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公里看汾河”結束篇:106億元,生態修復高“學費”!
admin
2009-09-01
來源:景觀中國網
‘生態汾河’不單是污染治理,光治理污水清理河道解決不了汾河的根本問題。要全面施治,從土、水、山川等方方面面治理。這些點面都治理好了,生態環境恢復了,汾河才可真正清水復流。”省環保廳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說。
“你看這場景,像不像以前農業學大寨的樣子。”8月14日,在臨汾汾河城區段治理工程現場邊上,當地一位大爺對記者說。這可能確實是全省目前規模最大的汾河治理施工現場,幾千工人頂著酷暑,場面浩浩蕩蕩,熱火朝天。按照規劃,三年后這里將建成濱水旅游景區,成為臨汾市民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站在靜樂縣天柱山上,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裝”。兩年多,靜樂縣的天柱山、岑山、風神山共完成綠化面積13000畝,綠化率達到65%,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區域生態環境也得以改善;“孝河是汾河的一級支流,以前這就是人們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生活工業污水的地方。到處都是亂石灘,雜草叢生,特別臟。你看現在!”孝義市民張生民將手指指向新建的勝溪湖森林公園。據了解,勝溪湖森林公園占地1500畝,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投資1.8億元;從去年起,山西開始實施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涉及水利、環保、林業、農業、建設、國土、煤炭、焦化、化工、冶金、造紙、引黃、扶貧等十多個行業和全省6市40個縣(市、區),是目前我省跨越區域最大、實施內容最多、受益面積最廣的綜合性工程。工程分為近期(2年)、中期(5年)和遠期(10年)三個階段。據初步估算,總投資達106.02億元。這就是我們為破壞生態環境所付出的巨額學費。“生態汾河”新聞采訪團所經之地,大都在為修復汾河流域生態環境治山、治水,但記者卻發現,這些為民利民的好工程卻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個別縣市動作遲緩,尤其是洪洞縣,汾河及其支流都污染嚴重,周邊大小污企林立,看不到任何治理的動作。而在運城市汾河流域記者看到,整體荒山綠化等生態建設動作也極小,影響汾河流域的水源涵養能力;同時如果說起汾河流域治理,沿線多數市縣領導都還是在過多地強調資金難的問題。“說明其脫硫電價、排污費、城鎮污水處理收費、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危險廢物處置收費等激勵政策還沒有用足用活,更沒有發揮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基金環境補償機制的作用。”省環保廳副廳長劉四龍表示。從整體上來說,汾河流域生態治理現在仍停留在點上,而如果從河流生態修復整體考慮的話,則必須考慮河流的上中下游相互關系,而不可將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割裂開來,孤立地修復某一區域或某一河段的生態。“流域的自然地理、氣候、地質和土地利用等要素決定著河流的徑流、河道、水沙特性等,這些因素對河流生態系統具有深遠影響。‘生態汾河’不單是污染治理,光治理污水清理河道解決不了汾河的根本問題。要全面施治,從土、水、山川等方方面面治理。這些點面都治理好了,生態環境恢復了,汾河才可真正清水復流。”省環保廳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說。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