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老房子、舊房子、新房子的困惑
admin
2008-05-05
來源:景觀中國網
“9·11”恐怖襲擊摧毀美國世貿雙塔,原基址僅存一段直跑樓梯。“9·11”當天,數百人從這段樓梯逃生,它成為“9·11”的惟一物證。然而因為阻礙了新辦公塔樓的興建,這段樓梯
“9·11”恐怖襲擊摧毀美國世貿雙塔,原基址僅存一段直跑樓梯。“9·11”當天,數百人從這段樓梯逃生,它成為“9·11”的惟一物證。然而因為阻礙了新辦公塔樓的興建,這段樓梯的去留引發爭議。最終結果是,樓梯被遷至“9·11”國家紀念館和博物館所在地。
這段樓梯的命運折射了二十世紀遺產保護的一大難題:如何保證二十世紀遺產在“新房子”面前,不被當成“舊房子”處理掉?
不少決策者和建筑師認為,傳統文化遺存和建筑形式無法為新時代服務,需要進行摧枯拉朽的改造。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房屋建筑的平均使用年限不到30年。建筑之所以“短命”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們不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二十世紀的建筑遺產。在當前建設大潮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二十世紀遺產在城市廣場建設、城市道路拓寬和城市舊城改造中被拆毀。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大批二十世紀遺產將繼續遭遇拆除的厄運。
在這種情況下,用法律保護二十世紀遺產成為必然的選擇。正如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所說:“實踐證明,如果缺少必須的法律保護,遺產資源遭受破壞的現象就可能隨時發生。”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呂舟也認為:“對于仍然處在高速城市化過程中的中國,二十世紀遺產保護亟需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法律和保護體系。”
另一個難題則是遺產之間的“兄弟之爭”。由于以往的城市建設中長期忽略保護古城風貌,導致現代建筑嚴重破壞了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可視性景觀。如何處理“老房子”和“舊房子”的關系,同樣是許多老城市在遺產保護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總規劃師王景慧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天寧寺的舍利塔是北京城內現存最古老的一座遼代古塔。而緊靠寺廟西側的北京第二熱電廠,始建于1976年,其廠房和180米高的煙囪與遼塔極不協調,曾受到國內外專家的批評。目前工廠已經停產搬遷,可這煙囪是留是拆?
從保護古代文物來說,拆的理由很充分:當初工廠選址在古塔旁建煙囪就是錯誤,只有拆掉它,恢復古塔原貌,才是最佳的方案;可是從保護二十世紀遺產的角度看,煙囪是過去一個工業發展的時代留下的標志性工業遺跡地標,把它作為工業遺址保留就是在保留北京城市的工業發展史。建它是錯誤,但要拆它,又是不是錯誤呢?有專家就此指出:既然它已經建起來了,存在了30年,它也是歷史,也應該得到保護。留下它,告訴我們的后人,我們的城市發展曾經出現過的失誤。
“從古到今,文化的發展演變形成一條完整的鏈條,”單霽翔說,“在20世紀剛剛過去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從文化傳承的高度看待那百年中的文化遺產。不要我們剛剛轉過身,文化鏈條就在身后發生斷裂。”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