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海珠橋南:建地標大酒店
《海珠橋南廣場地區舊城改造規劃方案》中,現在是某技工學校位置,屆時將要建造一座海珠區地標性酒店。
在《海珠橋南廣場地區舊城改造規劃方案》中,海珠橋南廣場有望變身新的“城市花園”,而珠江與江南大道交匯處將參考白鵝潭模式,建造一座標志性的商務酒店。
濱江綠地拓展成公園
目前,海珠橋南下橋處兩旁是一片低矮破舊的房屋,道路狹窄,南往北的上橋位置僅有兩條車道,加上江南大道與南華中路交界處有一個較大轉盤,使得該處常常出現塞車情況。新的規劃方案中設想在開放空間上拓展廣州傳統中軸線,形成一個可感知的空間效果,使濱江綠地相應地拓展成一個濱江公園。
據介紹,綠地廣場建成后人均綠地面積達4.5平方米,廣場由大草地、密林、游園以及園林等不同層次公共綠地組成,全面對外開放,供周邊居民休憩。
濱江路將建親水平臺
規劃區內有著較長珠江岸線,根據規劃部門意見,此區域內應當充分利用良好的江景,在濱江路一帶新建游船碼頭,使得珠江游船可以在此停靠,居民也可以通過親水走廊及觀景臺欣賞珠江美景。
根據規劃方案,位于濱江中路的這一帶珠江岸線將由硬質岸線、生態岸線以及親水平臺組成。硬質岸線即目前濱江路沿線的人行通道,市民可直接鄰近江水,提供多種舒適步行與運動場所,以及休憩設施;生態岸線是從自然植被到珠江水面的過渡,有利于河岸環境的改善,塑造綠色的濱海景觀。親水平臺則提供憑欄遠眺和休憩的設施,讓人們更親密地接近河流,使景觀更加活潑生動。
海珠橋南建地標性酒店
記者從規劃圖上發現,在綠化廣場的東側,即珠江與江南大道的交匯處將建造一座超高層建筑,是海珠區的制高點,同時參考白鵝潭模式建設具有標志性的商務酒店,增加這個地區可識別性。而在該標志性酒店東側,還將新建一座全新的“回”字形建筑,作為海珠區的新圖書館。
拆遷方案
拆遷居民可以原址回遷
規劃方案中,海珠橋南廣場改造項目分兩期開發,自有產權的居民可選擇回遷,并保護本地原住民及維持原有社區鄰里關系,適時提供居民就地購新房房源。海珠區規劃分局根據時間順序不同,分為兩個方案提供兩種開發模式供市民討論:啟動江南大道東北側地塊開發,在此處建設安置小區,以適應居民就地回遷;開發江南大道西南面地塊,打造更加宜人回遷住宅,同時兼顧部分濱江環境建設和增加區域的商業面積。
據介紹,經初步摸查,海珠橋南廣場地段現狀公共綠地匱乏、公共服務設施不足,建筑密度達72%,容積率約1.77,房屋多以3層以下私房為主,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昨天,記者走訪該地區,發現海珠橋南地區的建筑沿襲廣州傳統竹筒屋的形制和風貌,沿街尤其是同福東路一帶多為嶺南傳統建筑——騎樓,底層多為配套商業,生活氣息濃厚。走進內街小巷,街區內巷道四通八達,巷道空間尺度一人,但稍嫌狹窄,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周邊缺少公共活動空間兩三層高的住宅大多破損嚴重。目前,該區約有1.5%的危破房。
補償方案
不低于城區一手樓價
規劃方案中,設計者就將來新社區建設提供兩種住宅模式:街坊圍合式以及商住綜合體,由市民自行選擇。街坊圍合式由數棟高低不一的住宅樓圍合組成,中間自然形成的街區花園是結合地下一層停車設計的街區綠化;商住綜合體則由兩棟商住一體的高層住宅組成,1~4層為商業層,可設置超市、商店、作坊、會所等功能。
除回遷原址外,更讓拆遷居民關注的是改造后的新居環境。規劃方案對于居民居住模式提出多種面積的戶型方案,政府還將成立海珠橋南廣場舊城改造地區拆遷管理委員會,專門專人負責拆遷及協調事宜。
“什么時候正式實施啊?”昨天,不少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關注改造項目何時進行。海珠區規劃局透露,目前,改造項目還處于規劃方案的編制階段,審批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充分考慮相關政策、資金、市場及居民意愿,有利于加快改造項目的進展。
對于居民拆遷補償方案,海珠區危房改造辦相關負責人說,海珠區政府將平衡涉及改造地區的各方經濟條件,在廣州日前出臺關于舊城改造補償方案的基礎上,出臺相關拆遷補償方案,原則是將“不低于城區一手樓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