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世界各地以城市為單元實踐低碳經濟理念,爭相發展低碳城市。上海、保定等城市,開始低碳經濟示范區試驗。鑒于中國巨大的發展和減排潛力,走低碳城市為主的工業化城市化道路,乃大戰略。
一、建立特區性質的低碳經濟示范省(區)
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急劇升溫,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行動不斷走向深入,低碳經濟理念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關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希望低碳經濟理念能夠迅速成為各級決策者的共識。
除了英國和其他歐盟國家期望以低碳經濟在后工業革命時代繼續引領世界經濟之外,日本憑借其長期積累的能源效率和技術優勢,以及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方面擁有的雄厚技術,提出要把日本打造成全球第一個低碳社會。美國一直非常注重技術進步在未來經濟競爭中的重要性,不斷推動新一代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研發和創新,倡導建立包括國際清潔能源技術基金在內的各種機制,以期在未來低碳經濟競爭中獲取更大的國家利益。
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以城市為單元開始實踐低碳經濟理念,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中國大陸以上海和保定兩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希望從這兩個試點城市的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產品制造與應用等領域中,總結出可行模式,然后陸續向全國推廣。
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的低碳經濟實踐,都是自發地、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先行動起來,但缺乏明確的概念界定、經濟學方法論描述和綜合評價體系。鑒于中國巨大的發展和減排潛力,國際社會迫切希望在中國開展低碳經濟的研究和示范,以分享信息和積累經驗。
事實上,向低碳經濟轉型應該是從產業結構到能源結構的全面優化,以及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變革。2008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和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明確向中國和歐盟成員國政府建議:在中國經濟繁榮的東部和欠發達的西部,探索建立特區性質的低碳經濟示范省(區),使之成為中國低碳化工業進程的國際典范,從而顯示低碳經濟的勃勃生機,其意義不亞于當年的經濟特區。
二、城市爭相打造低碳經濟名片
前,雖然有關部門尚未作出申辦、受理關于低碳經濟示范區的具體規定,但發展低碳經濟、進行低碳試點的呼聲很高。在國內學界和社會力量的積極關注和推動下,目前,除了已經采取行動的北京、上海、保定之外,珠海市、杭州市、唐山市和吉林市等對率先在國內建立低碳經濟示范區和低碳城市已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上海市在打造“低碳城市”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對建筑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從辦公樓、賓館、商場等大型商業建筑中選擇試點,公開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能源審計,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時還將對公共建筑的物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節能運行的能力。
保定市借鑒美國加州“硅谷”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建設“中國電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國家高新區新能源和能源設備產業基礎、區內的國內外知名龍頭企業,打造光伏、風電、輸變電設備、新型儲能、高效節能、電力電子器件、電力自動化及電力軟件七大產業園區。“中國電谷·低碳保定”已成為保定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新亮點與新品牌,為保定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局面。
杭州市提出要在全國率先打造“低碳產業”和“低碳城市”,并將其作為杭州沿江十大新城規劃中環境立市戰略的重大亮點,從而優化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功能。杭州市重點關注城市交通領域,在全國首個推出城市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率先叫響“綠色出行”口號。并且,杭州市承諾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構建“六大交通體系”。
珠海市政協根據珠海市政協委員關于申辦低碳經濟示范區的提案,邀請國內專家和組織到珠海進行考察和評估,認為珠海在經濟基礎、環境現狀、產業結構、土地儲備、人才基礎、對外交流的便利等各方面都具備申辦低碳經濟示范區的條件。珠海市政協據此向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主席建議案,市委書記、市長均已批示,市經貿局、環保局已經著手準備有關的工作方案。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對廣東率先發展低碳經濟做了批示。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已經聯合省發改委、省經貿委、省科技廳、省環保局和珠海市政府辦公室開展聯合調研,共同研究提出廣東省及珠海市率先發展低碳經濟的意見。
各地城市之所以對建立低碳經濟示范區或低碳城市非常熱衷,因為低碳城市名片可以為城市發展帶來眾多機遇。首先,發展低碳經濟與國家正在開展的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其次,發展低碳經濟,通過與節能減排和生態城市建設相結合,促進和協調各地的優先發展領域,強化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第三,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創造國際合作的機會:目前在中歐戰略合作框架下,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是合作重點,歐盟成員國在發展低碳經濟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積極行動,希望以低碳經濟投資和貿易的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第四,低碳經濟的著眼點是未來數十年以“低碳經濟”為標志的新一輪全球競爭。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增強經濟競爭力。
三、低碳城市建設的內涵
中國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制定實施中國城市的低碳發展戰略,加強城市公共治理力度,已是城市重點工作內容,與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經濟不謀而合。具體應如何建設低碳城市?
首先,要明確低碳城市的內涵,對低碳城市進行概念界定,并且科學地界定城市發展邊界,高效地利用土地和能源。
其次,在區域環境和資源約束前導性指標系統的基礎上,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并納入城市規劃體系和考評體系之中。
第三,科學的城市規劃是建設低碳城市的第一步。由于中國的城市規劃帶有剛性的性質,一旦形成和實施就很難改變,因而低碳城市規劃設計應該使城市經濟具有蓬勃發展的活力、清潔的環境質量和生態保護、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筑、清潔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第四,低碳城市的工業產業布局應低碳化、循環化。城市是經濟增長的重點,新型的工業布局可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提供就業機會。實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是低碳城市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和方向。
第五,低碳城市要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和新能源利用。中國的經濟結構勢必要改變,重點目標是改變現有的資源的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模式,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綠色能源”。
第六,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倡導和實施公共交通優先和主導的交通模式。低碳城市的交通戰略可從兩個方面實現: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數量;降低單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第七,發展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當前,人們對綠色建筑還存在一些錯誤認識,比如綠色建筑是昂貴的建筑,是形式呆板的建筑,是僅有綠化的建筑,是高科技建筑,等等。
第八,倡導綠色消費。有關研究顯示,1999-2002年間,城鎮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國能源消費量的大約26%,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為及滿足這些行為的需求造成的。城市應當倡導和實施一種低碳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在維持高標準生活的同時盡量減少使用消費能源多的產品。
● 莊貴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