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圣殿重塑輝煌
admin
2007-12-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佛山祖廟百年大修正式開工 2007年11月21日11時30分,老工匠余師傅在萬福臺頂揭下一片瓦,拉開了佛山祖廟108年來第一次全面修繕工程的帷幕。具有900多年歷史的祖廟將在
佛山祖廟百年大修正式開工
2007年11月21日11時30分,老工匠余師傅在萬福臺頂揭下一片瓦,拉開了佛山祖廟108年來第一次全面修繕工程的帷幕。具有900多年歷史的祖廟將在兩年后擁有更健康的“體質”。
百年大修:祖廟傳統文化回歸
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的祖廟,最近一次大規模修繕距今已有108年。百年滄桑,帶給它的是屋面開裂、下滑,墻體嚴重傾斜開裂,建筑藝術構件受損毀等問題,讓全面修繕工程迫在眉睫。
祖廟是千百年來佛山人心中的圣域,這里濃縮了佛山的歷史、文化。中國社會經濟史和明清經濟史學者、佛山史專家羅一星曾在接受新聞界記者采訪時說:“祖廟是國寶,是探究工商城鎮文化、佛山地方文化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范本。”他認為,修繕祖廟是重新感受、認知、回歸其傳統文化的凝聚力與精髓的過程,是用有價的力量去尋找無價之寶。
此次修繕工程由佛山市政府全額撥款。“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藝,最好的管理,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祖廟全面修繕任務!”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志容用三個“最好”表達了該市市委市政府對祖廟全面修繕工程的支持與信心。
祖廟全面修繕工程包括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單體的維修,預計用兩年時間完成。
修繕將嚴格依據“不改變文物原狀”與“四保存”原則,達到修繕后不降低文物價值,在自然條件下建筑主體結構100年內不需再作修繕的目的。
“這不僅僅是一次修繕。”佛山市文廣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修繕的同時,還將有一系列科研成果問世。如與佛山科技學院合作的“數字祖廟”、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的祖廟建筑藝術研究等課題,這意味著此項工程更是一次全面研究祖廟歷史、文化、建筑藝術等的系統工程。
祖廟修繕期間,邊修繕邊開放,市民可照常游覽祖廟。分區域修繕會影響某個局部的觀看,但會用原樣大的噴繪圍在修繕區域,把對游客的影響減小到最少,并會盡量減少對春節游客高峰的影響。
修繕技藝:五項新技術解決祖廟修繕難題
今年5月通過省級成果鑒定和項目驗收的五項文物建筑修繕關鍵技術將根據修繕工程的具體情況應用到祖廟全面修繕工程中。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高級工程師黃文錚向新聞媒體介紹了這幾項新技術。
五項新技術分別是:“古建筑屋脊整體吊升技術”、“組合鋼管矯正墻體技術”、“柔索與鋼管組合矯正墻體技術”、“古建筑大木構件原位除蟲防腐技術”與“古建筑舊青磚現場檢測技術”。
古建筑屋脊上一般有各種材料形態、圖案色彩的藝術裝飾,極具文物價值,修繕時通過“屋脊整體吊升技術”,將使屋面與屋脊處于分離狀態,屋面修復后,屋脊下降復位,從而不對屋脊造成損傷。專家組一致認為這項技術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解決了目前國內在古建筑屋面修繕尚未解決的屋脊保護要保存原樣的技術難題。
文物建筑墻體大面積出現傾斜、歪閃、扭曲、鼓脹等變形時,佛山市工程承包總公司一改以往拆除墻體編號重砌的做法,在國內首次提出組合鋼管矯正墻體、柔索與鋼管組合矯正墻體技術,為今后類似工程墻體的矯正提供借鑒。“古建筑大木構件原位除蟲防腐技術”亦是在國內首次提出的新方法。此外,珠三角地區古建筑舊青磚回彈測強曲線的建立,則填補了古建筑舊青磚強度檢測的空白,有助于古建筑結構現場檢測工作的開展。
先進課題:祖廟進入“數字化”時代
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以嚴格的數字化系統,記錄下祖廟的一點一滴。在祖廟全面修繕開工儀式上,佛山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公孫寧透露,“數字祖廟”工程已經立項,佛山科技學院將承擔這一課題。
據已知信息,目前只有故宮和敦煌開始對古建筑采用這樣的數字化采集記錄系統。公孫寧介紹,“數字祖廟”簡單來說就是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準確采集修繕前的原始數據,分析計算修繕的合理性,并記錄修繕后的祖廟的各方面數據,如尺寸、顏色、藝術構件的結構等等,把這些數據完整保存,作為研究分析之用。
該項工程于去年8月就已啟動,“我們一定要比施工隊早進場,并比他們晚撤離。”佛山科技學院教授范勁松介紹,這個工程不是簡單的現代技術的搬移,而是要在科研中不斷完善的動態系統。建立起這個平臺后,將對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和研究都起到重要作用。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