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景觀中國7月17日訊】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GSD)于2009年4月3日到5日舉行的生態都市主義大會,召集了不同群體的設計工作者、學生、理論家、經濟學家、工程師和環境科學家匯聚于此,探討生態都市主義。與會議主題相關項目的展覽同期舉辦。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默森·莫斯塔法維(Mohsen Mostafavi)作為會議的主要發言人和合作者在開幕演講中介紹了事件的“突破性”,認為生態都市是“一個新的城市設計與規劃發展和實踐重要的模式”。他將這一新的轉變和城市設計方法描述為景觀都市主義的關鍵性理論和實踐,并且與當前在實踐界仍占主導地位的靜態的城市設計方法相比,能“更好地應對動態、多元化的城市化”。
這次會議的舉辦主要圍繞與生態都市主義相關的以下主題:“生產性城市環境、策劃資源、流動性、基礎設施和社會、尺度生態學和生態學工程”。發言者不僅包括學者和設計師,還包括城市政府官員、社會科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等等。關于生態都市主義和城市可持續性的不同觀點有百家爭鳴之勢,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城市規劃提供了多重解讀。事實上,與其他相同主題會議的不同之處是,本次會議探討了城市的活力和多樣性,跨越學科,依據尺度理解生態城市的做法,提供了進行對話的多種機會和預測,并最終執行。主題極具針對性,常引起辯論主持人和與會者之間的共識或探討。
波士頓市長托馬斯·梅尼諾(Thomas Menino),在莫斯塔法維的開幕詞后,討論了波士頓近期的綠化。這個城市已被評為最環保的美國城市。“豆城(Beantown,美國波士頓市的別稱)=綠城”,梅尼諾指出,城市的目標包括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通過生產性的景觀達到更有效的土地利用以及實施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波士頓最先執行的一項新政策,要求所有新建筑符合LEED (美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認證,這將嵌入其區劃代碼。
此外會議期間還通過一個小型的展覽現場展示了奧爾斯頓的哈佛大學校園新的藍圖,該規劃在其城市設計中整合了可持續的生態都市主義,包括公共交通、自行車專用車道的基礎設施以及建筑之間的生產性景觀和更多的高效能源利用。會議次日,比爾·鄧斯特(Bill Dunster)展示了橫跨歐洲和亞洲的不同國家的生態村莊規劃。
作為主旨發言人,大都會建筑事務所( OMA )的庫哈斯介紹了他關于生態和可持續性都市主義的研究。庫哈斯展示了標志性建筑項目圖像,這些項目均是不可持續的城市實踐,包括迪拜厄爾尼諾塔和他在中國北京設計的中央電視臺大樓(CCTV)。值得注意的是,迪拜和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大規模的(生態不可持續的)城市化。雖然迪拜的發展因為目前的經濟衰退而放緩,而在中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建設步伐有所放慢。中國從擁有20%的城市和80%的農村土地轉變為目前的50:50的分配,根據預測這一比例到2020年將變為80%比20%。直到幾年前,中國的糧食還是自給自足,但最近已開始進口糧食。庫哈斯展示的上述標志性建筑沖破了天際線,作為一種極具煽動性的挑戰,我們確實需要重新評估目前建筑和城市規劃的做法,并確定生態都市主義的新范式。中國景觀設計師俞孔堅強調了這一點,他通過引用在中國農歷新年因煙花爆竹起火而關閉的TVCC大樓這一事實,探討了在中國的城市化相對于環境和生態,其建筑及城市的不可持續的做法。俞孔堅作為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和土人設計公司的創立者,他對于中國政府當前不可持續的的城市化開發進程一直非常直率坦言,與當下那些被他稱之為“裝飾性的城市和景觀”相對,他提出了與農業白話景觀相適應的生產性城市景觀 。
會議的閉幕討論題為“下一步如何?”,包括9個專題辯論,探討不同的觀點和跨學科的方法,并最終將生態都市主義付諸實踐。
本文由景觀中國獨家編譯,如有轉載,敬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