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蔓延:讓城市不再瘋狂
admin
2008-09-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如何通過科學規劃完善城市功能?如何處理好城市經濟增長與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如何協調城市居民與城市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剛剛結束的第44屆國際規劃大會暨200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國內外的知名規劃設計師齊聚中國大連,圍
如何通過科學規劃完善城市功能?如何處理好城市經濟增長與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如何協調城市居民與城市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剛剛結束的第44屆國際規劃大會暨200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國內外的知名規劃設計師齊聚中國大連,圍繞非蔓延式城市增長這一核心主題,就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展開探討。
“怪圈”思維與城市的瘋狂
當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受到“攤大餅”式城市發展模式的困擾。“攤大餅”通常是指城市中心區迅速向四周擴大,中心城急劇擴張,城鄉結合地區的農業土地被迅速變成城市土地,最終導致環境惡化、交通擁堵。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紀50年代的北美。由于城市的非理性擴張,城市中心逐步衰落,社區日益消逝,市民對汽車的依賴日趨嚴重,最終導致美國人均能源消耗數倍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些年,我國也出現了這樣的城市發展趨勢——人多了,擴大城市;城市擴大了,再引進人口。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城市像“攤大餅”一樣越“攤”越大,由此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污染、犯罪、交通擁擠、居住條件下降等。以北京為例,北京城市中心區以每年2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擴張,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六環路的修建使得城市沿同心圓方向攤開了“大餅”。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首都的自然生態和鄉村生態將受到嚴重威脅。無數事實證明,無限度拓寬道路、擴張城市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解決城市人口擁擠、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問題,還誘發了地價上漲、城市管理難度加大、治安環境日趨惡化等許多“城市病”,最終形成城市發展的“怪圈”。
出席第44屆國際規劃大會暨200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的專家學者,就城市蔓延經濟學、公共交通、抑制城市蔓延的理念和政策、大都市管理、生態管理與文化傳承、間于城市蔓延和緊湊城市之間的城市形態等六大議題展開了專題討論。
生態文明與城市的未來
由于城市的非理性擴張,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問題:水資源短缺日趨嚴重,生活污水和垃圾大幅增加,廢氣與噪聲污染愈演愈烈,許多城市污染物排放已大大超過了環境容量,城市生態系統逐漸遭到破壞……此時,如何構建城市生態文明,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當前的生存狀態,而且直接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
200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的會議主題是生態文明視角下的城鄉規劃,議題包括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化、城鄉統籌發展、城鄉規劃管理、城市文化、城市安全、住房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空間發展、綜合交通、風景環境規劃、新技術應用等。讓城市發展從瘋狂走向理性,讓人類活動與城市發展相契合,成為全體與會專家共同的愿望。
非蔓延式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針對“怪圈”思維下傳統城市發展模式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另外一種城市發展模式——“串葡萄”模式。“串葡萄”發展模式是指大城市四周的小城鎮伴隨著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提升,逐漸增強吸納人口和擴大就業的能力,形成一串各具風格、特色鮮明的衛星型城市帶。隨著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數量不斷增加,面積不斷擴大,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成為很多城市共同的需求。
在第44屆國際規劃大會上,專家就城市非蔓延式增長這一問題,介紹了美國的經驗。過去10年,為了應對城市的瘋狂蔓延,北美出現了“精明增長”的發展思潮。“精明增長”是指住宅區、辦公場所和商貿用地交錯布局,都集中在城市中心。這種開發模式占地少,有助于縮短交通里程,減少小汽車的使用,可以保護綠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農田,應當為眾多發展中城市借鑒、推廣。
大連給世界一個答案
土耳其規劃專家奧提諾克·艾美加在到達大連后,深深喜歡上了這座美麗的城市。談到城市規劃理念,他認為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面臨人多地少局面的情況下,城市規劃必須更加注重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
法國規劃專家杰斯·弗朗西斯認為,從世界角度看,港口最終都慢慢搬遷到遠離城市的位置,歐洲的許多沿海城市就呈現出這樣的發展規律。這樣可以給城市騰出空間發展經濟,大連現在的港口搬遷計劃就是一項很好的城市規劃。
對于大連未來的城市規劃,聯合國人居署官員沈建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一個城市的規劃不應該局限于5年、10年之內,落腳點要放得更長,要考慮到20年甚至50年之后,以免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同時,城市規劃要體現環境與人的和諧。以廣場、道路規劃為例,就是要通過合理規劃使車顯得少些。
在全世界都面臨著城市非理性擴張的今天,尋找一條生態環保、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道路成為人類共同的心愿。國際規劃大會第一次走進中國,期待能夠破解更多的城市發展難題,給人類留下更多的寶貴財富。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