關探訪夜雨寺的腳步重重疊疊。他說,自李商隱之后,贊賞佛圖夜雨的大有人在,不論是較早版本的巴渝八景,還是清人王爾鑒整理的巴渝十二景,佛圖夜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景。佛圖關不只是一座山,它還是一部沉淀著歷代文化人奇思妙想的大書。
雖然夜雨寺現在早已蕩然無存,秋池也埋沒在塵埃之中,但這些歷史的痕跡仍記錄著文化的流轉,“在人們普遍認為歷史文化不夠豐厚的重慶,仍有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之書被忽略。”他稱,我們需要文化建設所需要的從容,對每個個案的從容,不是急功近利的傷害,而是謹慎的心存敬畏的建設。
他同時認為,我們需要及時清點我們城市被忽略的文化家產,尤其是具備“美感、故事與價值”元素的文化家產,“因為它們或許是我們創造有特質的城市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