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國遺跡定保護圈 “宮署”建控帶延伸
admin
2008-03-1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南越國遺跡保護規劃》正式公布實施。記者昨日獲悉,該規劃敲定了南越國宮署、南越王墓、南越國木構水閘等三個南越國遺跡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及具體保護措施。與之
《南越國遺跡保護規劃》正式公布實施。記者昨日獲悉,該規劃敲定了南越國宮署、南越王墓、南越國木構水閘等三個南越國遺跡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及具體保護措施。與之前的公示版本相比,新實施的南越國宮署的建設控制地帶比以前有所延伸。
宮署建控帶延伸
近日公布實施的《南越國遺跡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市文化局和市規劃局共同編制,已經過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批準,保護范圍具體包括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等三處遺跡。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第一個封建王國,趙佗在公元前204年建都城設在番禺(今廣州),廣州成為嶺南地區的第一個古都。
根據《規劃》,南越國宮署遺址的保護范圍(右圖)為:東至城隍廟(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內)15米規劃路(忠佑大街西側)西邊線;南至中山四路規劃車行道南邊線;西至北京路東邊線;北至原兒童公園北圍墻處規劃路南邊線。
與去年5月份向市民公示的建設控制地帶(北邊線的梯云里段向外延伸50米;兒童公園后墻和省財政廳以南段與保護范圍邊線重疊)相比,近日正式公布實施的建設控制地帶范圍更廣。南越國宮署的建設控制地帶為:東南從保護范圍邊線向東延伸11米;南從保護范圍向南延伸25米;北從原兒童公園北圍墻處規劃路南邊線向北延伸5米;其余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0米。
對于南越王墓,《規定》劃定的保護范圍為:南越王墓周邊回廊圍合區域;保護內容為已經公布批準的南越王墓本身及組成部分;其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解放北路,西面、南面均以象崗山路為界,北至文博樓。
而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保護范圍則為光明廣場內遺址保護區范圍,即光明廣場內部負一層的文物遺址玻璃保護罩及周邊展示空間所覆蓋地帶;其建設控制地帶為:光明廣場負一層空間;光明廣場東側與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寺相連區域。
遺址再建須勘探
《規劃》指出,在南越國宮署和南越王墓遺址的保護范圍內,除因文物保護和展示需要建設必要的構筑物外,原則上不再進行其它建設工程,不得進行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設,地面以綠化為主;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保護范圍內,所有的建筑與環境均要按文物保護法的要求進行保護,必要的修繕應在專家指導下按原樣修復,并嚴格按審核手續進行。
另外,對于在遺址的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進行的建設工程,《規定》表示,施工前必須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不得破壞遺址的歷史風貌;設計方案應當經國家文物局同意后,報市規劃部門審核批準。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