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地震博物館主體將建在原北川中學校址,四座守望塔將設在中心祭奠園和北川墓園四周。
北川叫停地震遺址游,原因之一是為建地震遺址博物館讓路。4年后,一個由北川中學遺址、北川縣城遺址、唐家山堰塞湖等知名地震節點組成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將與世人見面。屆時,坐空中索道,就可直上唐家山堰塞湖……近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項目策劃組提交專家組審定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方案設計》(以下簡稱《方案設計》)已原則通過,建設資金一經劃撥,將即時開建。
核心區在哪里?縣城作遺址博物館在任家坪
整個地震遺址博物館項目由遺址區和博物館共同組成,《方案設計》將北川遺址博物館規劃范圍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核心區、控制區和協調區。建議縣城和任家坪都應納入保護的核心區,其中縣城整體作為遺址區,博物館設在任家坪。
任家坪雖距縣城約2公里,但因北川中學教學樓整體坍塌,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同樣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跡。《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理由,將規劃核心區定為遺址博物館項目主體功能范圍,包括縣城范圍地震遺址和任家坪地區。具體由三部分組成,包括任家坪地震博物館及綜合服務區,北川縣城遺址保護區,次生災害展示和自然恢復區。
控制區既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區,主要包括核心區周邊主要次生災害發生區域。通過生態修復,這一區域將構成核心區整體環境的背景。控制區域為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區以外約1公里的范圍,并考慮周邊居民點分布、自然流域劃分等因素。
景觀怎樣修復?以潛在影響采取不同對策
《方案設計》指出,地震遺址博物館景觀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山、水城景觀系統,具體可分為周邊山體景觀面、縣城遺址景觀帶、龍尾山景觀帶、堰塞湖景觀帶等,主要景觀節點有三倒拐、河流交匯處、龍尾山等。任家坪、縣城遺址、唐家山堰塞湖,是組成地震遺址博物館的3個核心地塊。
山體景觀面以山林保護為主,滑坡冊體根據其對遺址潛在影響程度采取不同的對策,人工修復或自然恢復等;縣城遺址景觀帶由任家坪與縣城遺址組成,以原真性、系統性為原則;龍尾山景觀帶是遺址博物館標志性景觀;堰塞湖景觀帶以多種地質景觀、水中森林、峭壁峽谷為特色;縣城遺址河流景觀帶以灘涂景觀、河岸景觀生態修復為主。
地震遺址博物館高山峽谷、地震遺址、羌族文化交相輝映,將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震遺址博物館、地震教科書。以期讓前往者閱讀自然、閱讀文化、閱讀歷史。
要花多少錢?占27平方公里投資23億
《方案設計》所指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控制面積為27平方公里,整個項目投資估算約為23.45億元。估算范圍主要包括任家坪和縣城遺址及周邊水文、地質災害治理直接相關的區域。
博物館建設分為形成期、發展期、完善期3個階段。從2008年至2010年為形成期,以遺址縣城、遺址現場整體保護為重點,包括任家坪北川中學遺址和縣城遺址,同時建設地震博物館和任家坪及縣城北部服務中心。發展期從2010年至2011年,以完善遺址博物館項目內部重要參觀點及周邊環境為重點,建設縣城內集中的祭奠場所,修復龍尾山整體生態環境,建設過境交通。完善期從2011-2012年,以唐家山次生災害展示和自然恢復區為重點,恢復、重建省道302線,在控制區和協調區內進行整體生態環境培育和生態安全建設。疏通周邊山區道路,建立完整的救災網絡,建設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
配套服務怎么樣?6個服務點覆蓋整個區域
遺址博物館服務設施系統由任家坪、縣城以及堰塞湖3部分區域組成,為游客提供引導、休息、紀念、購物等基本服務,總計有3個服務中心、6個服務點。服務設施分為旅行、游覽、購物以及其他類等4個大類。
服務中心涵蓋了對外交通轉換、游客中心、休息購物等綜合性功能,服務容量較大;服務點規劃較小,通常提供電瓶車轉換,祭奠、紀念品購買、飲水休息等若干功能中的一項或其中幾項。任家坪將是遺址博物館的主入口,大量客流將從此地進入,是各類服務設施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縣城遺址區內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商業設施、解說系統設施外,東入口將設置一個去桂溪旅游區的換乘中心。規劃建議以禹里鎮為依托,通過水上交通實現唐家山堰塞湖對外聯系。
核心景點·唐家山堰塞湖
“水陸空”并進唐家山
唐家山堰塞湖曾是抗震救災的焦點,未來,這一區域的主題是永恒的自然,地面交通、水上游線及空中索道等多種旅游方式都可游覽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災害展示與自然恢復區主要位于北川縣城與唐家山堰塞湖之間,沿302省道及湔江分布,主要景點有堰塞湖抗震救險紀念館、次生災害展示與紀念公園、唐家山自然風光與羌族文化展示區。省道302作為任家坪與縣城保護區的主要地面道路,并向西延伸與禹里聯系,成為水上旅游線路的重要補充。規劃修建自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利用索道形成俯瞰和眺望整體環境的視角。
《方案設計》建議保留苦竹壩壩址及周邊部分原有設施,對壩體進行工程除險后,在壩址上建設堰塞湖抗震救險紀念館,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次生災害紀念公園位于苦竹壩壩址與唐家山堰塞區之間,紀念因次生災害而消失的村落。唐家山自然風光與羌族文化展示區位于唐家山堰塞湖盡端,設置碼頭、服務中心,通過水上游線與禹里相連。[NextPage]
核心線路·東西環線
“蝴蝶”旅游線飛進四川旅游網
《方案設計》考慮遺址博物館對地區發展帶動作用,建議拓展遺址博物館的直接影響區,為遺址博物館設計了東南西北4個入口、東西兩條“蝴蝶狀”的環線,融入四川旅游網絡中。
南入口為主入口,任家坪為主服務中心,從成都、德陽、綿陽來的游客可以從這里進入;東入口位于縣城遺址北端105省道起點處即次服務中心,九黃東線、藥王洞景區、猿王洞景區游客可以從這里進入遺址公園;西入口以禹里鎮次服務中心為依插,九黃西線、小寨子溝方向來的游客,可以從這個入口進入;北入口以漩坪鄉為依托,與北川旅游北環線相接,漩坪鄉是未來唐家山堰塞湖游船上游停靠點———次服務中心,游客在這里換乘集散。
東西雙環線均分為兩個層次:
東環線:一是任家坪—縣城遺址—茅壩村—沙壩村—楊柳坪—青巖子—景家村—任家坪;二是任家坪—縣城遺址—茅壩村—黃家壩(桂溪旅游區)—通口鎮—擂鼓鎮。
西環線:一是任家坪—縣城遺址—唐家山堰塞湖—禹里鎮—擂鼓—任家坪;二是任家坪—縣城遺址—唐家山堰塞湖大壩—筲箕灣—西山坡—任家坪。
根據系統設計中的旅游線路規則,分別為遺址保護區設置了2小時、4小時、6小時3種游線。即任家坪至縣城遺址環線為2小時游線;任家坪至縣城遺址的各主要主題展示區、展示點為4小時游線;任家坪至縣城遺址、龍尾山、羌族文化或任家坪至唐家山堰塞湖、苦竹壩遺址為6小時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